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小岩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凋亡
  • 1篇多发
  • 1篇多发性
  • 1篇多发性骨髓瘤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受体
  • 1篇髓性
  • 1篇髓性白血病
  • 1篇通路
  • 1篇尼洛替尼
  • 1篇疗效
  • 1篇疗效观察
  • 1篇慢性
  • 1篇慢性髓性
  • 1篇慢性髓性白血...
  • 1篇骨髓
  • 1篇骨髓瘤
  • 1篇白血
  • 1篇白血病

机构

  • 3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石小岩
  • 3篇廖爱军
  • 2篇傅迪
  • 1篇胡荣
  • 1篇张国君
  • 1篇王睿
  • 1篇仲媛
  • 1篇杨融辉
  • 1篇郑金科

传媒

  • 3篇实用药物与临...

年份

  • 3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1-磷酸鞘氨醇受体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6年
1-磷酸鞘氨醇S1P(Sphingosine 1-phosphate,S1P)是调节细胞内外多种生物学功能的重要信号分子之一,作用于S1P受体后,在很多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Sphk-S1P-S1PR信号通路及其在炎症、肿瘤、动脉粥样硬化、自体免疫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多种疾病中的作用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越来越多的S1P受体调节剂被研发。
石小岩廖爱军
早期应用尼洛替尼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尼洛替尼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CML)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观察我院2013年11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10例CML患者,使用高杉尖三酯碱和/或羟基脲将白细胞降至20×10~9/L以下后口服尼洛替尼治疗。其中慢性期8例,每日口服尼洛替尼600 mg;加速期2例,每日口服尼洛替尼800 mg。监测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血液生化学等指标,评价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治疗满3个月时均达到CHR。8例慢性期患者中,7例达到CCyR,1例达到PCyR。2例BCR-ABLIS转录水平<1%,6例>1%而<10%。2例加速期的患者中,1例达到CCyR,1例无细胞遗传学缓解。2例BCR-ABLIS转录水平>1%而<10%。在治疗满6个月的9例患者中,7例慢性期患者均达到CCyR。3例达到MMR,3例BCRABLIS转录水平>0.1%而<1%,1例BCR-ABLIS转录水平>1%而<10%。2例加速期患者中,1例维持CCyR,另外1例细胞遗传学依旧未发生缓解。2例分子生物学均达到MMR。1例慢性期患者在治疗第8个月时发生急髓变。在治疗满12个月的6例患者中,4例慢性期患者均为CCyR。3例为MMR,1例BCR-ABLIS转录水平<1%。2例加速期患者中,1例为CCyR,1例细胞遗传学依旧未发生缓解。2例均为MMR。10例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为1~2级的血红蛋白减少、皮疹、关节及肌肉酸痛等。结论早期应用尼洛替尼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安全有效。
石小岩王睿傅迪胡荣张国君廖爱军
关键词:尼洛替尼慢性髓性白血病
S1P4受体通过Akt调节骨髓瘤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2016年
目的探讨S1P受体对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系LP-1生存及凋亡的影响及调控机制。方法应用芬戈莫德(FTY720)抑制LP-1细胞S1P受体,CCK-8法测定细胞生存率,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应用qRT-PCR方法检测LP-1细胞中S1P受体的表达情况。应用S1P4R-shRNA敲除S1P4受体,采用荧光显微镜及qRT-PCR法测定病毒感染率及感染后S1P4受体表达。Western blot方法检测S1P4受体敲除后抗凋亡蛋白Akt、Survivin、Birc4、Bag-1表达情况。结果 FTY720处理后,LP-1细胞生存率明显下降,凋亡率明显上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P-1细胞中S1P4受体呈高表达,敲除S1P4受体后,抗凋亡蛋白Akt、Survivin、Birc4、Bag-1表达明显下降(P<0.05)。结论 S1P受体对LP-1细胞生存具有重要作用。其中S1P4受体在LP-1细胞凋亡中起主要作用。S1P4受体可通过Akt调节下游抗凋亡蛋白Survivin、Birc4、Bag-1的表达,从而影响LP-1细胞凋亡。
杨融辉石小岩傅迪仲媛郑金科廖爱军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AKT凋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