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文强
- 作品数:26 被引量:74H指数:5
- 供职机构:西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四川省教育厅青年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 氧化石墨烯及PBT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被引量:1
- 2018年
- 采用Hummers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GO),再分别采用功能性单体KH-550型硅烷偶联剂和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对GO进行功能化改性,制备了GO-g-KH550和GO-g-PVP杂化材料。分别以GO,GO-g-KH550和GO-g-PVP为填料,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为基体,通过熔融共混-模压成型法制备了不同填料含量的PBT复合材料。测试结果表明:KH550与PVP成功地接枝到了GO的表面上;随着填料质量分数的增加,PBT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与冲击性能均呈现先增后降的现象,当GO,GO-g-KH550和GO-g-PVP的添加质量分数分别为0.50%,0.50%,0.25%时,复合材料综合性能最佳;当添加的填料质量分数小于0.50%时,填料能均匀的分散在基体材料中,随着添加量的增加,填料逐渐出现团聚现象;填料的加入使复合材料结晶峰向高温方向移动,但结晶度有所下降。
- 肖文强严磊蔺海兰卞军陈代强
- 关键词: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 PBT/TPU/氧化石墨烯三元共混物的制备及性能被引量:3
- 2018年
- 采用改进的Hummer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GO),通过熔融共混法分别制备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热塑性聚氨酯(TPU)二元共混物及PBT/TPU/GO三元体系复合材料。结果表明,TPU的加入使PBT/TPU二元共混物的冲击强度显著提高,但拉伸强度降低;而PBT/TPU/GO三元体系复合材料[m(PBT)/m(TPU)=90/10]随着GO的加入其拉伸强度上升,但GO含量过多会导致拉伸强度以及冲击强度降低。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表明,GO的加入起到了异相成核剂作用,提高了PBT/TPU/GO三元体系复合材料的结晶温度与结晶度。TPU的加入使得PBT/TPU共混物的熔融指数升高;随着GO的加入,PBT/TPU/GO复合材料的熔融指数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维卡软化温度测试表明,GO的加入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维卡软化温度及耐热变形性能。
- 肖文强夏元梦严磊黄欢陈林卞军
- 关键词: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热塑性聚氨酯氧化石墨烯熔融共混
- PBT/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热处理被引量:2
- 2019年
- 先用Hummer法合成氧化石墨烯(GO),然后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不同GO含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纳米复合材料(PBT/GO)。随着GO含量的提高PBT/GO纳米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都先提高后降低,GO的含量为0.5%的材料性能最佳。将GO含量为0.5%的PBT/GO纳米复合材料在不同温度(150、180和200℃)热处理不同时间(30、60和90 min),研究了热处理对其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提高PBT/GO纳米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最高达63.2 MPa和11.6 kJ/m2,比热处理前分别提高了36.1%和59.3%。而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延长其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最高分别为62.3 MPa和11.0 kJ/m2,分别提高了34.2%和51.9%。DSC分析结果表明,提高热处理温度和延长热处理时间都能提高复合材料的结晶度,结晶度比热处理前最多分别提高了11.4%和8.6%,温度对结晶度的影响更甚。XRD测试结果表明,热处理并不改变复合材料的晶型结构,只影响其结晶度。导热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复合料的结晶度越高则导热性能越好。提高热处理温度,复合材料在50℃和100℃的热导率最高分别为0.49 W/(m·K)和0.42 W/(m·K),比热处理前分别提高了24.1%和18.6%;延长热处理时间,复合材料在50℃和100℃的热导率最高分别为0.46 W/(m·K)和0.37 W/(m·K),比热处理前分别提高了14.6%和5.9%,热处理温度对导热性能的影响更显著。
- 肖文强黄欢陈林严磊卞军鲁云
- 关键词:复合材料氧化石墨烯导热性能
- 一种聚苯乙烯树脂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苯乙烯树脂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材料领域。该聚苯乙烯树脂基复合材料由聚苯乙烯树脂为基体,以硅烷偶联剂功能化改性的石墨烯片为填料,以弹性体POE‑g‑MAH为增韧剂,经熔融共混法制得。聚苯乙烯树脂基...
- 卞军蔺海兰周强肖文强周醒王正君
- 文献传递
- 功能化石墨烯-碳纳米管协同强韧化HDPE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被引量:5
- 2017年
- 使用L-天门冬氨酸连接氧化石墨烯和酸化多壁碳纳米管(WMCNT-COOH)合成杂化材料LGC,然后用纳米填料LGC填充马来酸酐接枝高密度聚乙烯(HDPE-g-MAH),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LGC/HDPE-g-MAH纳米复合材料。对LGC杂化填料和LGC/HDPE-g-MAH纳米复合材料进行了红外分析(FTIR)、拉曼光谱分析(Raman)、X射线衍射分析(XRD)、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示差扫描量热仪分析(DSC)、热失重分析(TGA)、动态热机械分析(DMA)和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LGC含量对LGC/HDPE-g-MAH纳米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天门冬氨连接了GO和WMCNT-COOH,三者通过酰胺键连接在一起形成LGC杂化材料。LGC杂化材料内部官能团(氨基或羧基等)与聚合物基体中的羧基发生相互作用,改善了基体与填料之间的界面。根据DMA分析,损耗因子的变化证实了LGC与基体分子链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热学分析结果表明: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晶温度、熔融温度和热稳定性能都提高了。力学分析表明:随着LGC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呈现出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当LGC含量为0.5%和0.75%(质量分数)时,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分别比HDPE-g-MAH提高了95.9%和62.4%。
- 卞军王刚周醒蔺海兰王正君肖文强陈代强
- 关键词:纳米复合材料HDPE-G-MAH石墨烯碳纳米管
- 氧化石墨烯接枝聚乙烯醇/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被引量:6
- 2017年
- 以热塑性聚氨酯(TPU)为基体、以经聚乙烯醇(PVA)功能化接枝改性的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为填料,用熔融共混法制备GO-g-PVA/TPU复合材料,使用FTIR,DSC,DMA和拉伸性能测试等手段表征了填料和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加入GO-g-PVA提高了TPU的结晶温度,当GO-g-PVA含量(质量分数,下同)为4%时GO-g-PVA/TPU的结晶峰温度比纯TPU提高了28.8℃。当GO-g-PVA的含量超过1%后GO-g-PVA/TPU复合材料的定伸应力随着GO-g-PVA含量的增而增大,表明GO-g-PVA的加入改善了TPU的拉伸性能。GO-g-PVA的加入显著改善了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与损耗模量,提高了形状固定率(Rf)。GO-g-PVA含量为4%时Rf为87.5%,比纯TPU提高了20%;随着GO-g-PVA的加入50℃时GO-g-PVA/TPU复合材料的形状回复率(R_r)呈下降趋势,但是在较高温度下比较低温度有更高的R_r值。
- 周醒胡斌肖文强姜豪张莉君王正君蔺海兰卞军赵新为
- 关键词:复合材料热塑性聚氨酯熔融共混形状记忆
- PVDF基介电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18年
- 聚偏氟乙烯(PVDF)基介电复合材料因具有加工性能好、介电损耗低、介电常数高等优点而成为现今介电复合材料领域主要的研究对象。对当前国内外PVDF与不同维数(0维、1维、2维)填料共混所得PVDF基介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功能化改性及介电性能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的综述,并对其研究和应用趋势进行了展望。
- 陈林肖文强严磊吴婷邱友顺蔺海兰卞军鲁云
- 关键词:复合材料介电性能
- 石墨烯‑聚乙烯醇杂化材料及制备聚氨酯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材料领域,具体为石墨烯‑聚乙烯醇杂化材料及制备聚氨酯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方法。石墨烯‑聚乙烯醇杂化材料由氧化石墨烯和聚乙烯醇反应得到的,聚氨酯树脂基复合材料,以石墨烯‑聚乙烯醇杂化材料为填料,以聚氨酯树脂为基体,经...
- 卞军蔺海兰周醒王正君肖文强
- 文献传递
- 共混型TPU/LDPE交联体系的制备与性能被引量:3
- 2018年
- 以热塑性聚氨酯(TPU)及低密度聚乙烯(LDPE)为基体,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交联剂,采用熔融共混技术制备了具有交联结构的TPU/LDPE形状记忆共混物,并对共混物的凝胶含量、力学性能、形状记忆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DCP的加入使共混物的凝胶含量增大、力学性能提高,并在DCP的质量分数为0.3%时,TPU/LDPE共混物的力学性能达到最佳。形状记忆性能研究表明,DCP的加入使TPU/LDPE共混物的形状回复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在DCP的质量分数为0.5%时形状回复率达到最大。TPU/LDPE共混物形状固定率的变化趋势与形状回复率基本相反。相比于纯TPU,DCP的加入使TPU/LDPE共混物的形状回复率和形状固定率均有所上升。而且,TPU/LDPE共混物的拉伸应变越低,形状回复率越高。
- 蔺海兰姜豪严磊肖文强刘胜明陈林卞军
- 关键词:热塑性聚氨酯低密度聚乙烯交联
- 石墨烯-聚乙烯醇杂化材料及制备聚氨酯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材料领域,具体为石墨烯‑聚乙烯醇杂化材料及制备聚氨酯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方法。石墨烯‑聚乙烯醇杂化材料由氧化石墨烯和聚乙烯醇反应得到的,聚氨酯树脂基复合材料,以石墨烯‑聚乙烯醇杂化材料为填料,以聚氨酯树脂为基体,经...
- 卞军蔺海兰周醒王正君肖文强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