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恒

作品数:7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哲学宗教

主题

  • 3篇理学
  • 2篇儒家
  • 1篇道德
  • 1篇道德价值
  • 1篇心外无物
  • 1篇心学
  • 1篇修养
  • 1篇哲学
  • 1篇人类学
  • 1篇人理
  • 1篇人性
  • 1篇人性论
  • 1篇人学
  • 1篇人学视域
  • 1篇儒家哲学
  • 1篇生存论
  • 1篇视域
  • 1篇思孟
  • 1篇天人合一
  • 1篇气质

机构

  • 7篇山东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7篇张恒
  • 2篇沈顺福

传媒

  • 1篇河北学刊
  • 1篇东岳论丛
  • 1篇孔子研究
  • 1篇贵州大学学报...
  • 1篇佛山科学技术...
  • 1篇集美大学学报...
  • 1篇烟台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另一种自然之道——儒家哲学“德性自然”发微被引量:1
2019年
作为中国哲学史的重要观念,"自然"向来被认为滥觞于先秦道家尤其是老子。然而,从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视角考察,这种流俗观点不仅需要面对文本依据的考验,更需要应对哲学逻辑的挑战。事实上,在先秦"自然"思潮中,道家"自然"观念仅为脉络之一,由孟子创发的另一种自然之道同样影响深远,但却为学界普遍忽视。相比道家,孟子所论"自然"具有人性规定和道德指涉,可称之为"德性自然"。历经汉魏到宋明一众学者的承继与发展,儒家"德性自然"成为中国哲学史上一脉极其重要的传统,也是中国传统思想资源现代转化绕不过去的重要议题。
张恒
关键词:老子道德价值
兼祧思孟告荀:二程性论的多维面相
2020年
作为理学的主要开拓者,程颢、程颐兄弟通过引入新概念、新范式创发的新性论,是中国性论史上极具典范意义的重要形态。由于二程对孟子性论的推崇以及朱熹对二程直承孟子系谱的强化,学界向来多以孟子哲学为二程性论的不二源头。事实上,深入考察二程性论及其对先秦人性思潮的扬弃即可发现,这种"一线单传"的系谱构建方式有待省思。二程论性不仅承继孟子学派,亦兼容涵摄子思、告子、荀子等多家学派,堪称多源;在多源背景下,二程性论展现出了实质之辩(情性德性)、价值之辩(性善性恶)、人物之辩(性同性异)等多重面相,堪称多维。多源、多维审视有助于对二程性论及整个理学性论的深入理解和全面把握。
张恒
关键词:理学
论理学的实践意义被引量:3
2019年
早期儒家心性理论存在着一些自身难以克服的困境,原因在于气质之心的局限性。善恶皆有的气质之心的局限性只有在遇到绝对之理后才获得了克服。心理会通,即相对的气质心与绝对的天理的遭遇与统一。这种统一,理学家称之为感通,哲学家称之为超越。感通即超越。它具体表现为信、志和思。在超越的感通过程中,人心变化为道心、气质获得更新,人的生存获得了新生,有限的生存走向理想的生存。
沈顺福张恒
关键词:理学
自然还是修养:康有为人性论新解
2017年
人性论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问题。身处"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康有为,借助先秦诸子、宋明理学以及佛学、近代西学的思想资源,对明中叶以降的气质人性论思潮展开批评和改造,明确提出了以"天欲人理"为表征的人性学说。就"天欲"来说,生之谓性、气质一元、性无善恶、人性平等;就"人理"来说,人需要勉强学问、变化气质,以至积善为圣。康有为从天欲出发,最终是要抵达人理。由此他的人性论既不同于传统儒家德性论,也不能简单定义为自然人性论,他主张的实际是一种修养论,这种修养论极具现代性意义。
张恒
关键词:人性论气质修养
家的本质与中国家庭生活的重建——张祥龙教授访谈录被引量:5
2018年
随着个体主义思潮的传入和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中国的"家庭"近百年来遭遇了一系列的批判、改造,进而萎缩、破败,似乎它难以再提供国人生存所需要的情感价值和道德价值。然而,家庭真的会走入历史吗?从哲学、人类学及中西比较的视角来看,家不仅不会消亡,而且会作为人类本性的表达、道德的源头一直伴随现代智人的存在。面对当前家庭破败之势,个人固然需要加强"修身"以"齐家",国家亦应采取诸多措施,比如打造"儒家特区",恢复以家庭为根基的儒式社团生活,并借助经济、教育、法律等手段将这种生活方式推向主流社会,逐步恢复"家"与"孝"在主流社会的影响。
张祥龙张恒
关键词:人性人类学
论王阳明“心外无物”:一个生存论的视角
2017年
"心外无物"是阳明心学的核心命题,以往学界从存在论视角对这一命题的种种理解,是忽视了中国哲学"天人合一"独特思想背景的误读。王阳明之"心"的主要特征并不在于思考和认知,而在于它是宇宙生存和人类行动之源;王阳明之"物"并非客观存在的认识客体,它一方面指"事",另一方面是前现代"万物有灵"观念背景下的"活的物"。因此,王阳明"心外无物"并不是论述存在(或认识)的本质,而是意在阐明人心对于整个宇宙生存法则的规定和主宰,它是一个生存论意义上的命题。
张恒沈顺福
关键词:心学心外无物生存论
理学的发生:一个天人学视域的分析
2018年
宋明理学是儒学乃至中华文明的重要一期。以往以存在论为理论框架对理学发生问题的哲学解读有一定道理,但是忽视了中国哲学的特点。实际上,理学"制造者"一方面承续魏晋"天人一体"观以反对佛道二教"裂天人为二"的做法,另一方面又借鉴佛教高度思辨的"体—相—用"思维以解决魏晋哲学"本—末"思维的缺陷。理学的核心使命是寻找"天人合一"的宇宙生命体之本原,亦即人类生存之本原,它不单是存在论的,更是生存论的。理学家对生存本原的追问是通过性的二分、道的理化及性理合一实现的。
张恒
关键词:理学天人合一本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