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旺

作品数:18 被引量:72H指数:5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8篇超声
  • 8篇成像
  • 6篇毒性
  • 6篇斑点追踪成像
  • 4篇心肌
  • 4篇心肌毒性
  • 4篇心室
  • 4篇左心
  • 4篇左心室
  • 4篇癌患者
  • 4篇斑点追踪成像...
  • 4篇成像技术
  • 3篇心脏毒性
  • 3篇脏毒
  • 3篇占位
  • 3篇左室
  • 3篇肺癌
  • 3篇肺癌患者
  • 3篇STI
  • 2篇药物

机构

  • 15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淮南市东方医...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15篇周旺
  • 10篇郑慧
  • 7篇陈娜
  • 6篇许芳芳
  • 5篇胡莉莉
  • 3篇张超学
  • 2篇陆友金
  • 2篇万颖
  • 2篇姚莉
  • 1篇张秀梅
  • 1篇周怡
  • 1篇黄大可
  • 1篇王继年
  • 1篇贾雪梅
  • 1篇黄猛
  • 1篇吴媛媛
  • 1篇姚文
  • 1篇张勇
  • 1篇李亮
  • 1篇王欣

传媒

  • 6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临床超声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肝胆外科杂志
  • 1篇安徽医学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医学信息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1
  • 3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声造影定性分析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对乳腺BI-RADS 4类肿块的鉴别应用
2024年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定性分析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对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4类肿块的鉴别价值。方法选取BI-RADS 4类的乳腺肿块患者62例,其中良性33例(良性组),恶性29例(恶性组)。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证实,且行CEUS和SWE检查。结果CEUS诊断乳腺肿块准确率为67.74%,SWE诊断乳腺肿块准确率为62.90%,CEUS联合SWE诊断乳腺肿块准确率为88.71%。CEUS联合SWE诊断乳腺肿块准确率高于CEUS与SWE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CEUS评分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SWE参数Esd、Emean、Emax和Eratio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US联合SWE诊断恶性乳腺肿块灵敏度和特异度高于CEUS和SW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EUS定性分析联合SWE可提高对BI-RADS 4类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准确率。
朱小凤孟伟吴成为翟哲周旺
关键词:乳腺肿块超声造影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化疗对肺癌患者心肌收缩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应用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成像(RT-3DSTI)技术评价化疗药物对肺癌患者左心室心肌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41例肺癌患者,每例分为化疗前、化疗中和化疗后3个阶段。应用二维超声测量左心室内径、室壁厚度,应用RT-3DSTI技术获得左心室整体面积应变(GAS)、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圆周应变(GCS)、整体径向应变(GRS)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率(HR)等基本参数,并对上述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组间GAS、GLS、GCS、LVEF随化疗周期的进行均减低,且3组间GAS、GLS比较显示化疗前与化疗中、化疗中与化疗后及化疗前与化疗后之间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GCS比较显示化疗中与化疗后及化疗前与化疗后之间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与化疗前之间三维应变参数GAS的差值(r=0.58,P<0.01)、GLS的差值(r=0.36,P<0.05)均与LVEF的差值呈正相关。结论 RT-3DSTI技术所获得的应变参数对发现化疗药物对肺癌患者早期心肌损害,评价左心室心肌收缩功能,指导临床治疗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李朝密郑慧姚文周旺陈娜万颖
关键词:肺癌左室射血分数
基于3D-STI技术应用心肌综合指数评价化疗对肺癌患者的心脏毒性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技术获得左室整体心肌应变及扭转,计算左室心肌综合指数(MCI),评价其对肺癌患者化疗后所致心脏毒性的临床监测价值。方法追踪观察拟行化疗的肺癌患者56例,分别在其化疗前、化疗3周期及化疗6周期后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和3D-STI数据的采集,应用后者获得左心室整体面积应变(GAS)、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圆周应变(GCS)、整体径向应变(GRS)及扭转(LVtw)等参数,计算MCI,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左室整体心肌应变、LVtw及MCI对心脏毒性的临床监测价值。结果与化疗前、化疗3周期后比较,MCI、GAS、GLS、GCS和LVtw在化疗6周期后明显减低;与化疗前比较,MCI、GAS、GLS和LVtw在化疗3周期后下降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MCI的曲线下面积为0.931,以-244.1(%×°)为截断值时,判断化疗药物对左室心肌功能损害的特异性为91.7%,敏感性为85.7%。结论MCI在判断化疗药物对肺癌患者心脏毒性方面的特异性、敏感性较高,为判断化疗患者的早期心肌毒性及指导预后提供较为可靠的参考依据。
陈娜郑慧许芳芳胡莉莉周旺
关键词:肺癌超声诊断
组织结构声学定量技术与瞬时弹性成像评价肝纤维化的比较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评估组织结构声学定量技术(ASQ)对于肝纤维化病理分期的诊断效能,对比分析ASQ与瞬时弹性成像(Fibroscan)诊断肝纤维化病理分期的价值。方法收集慢乙肝患者111例,同时行ASQ、Fibroscan及肝脏病理穿刺活组织检查。对比ASQ定量参数红蓝曲线下面积比(FD Ratio)、Fibroscan肝弹性模量与肝纤维化病理分期的相关系数,绘制并分析肝纤维化病理分期的ROC曲线。结果 FD Ratio与肝纤维化病理分期的相关性(rs=0.659)低于Fibroscan弹性模量(rs=0.7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SQ与Fibroscan诊断肝纤维化病理分期S≥2、S=4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5(95%CI:0.611~0.788)与0.817(95%CI:0.733~0.884)、0.709(95%CI:0.615~0.791)与0.920(95%CI:0.853~0.9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织结构声学定量技术诊断肝纤维化(S≥2)、肝硬化(S=4)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0.21(敏感度76%,特异度74%)、0.38(敏感度77%,特异度88%)。结论 ASQ作为一种新兴的超声新技术,对肝纤维化病理分期有一定的诊断价值,FD Ratio可作为无创性ASQ的有效参数,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病情进行随访及评估。ASQ对肝纤维化病理分期的评估效能与Fibroscan相当,而ASQ能够与常规超声系统相结合,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姚莉郑慧万颖陈娜周旺
关键词:瞬时弹性成像肝纤维化慢性乙型肝炎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对化疗药物治疗后肺癌患者左室心肌毒性的效能评价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估化疗药物对肺癌患者左心室的心肌毒性。方法选取50例培美曲塞+顺铂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别在化疗前、化疗中(3个周期后)和化疗后(6个周期后)疗程结束后,测量常规参数及三维斑点追踪各参数。通过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特征评估三维斑点追踪参数对心肌的毒性。结果化疗药物治疗3个周期及6个周期后左心室整体面积应变(GAS)、扭转角度峰值(TWIST)、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心肌运动指数(MPI)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MPI、GAS、TWIST、GLS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53、0.837、0.812、0.758。结论MPI在监测化疗药物对肺癌患者心肌毒性方面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可早期检出肺癌患者术后化疗药物所致的心肌损害,为临床提供了可靠的监测方法。
徐中亚郑慧刘贝周旺
关键词:化疗药物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肺癌患者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方案的心肌毒性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方案心肌毒性的价值。方法追踪观察38例NSCLC患者化疗前、化疗3周期和化疗6周期的常规超声心动图、心脏组织多普勒及三维斑点追踪表现。比较3组间左心室整体面积应变(GAS)、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圆周应变(GCS)、整体径向应变(GRS)及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和组织多普勒参数的差异,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评价三维应变参数对诊断心肌毒性的应用价值。结果化疗6周期GAS、GLS、GCS明显低于化疗前(P<0.05),化疗6周期GAS、GLS明显低于化疗3周期(P<0.05),化疗3周期GAS、GLS明显低于化疗前(P<0.05)。化疗6周期的组织多普勒舒张早期峰值(Em)及舒张早期、晚期峰值比(Em/Am)与化疗前、化疗3周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与化疗3周期的Em/A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GAS、Em/Am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9及0.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AS以-30.5%为截断值时,判断化疗药物对左室功能损害的特异性为88.2%,敏感性为81.6%。结论 3D-STI应变参数能早期敏感地反映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方案的心肌毒性,GAS诊断化疗药物对心肌毒性的特异性、敏感性较高,可以为临床检测化疗药的心肌毒性提供早期、敏感、准确的方法。
周旺郑慧陈娜姚莉胡莉莉许芳芳陆友金
关键词:培美曲塞
新形式下基于网络平台的翻转教学模式在超声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1
2021年
目的探讨疫情期间基于网络平台的翻转教学模式在超声影像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0年3—5月,于2018级影像专业的5个班级中随机抽取2个班级,分为观察组(共有学生35人)和对照组(共有学生35人)。选取《超声影像学》课程中相同章节作为教学内容,带教老师相同,网络课堂授课时间相同。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网络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基于网络平台的翻转教学模式,课前安排学生自主学习,课堂由学生主导,提出问题教师解答并参与讨论。教学结束后,对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及超声图像判别能力进行考核,考核通过网络平台完成,比较2组学生掌握并应用知识的能力。对2组学生进行网络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为授课满意度,搜集学生对授课过程的具体意见和建议,比较2组学生满意度评分情况。结果理论考试结果和图像识别考试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分数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满意度高于观察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学生分别反馈了2种网络教学模式的意见和建议。结论基于网络平台的翻转教学模式在《超声影像学》课程中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有助于提升学生理论知识水平和图像判别能力,但是教学内容和考核方法需与教学模式相匹配,网络平台的技术支持仍需与大规模的网络教学相适应。
李亮周旺张超学王继年
关键词:网络平台超声影像学
应用3D-STI监测乳癌术后蒽环类药物致左室扭转运动及心肌应变的改变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监测乳癌术后患者蒽环类化疗药物致左室扭转运动及心肌应变的改变。方法选择47例乳癌术后行蒽环类药物化疗的患者,分别于累积剂量达0、120、240、360 mg/m^24个时点获取左室扭转及应变参数:左心室扭转角度峰值(Ptw)、左心室扭矩(Tor)、整体纵向应变、整体圆周应变、整体径向应变,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各参数对于评价左室运动功能早期改变的价值。选取22例女性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结果蒽环类化疗药物累积剂量达120 mg/m^2时,Ptw、Tor明显低于0 mg/m^2及对照组(P<0.05)。分析ROC曲线得出:Ptw的ROC曲线下面积为95.8%,截断值为11.0°,此时判断发生心肌毒性的特异性为85.1%,敏感性为93.6%;Tor的ROC曲线下面积为89.6%,截断值为1.3°/cm,此时判断发生心肌毒性的特异性为80.0%,敏感性为89.4%。结论 Ptw、Tor可作为监测蒽环类化疗药物对心室功能早期损害的敏感参数,对指导临床及时调整用药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胡莉莉郑慧许芳芳周旺陈娜李朝密杨筱威
关键词:蒽环类心肌应变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及左心室整体心肌应变评价化疗对肺癌患者的心脏毒性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技术分析化疗对肺癌患者左室心肌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追踪观察54例拟行化疗的肺癌患者,分别采集化疗前、化疗3个周期、化疗6个周期三个时点的常规超声心动图数值和3D-STI应变参数,应用后者获得左心室整体面积应变(GAS)、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圆周应变(GCS)、整体径向应变(GRS)等参数,对上述参数进行比较分析,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三维应变参数对诊断心脏毒性的应用价值。结果化疗6个周期组GAS、GLS、GCS明显低于化疗前组、化疗3个周期组(P<0.05),化疗3个周期组GAS、GLS明显低于化疗前组(P<0.05);ROC曲线显示,左心室GAS的曲线下面积为0.947,以-30.2%为截断值时,判断化疗药物对左室功能损害的特异性为91.2%,敏感性为85.0%。结论 GAS检出化疗药物对肺癌患者心脏毒性的特异性、敏感性较高,3D-STI可早期检测化疗药物对肺癌患者的心脏毒性损害,具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
陈娜郑慧周旺李朝密许芳芳胡莉莉陆友金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肺癌左心室功能
超声引导下同轴针经皮肝脏占位穿刺活检
2024年
目的 探讨同轴针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脏占位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接受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脏占位穿刺活检的9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穿刺工具的不同,分为同轴活检组(46例)和常规活检组(46例),比较两组间的平均穿刺时间、取样次数、取样满意率、穿刺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92例患者中,共有80例患者获得了确切的病理结果,整体穿刺成功率为87.0%(80/92)。同轴活检组的穿刺成功率为95.7%(44/46),显著高于常规活检组的78.3%(3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直径≤3cm的肝脏占位,同轴活检组的平均穿刺时间较短,取样次数、取样满意率和穿刺成功率均显著高于常规活检组(均P<0.05);对于直径>3cm的肝脏占位,同轴活检组的平均穿刺时间仍然较短(P<0.05),两组在取样次数、取样满意率及穿刺成功率方面无显著差异(均P>0.05)。此外,同轴活检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活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同轴针进行超声引导下肝脏占位穿刺活检术缩短了操作时间,增加了取样次数,提高了取样满意率和穿刺成功率(尤其是小病灶),同时还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安全、高效和简单易行等优势。
刘伯元周旺杜磊余亮陈博李胜男
关键词:肝脏占位穿刺活检超声引导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