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牧野
- 作品数:49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武汉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医药卫生电气工程更多>>
- 惯性测量单元全自动简易标定台设计
- 2020年
- 针对传统惯性器件标定台价格昂贵且体积庞大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全自动简易标定平台.以传统“三轴嵌套”模式为基础,设计了标定台的机械结构;考虑惯性传感器中的误差因素,建立了相应的线性误差模型,通过拟合载体坐标系下的输出和IMU传感器的输出获取误差参数,得到IMU在载体坐标系下的输出;以MPU9250芯片为基础,根据六位置标定法,得出芯片中陀螺仪与加速度计的标定结果.将标定后的MPU9250与高精度的MTI-300进行了对比分析,并结合人体行走定位实验,检验了标定效果.结果表明:该文设计的简易标定台能够有效提高IMU的测量精度,与商用系统相比整个系统欧拉角测量误差均方根降低至3.5以下.
- 肖婷郑见炜庞牧野唐必伟朱国荣
- 关键词:惯性测量单元
- 一种基于多杆可调的足式机器人腿部机构及其足端轨迹控制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杆可调的足式机器人腿部机构及足端轨迹控制方法,包括足式机器人车架、连杆机构、曲柄连杆、足端、第一液压推杆、第三液压推杆和关节电机,关节电机设置于足式机器人车架上,曲柄连杆的一端与关节电机的输出端连接...
- 徐琳庞牧野梁洪睿王山峰王冠懿崔智皓钱晨杰蒋秉征王雨珩储祥睿
- 一种基于惯性测量单元的脚-机跟随控制系统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惯性测量单元的脚‑机跟随控制系统,属于模式识别和智能控制领域。该控制系统包括:(1)数据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工作脚的惯性数据;(2)数据传输单元,用于将惯性数据传输到控制单元以及将控制信号传输到执行...
- 向馗景文昊曹雨阳庞牧野周申培唐必伟
- 踝关节机械阻抗检测装置
- 一种踝关节机械阻抗检测装置,包括激振组件;激振组件包括激振电机和激振轴,激振轴吊装在框架顶部一侧,激振电机装在框架上,激振轴由激振电机驱动;踏板组件包括踏板轴,踏板轴吊装在框架顶部另一侧,两个悬臂上端固定吊装在踏板轴和激...
- 庞牧野孙成熊仁杰曹雨阳向馗
- 一种基于惯性测量单元的脚-机跟随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惯性测量单元(IMU)的脚‑机跟随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属于模式识别和智能控制领域。该方法包括:(1)在人脚(工作脚)上固定一个IMU,采集工作脚的加速度,角速度数据,以解算足部的姿态,并进行坐标系转换...
- 向馗曹雨阳景文昊庞牧野周申培唐必伟
- 负载横移扰动下人体步态频率变化特性
- 2024年
- 为了研究人体行走时适应负载横向动态干扰的机制,从而设计可靠的穿戴式机器人辅助策略,提出采用基于双自由度受迫振动模型构建人-负载耦合系统。基于机械振动原理分析人-负载耦合系统特性,给出不同行走频率对人和负载位移的影响,提出人体通过调节行走频率适应负载横移扰动影响的假设;搭建负载横向动态干扰人体行走实验平台,获得实验对象无负重行走以及负载横向扰动下的肌肉协同特征及腿部激励频率,并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负载横移扰动下人体行走是一个适应性调整并最后进入动态稳定的过程。其中,在负重情况下的人体上肢躯干摆动幅度比无负重情况下摆动增幅大60%,人体通过调整行走频率以及相关肌群肌肉协同策略来减少负载横向动态干扰带来的上肢躯干摆动影响。在负重情况下,不同行走速度的步态频率均趋向于人-负载耦合系统的固有频率,设定常速频率与固有频率相同,慢速下行走到达稳态时腿部激励频率上升4.30%,快速下腿部激励频率下降2.71%,负重下的行走控制策略与无负重下的行走控制策略相比发生了改变,以适应负载横移扰动带来的影响。
- 刘艺格刘凯唐必伟罗晶庞牧野
- 一种侧轴式编码器系统及其标定方法
- 一种侧轴式编码器系统及其标定方法,属于智能机器人关节技术领域。侧轴式编码器系统包括控制电路板、标定编码器和侧轴编码器,标定编码器由中心磁体及其对应的一个磁编码器芯片组成,侧轴编码器由环形磁体及其对应的另一个磁编码器芯片组...
- 庞牧野齐乐孙成向馗唐必伟朱国荣
- 一种电池漏液导流结构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池漏液导流结构,包括:锂电池本体,所述的电池漏液导流结构还包括挡盖,所述挡盖为瓦片形,并且所述挡盖的凹弧面相对所述锂电池安全阀布置,所述挡盖覆盖于所述锂电池安全阀的上方,并且所述挡盖设置于所述正极柱与...
- 朱国荣 翁夏清 连宇成康健强王菁 熊松 邓翔天庞牧野
- 一种外肢体装置和外肢体控制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肢体装置和外肢体控制方法,装置包括腰部支撑组件、肩部支撑组件、连接件、至少一个机械臂和控制模块,腰部支撑组件穿戴于人体腰部,肩部支撑组件穿戴于人体肩部,腰部支撑组件和肩部支撑组件间隔分布,连接件的两端分...
- 罗晶费婷玉庞牧野唐必伟
- 基于表面肌电的人体与环境交互力预测被引量:1
- 2015年
- 提出了一种基于人体表面肌电信号的交互力预测方法.该方法仅通过使用表面肌电信号,获取各肌肉的激活状态以表征其等长状态下的肌肉力,并输入前向人体动力学模型,对下压与推两个静态动作的交互力进行了预测.静力学模型中涉及到的参数通过贝叶斯线性回归算法获得.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所预测的交互力均方根误差在2.20N以下.
- 庞牧野王金凤傅剑向馗
- 关键词:表面肌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