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刚

作品数:2 被引量:41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矿业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篇单元法
  • 1篇循环加卸载
  • 1篇支护
  • 1篇塑性
  • 1篇塑性应变
  • 1篇组合支护
  • 1篇微裂纹
  • 1篇巷道
  • 1篇巷道失稳
  • 1篇离散单元法
  • 1篇离散元
  • 1篇力学特征
  • 1篇煤层
  • 1篇煤层巷道
  • 1篇煤样
  • 1篇颗粒流
  • 1篇颗粒流模拟
  • 1篇加卸载
  • 1篇厚煤层
  • 1篇厚煤层巷道

机构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作者

  • 2篇杨圣奇
  • 2篇方刚
  • 1篇程建龙
  • 1篇孙建中

传媒

  • 1篇煤炭学报
  • 1篇采矿与安全工...

年份

  • 2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煤样三轴循环加卸载力学特征颗粒流模拟被引量:30
2016年
基于煤样常规三轴试验,使用颗粒流程序PFC得到了一组能够较真实反映煤样宏观力学行为的细观参数。在此基础上,对煤样进行不同围压下循环加卸载颗粒流模拟试验,分析了不同围压下煤样的宏观参数、裂纹扩展过程及其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弹性模量和塑性应变随加载轴向应变的变化规律,表明弹性模量随加载轴向应变先增大后减小、塑性应变随加载轴向应变先稳定增加后快速变化,证明了使用颗粒流程序模拟循环加卸载是可行的。其后对循环加卸载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裂纹数目的非"记忆"行为随加载的进行逐渐加强,峰后微裂纹主要产生于宏观裂纹之间的相互摩擦。结合裂纹在试样内的破裂过程分析,表明剪切带的形成是造成弹性模量和塑性应变出现拐点的主要原因,对试样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破裂过程有了一定的认识。
田文岭杨圣奇方刚
关键词:颗粒流模拟塑性应变微裂纹
深部厚煤层巷道失稳破裂演化过程离散元模拟研究被引量:11
2016年
为研究深部厚煤层巷道围岩失稳破裂演化过程,以某煤矿厚煤层巷道为工程背景,采用离散元中随机分布三角形单元块体集合模型研究巷道开挖失稳。对深部厚煤层巷道围岩失稳破裂过程中位移、应力演化规律分析发现:两帮围岩水平应力释放相对于顶底板剧烈,竖向应力反之;围岩竖向应力释放的主要部位是巷道中部。结果表明,深部厚煤层巷道失稳破裂演化的2个主要特征为:1)顶板出现"尖顶型"垮冒,巷中是围岩失稳的关键部位;2)顶底板离层破坏严重。并对其相应机制进行分析:顶底煤岩松散破碎,自稳能力差,顶底板径向应力释放相对剧烈,巷道矩形断面顶、底板受力能力差等因素,导致围岩顶底板离层变形。基于深部厚煤层巷道失稳破裂的演化规律,给出锚索悬吊组合支护方式,结果表明该支护方式可有效地控制厚煤层巷道变形。
方刚杨圣奇孙建中程建龙
关键词:厚煤层巷道变形破坏机制离散单元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