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婷

作品数:3 被引量:24H指数:2
供职机构: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泸州市科技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肾病
  • 2篇膜性
  • 2篇膜性肾病
  • 1篇蛋白
  • 1篇血清白蛋白
  • 1篇阳离子化牛血...
  • 1篇液位
  • 1篇液位检测
  • 1篇液位检测器
  • 1篇抑制剂
  • 1篇输液
  • 1篇输液架
  • 1篇输液瓶
  • 1篇酸酶
  • 1篇他克莫司
  • 1篇特发性膜性肾...
  • 1篇牛血清白蛋白
  • 1篇腔注射
  • 1篇注射
  • 1篇尾静脉

机构

  • 3篇泸州医学院附...
  • 1篇重庆市第七人...
  • 1篇自贡市第一人...
  • 1篇达县人民医院

作者

  • 3篇李婷
  • 2篇曹灵
  • 2篇何宇
  • 1篇彭素英
  • 1篇刘文佳
  • 1篇王玉洁
  • 1篇李睿
  • 1篇陈秋菊
  • 1篇查洁
  • 1篇林莉

传媒

  • 2篇山东医药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环孢素A、他克莫司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15年
特发性膜性肾病(IMN)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治疗上仍存在很大争议,目前没有统一的治疗方案。钙神经蛋白(Ca N)对外周T细胞的激活具有重要作用,环孢素A(Cs A)和他克莫司(KF506)作为钙神经蛋白抑制剂(CNI),以Ca N为靶目标,可选择性阻断Ca2+依赖的IL-2基因激活。二者对IMN的治疗均有较好效果,均能有效减少尿蛋白;但均存在停药后复发率高、不良反应明显等缺点,其作用机理及最佳使用剂量、方法、停药标准等仍在研究中。本研究对环孢素A、他克莫司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李婷何宇宋林淋曹灵
关键词:膜性肾病环孢素A他克莫司
一种多功能的输液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的输液架,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连接的底座、立柱及水平挂臂,其特征在于:在位于水平挂臂和底座之间的所述立柱上设有水平支撑,所述水平支撑一端与所述立柱活动套接,其另一端上设有液位检测装置和警示装置。当液...
李睿林莉陈秋菊李婷查洁
文献传递
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膜性肾病大鼠模型的建立与鉴定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建立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BSA)膜性肾病(MN)大鼠模型。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33只,分为对照组5只,尾静脉低、中、高剂量组各7只,腹腔组7只。尾静脉低、中、高剂量组及腹腔组均皮下注射0.5 mg CBSA和等体积不完全弗氏佐剂(ICFA)预先免疫1周,对照组皮下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和ICFA;1周后正式免疫:尾静脉低、中、高剂量组分别隔日尾静脉注射20、40、60 mg/kg C-BSA,腹腔组隔日腹腔注射60 mg/kg C-BSA,对照组尾静脉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正式免疫4周,采用生化指标(TC、TG、血清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TP)、PASM染色、Masson染色、免疫荧光及电镜观察鉴定模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尾静脉低、中、高剂量组TC、TG及24 h UTP均升高,血清白蛋白均降低,腹腔组24 h UTP升高(P均<0.05)。尾静脉低、中、高剂量组PASM染色示肾小球基底膜(GBM)弥漫性增厚、钉突改变;Masson染色示肾小球上皮下嗜复红复合物沉积;免疫荧光显示IgG沿GBM呈细小颗粒状沉积;电镜下见GBM弥漫性增厚;病理改变呈剂量依赖性加重。腹腔组光镜及电镜未见明显病理变化。结论成功采用尾静脉注射C-BSA建立大鼠MN模型,临床及病理鉴定符合MN的特征。
彭素英王玉洁何宇陶友丽刘文佳李婷曹灵
关键词:膜性肾病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尾静脉注射腹腔注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