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源

作品数:13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徐州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新生儿
  • 3篇用药
  • 3篇合理用药
  • 3篇25-羟基维...
  • 2篇代谢
  • 2篇药物
  • 2篇医嘱
  • 2篇孕妇
  • 2篇妊娠
  • 2篇住院
  • 2篇住院新生儿
  • 2篇疗效
  • 2篇妇科
  • 1篇蛋白
  • 1篇新生儿病理性...
  • 1篇性激素
  • 1篇血清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增多
  • 1篇血型

机构

  • 13篇徐州市妇幼保...

作者

  • 13篇刘源
  • 9篇张静
  • 8篇曹政
  • 6篇姜英凤
  • 1篇林丽娅
  • 1篇苗忠
  • 1篇韩莉
  • 1篇葛翠华
  • 1篇吴侠
  • 1篇王海舰

传媒

  • 5篇抗感染药学
  • 1篇中国校医
  • 1篇中国药业
  • 1篇中南药学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现代药物与临...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 1篇第二十九届全...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73例支气管肺炎患儿热毒宁注射液致不良反应报告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分析热毒宁注射液用于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致不良反应(ADR)发生的原因与特点,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抽取2014年1月—2018年12月间收集上报的儿童支气管肺炎使用热毒宁注射液致ADRs患者73例资料,统计其患者性别、年龄和给药剂量、ADRs发生时间、联合用药情况、ADRs累及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以及转归情况,分析其热毒宁注射液致ADRs的发生原因与特点。结果:73例ADRs资料中,男性患儿46例占63.01%;发生ADRs患儿均<4岁,且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其发生率呈现上升趋势;ADRs发生在给药后30 min内占82.19%,主要与药物联用有关;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全身性损害为主,分别占74.41%和16.28%;ADRs症状大多数在停用热毒宁注射液后或及时对症处理后的1 h内好转或消失。结论:热毒宁注射液致儿童ADRs大多发生在用药后30 min内,临床应加强监护,药物随用随配;联用药物应及时冲管,以减少或避免ADRs的发生。
曹政石祥奎张静黄亭刘源
关键词:支气管肺炎
200例住院新生儿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及其相关因素
目的监测我院新生儿(早产儿及足月儿)住院期间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值,探讨维生素D水平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徐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的住院患儿,排除重度窒息、贫血、先天遗传代谢性...
刘源石祥奎张静姜英凤曹政
关键词:25-羟基维生素D新生儿
文献传递
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的变化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糖代谢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孕妇血清25-维生素D水平的变化与糖代谢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抽取医院2018年9月—2019年8月产检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230例(GDM组)和正常妊娠期组(NGP组)孕妇353例资料,比较其采用免疫层析法分别检测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的差异,分析2组孕妇25-羟基维生素D水平检测结果对糖代谢的影响。结果:妊娠期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均较低,小于35岁年龄组孕妇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为(46.277±9.839)mmol/L,大于或等于35岁年龄组孕妇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为(47.394±10.540)mmol/L,均为缺乏状态;妊娠期孕妇25-羟基维生素D的代谢随季节变化产生波动,而春、夏、秋、冬季血清25-羟基维生素D平均水平分别测得(44.203±7.917)mmol/L(、49.065±11.029)mmol/L、(49.171±11.142)mmol/L和(44.652±8.854)mmol/L,在夏、秋季25-羟基维生素D水平相对高于春、冬季;GDM组孕妇25-羟基维生素D水平明显低于NGP组,但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孕妇维生素25-羟基维生素D缺乏的比例更高,当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低于50 mmol/L时,GDM的风险显著升高;而当25-羟基维生素D水平高于75 mmol/L时,GDM的风险显著下降。结论:除季节因素外,糖代谢受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的影响,而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又与GDM风险相关;当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大于75 mmol/L时,GDM的风险明显下降。因此,了解我国孕妇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变化情况,有利于孕期合理补充维生素D,预防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
张静石祥奎姜英凤黄亭刘源曹政黄辉唐文明
关键词:25-羟基维生素D妊娠期糖尿病糖代谢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致血小板增多1例被引量:4
2019年
1临床资料1.1患者情况患者,女,40岁,身高150 cm,体质量45 kg,体重指数20 kg·m-2,因"同房后不规则阴道出血1年"于2019年1月8日入院。患者1年前起出现同房后少量阴道流血,未行检查与治疗,2018年11月27日外院行阴道镜提示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2018年12月19日于外院行宫颈锥切LEEP术,病理报告提示:非角化大细胞型鱗状细胞癌,宽度6.5mm,浸润深度3.3mm。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78次·min^-1,呼吸20次·min^-1,血压114/79mmHg(lmmHg=133.2Pa)。
黄亭张静刘源曹政石祥奎
关键词: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血小板增多
闭环管理模式用于妇科围术期抗菌药物管理效果评价
2023年
目的探讨闭环管理模式用于妇科围术期抗菌药物管理的效果。方法基于药品说明书、国内外专家共识及指南设置妇科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规则,包括用药指征、用药时机、药物选择、用法用量、重复用药和用药疗程;利用医嘱前置审核系统,形成事前干预、事中审核、事后点评、结果反馈、临床改进的闭环管理模式。收集医院2021年1月至6月(管理前,828例)和2022年1月至6月(管理后,710例)妇科手术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Ⅰ类切口手术797例(包括管理前432例、管理后365例)和Ⅱ类切口手术741例(包括管理前396例、管理后345例)。回顾性分析妇科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合理性。结果管理后,用药指征合理率由55.68%(461/828)升至81.69%(580/710),药物品种选择合理率由62.80%(520/828)升至83.38%(592/710),用药时机合理率由75.24%(623/828)升至96.20%(683/710),用药疗程合理率由24.76%(205/828)升至69.58%(494/710),用法用量合理率由94.57%(783/828)升至100.00%(710/7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类切口手术联合用药比例由58.33%(252/432)降至30.41%(111/3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8.63%(141/365)的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疗程超过24 h,20.29%(70/345)的Ⅱ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疗程超过48 h。结论基于医嘱前置审核系统的闭环管理模式的应用,可明显提高妇科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黄亭沐宇刘源曹政石祥奎张静
关键词:妇科手术抗菌药物闭环管理合理用药
医疗机构施行总药师制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和医保控费的作用探索
2023年
目的探索医疗机构施行总药师制,对提升药师服务水平、促进合理用药、降低医保药品费用的作用。方法以2022年为实验组,施行总药师制对药品相关事项进行集中管理,通过合理用药绩效考核、施行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管理工作、药品采购预算、成立审方中心、发挥临床药师作用,推动基本药物和医保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药品应用、参与临床路径和学科发展。以2021年未实施总药师制为对照组。对比分析2021年和2022年的药占比、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等合理用药指标以及药品费用等经济学指标。结果2022年1—12月产科、妇科及全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均明显下降,基本药物临床使用金额占比提升,带量采购药品顺利完成任务量。门诊人均次药品费用减少(95.66±15.18)元,住院患者人均降低药品费用(221.18±36.48)元。结论医疗机构施行总药师制,可以促进合理用药,降低患者药品费用,有利于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和医保控费。
石祥奎牛勇刘源刘波王海舰葛翠华黄亭沐宇
关键词:合理用药
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致肝损伤的临床特点和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分析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致肝损伤的临床特点和影响因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8年1月1日—2020年5月31日使用甲氨蝶呤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病历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肝损伤的临床特点,以及患者特征和药物因素对肝损伤的影响。结果共纳入320例患者,其中49例发生肝损伤,发生率为15.31%。临床分型均为肝细胞损伤型,RUCAM量表评分均在3分以上,38例(77.55%)≥6分。肝损伤多发生在停药后3 d内,严重程度主要为2级和3级。28例经保肝治疗后痊愈或好转,12例未经治疗自行痊愈或好转,9例未复查。分析显示,患者年龄(P=0.98)、体质量指数(P=0.19)、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是否阳性(P=0.13)和异位妊娠类型(P=0.78)均与肝损伤无关。不同治疗方案(P<0.01)和合并使用致肝功能异常药物(P<0.05)与肝损伤有关,预防性使用保肝药物未见对肝损伤有影响(P=0.92)。结论甲氨蝶呤引起的肝损伤发生较早,具有可逆性。5 d连续给药方案和合并使用致肝功能异常药物的患者更易引发肝损伤,建议加强监测肝功能,个体化选择治疗方案,避免不合理的联合用药。
黄亭刘源姜英凤曹政张静石祥奎苗忠
关键词:甲氨蝶呤异位妊娠肝损伤影响因素
中药汤剂与奥硝唑联用对妇科患者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评价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评价医院中药汤剂(中药协定Ⅰ号)与奥硝唑对妇科患者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85例资料,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硝唑-氯化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联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以及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疗效评分值、腹部B超检查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盆腔炎的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为69.05%(P<0.05),中医症候疗效评分值、腹部B超检查的炎性包块和盆腔积液率及其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中药汤剂与奥硝唑联用治疗盆腔炎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用奥硝唑,有效改善了中医症候和炎性包块及盆腔积液情况,且安全性较高。
刘源刘佳石祥奎韩莉
关键词:中药汤剂奥硝唑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
血清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4表达与肥胖性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性激素、糖脂代谢的相关性
2024年
目的探讨肥胖性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4(SFRP-4)表达与性激素、糖脂代谢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10月徐州市妇幼保健院诊治的13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体质量指数将患者分为肥胖组60例,非肥胖组7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PCSK9、SFRP-4水平。对肥胖性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PCSK9、SFRP-4水平与性激素(促黄体生成素、睾酮、卵泡刺激素)、糖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胰岛素(FINS)、稳态模型评估法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脂代谢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相关性进行Pearson法分析。结果肥胖组较非肥胖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PCSK9、SFRP-4水平均显著升高[(679.36±162.21)μg/L比(421.68±103.74)μg/L、(302.87±70.58)μg/L比(184.21±52.45)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肥胖组相比,肥胖组患者促黄体生成素、睾酮水平明显升高[(18.36±5.34)U/L比(9.47±2.21)U/L、(3.61±0.97)nmol/L比(3.02±0.84)nmol/L](P<0.05),卵泡刺激素水平明显降低[(7.28±1.62)U/L比(8.03±2.10)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FPG、HbAlc、FINS水平及HOMA-IR均显著高于非肥胖组[(5.46±0.67)mmol/L比(5.04±0.49)mmol/L、(7.96±0.98)%比(6.68±0.77)%、(34.08±3.64)U/L比(23.67±2.52)U/L、8.27±1.84比5.30±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肥胖组相比,肥胖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TC、TG、LDL-C水平均显著升高[(4.86±0.67)mmol/L比(4.12±0.54)mmol/L、(1.64±0.36)mmol/L比(1.06±0.21)mmol/L、(2.81±0.56)mmol/L比(2.14±0.42)mmol/L](P<0.05),HDL-C水平明显降低[(1.11±0.25)mmol/L比(1.52±0.40)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性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PCSK9、SFRP-4水平与促黄体生
刘源李煜吴侠
关键词:肥胖性性激素糖脂代谢
200例住院新生儿25-羟基维生素D水平的变化对疾病诊断的影响
2018年
目的:分析新生儿(早产儿及足月儿)住院期间血清25-羟基维生素D值的变化对疾病诊断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徐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的住院患儿200例资料,剔除重度窒息、贫血、先天遗传代谢性疾病患儿资料,根据监测结果比较新生儿的25-羟基维生素D测得值的变化情况对新生儿相关因素的影响。结果:监测200例新生儿(其中早产儿105例占52.50%,足月儿95例占47.50%);足月儿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测得值高于早产儿(P<0.05);新生儿男性组和女性组之间25-羟基维生素D测得值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组、低出生体质量儿组、正常出生体质量儿组和巨大儿组之间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测得值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组和巨大儿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测得值相对较低;按照疾病分组发现,正常足月儿、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组患儿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测得值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此外,新生儿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测得值在秋季为最高,冬季为最低,其中夏、秋季明显高于春冬季,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206,P<0.05)。结论:早产儿比足月儿更易缺乏25-羟基维生素D;不同性别、不同出生体质量的新生儿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各不相同;不同疾病、不同出生季节的新生儿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也不相同,建议用维生素D 2 000 U/d或50 000 U/周,血清中维生素D 30μg/L以上,然后再以正常婴幼儿补充的量维持。
刘源石祥奎张静姜英凤曹政
关键词:25-羟基维生素D新生儿疾病诊断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