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哌酮钠舒巴坦联合多西环素治疗医院获得性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临床对照试验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评价头孢哌酮钠舒巴坦联合多西环素治疗医院获得性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XDRAB)肺炎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沿用原抗感染方案继续治疗,实验组改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及多西环素联合方案抗感染。收集治疗中及结束时资料。评价临床疗效及微生物学疗效,记录不良反应。结果:31例患者纳入研究,年龄(65.3±13.3)岁,男性19例,女性12例,基线APACHEⅡ评分(16.5±4.7)分,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XDRAB肺炎有效率为68.8%和53.3%,细菌清除率为56.3%和46.7%。结论:头孢哌酮钠舒巴坦联合多西环素治疗XDRAB肺炎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对感染较轻的患者,不更改抗生素加强支持治疗也有一定疗效。 李晓勇 刘易林 阳时桃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 多西环素 PiCCO在严重腹腔感染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预后影响研究 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PiCCO在严重腹腔感染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预后影响。方法:选择2017-02-2019-02期间严重腹腔感染患者88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监测方法,观察组利用PiCCO监测指导治疗,1个月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2组患者包括脓毒性休克、院内感染及术后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中心静脉压(CVP)、尿量及平均动脉压(MAP)、血乳酸(LA)及氧合指数(PO2/FiO2)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患者中心静脉压(CVP)低于对照组(P<0.05);尿量、平均动脉压(MAP)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过程中血乳酸(LA)及氧合指数(PO2/FiO2)水平监测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O能改善严重腹腔感染患者自身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孙烨 刘易林 李莉 李晓勇 曹燕 钟利民 郑育滨 刘科成关键词:严重腹腔感染 PICCO监测 预后影响 并发症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与保乳术对乳腺癌患者存活质量、社会适应性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探讨对乳腺癌患者分别选择改良根治术以及保乳术治疗后对其存活质量、社会适应性以及心理状态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1月收治的7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实验对象;研究手术方案期间,对照组(35例):采用改良根治术方案治疗;观察组(35例):采用保乳术方案治疗;最终就两组乳腺癌患者FACT-B评分结果、SAQ评分结果以及HAMA评分结果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乳腺癌患者FACT-B评分结果对比,观察组获得明显提升(P <0.05);同对照组乳腺癌患者SAQ评分结果对比,观察组获得明显提升(P <0.05);同对照组乳腺癌患者HAMA评分结果对比,观察组获得明显下降(P <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选择保乳手术进行治疗,同改良根治术进行比较发现,对于存活质量的提高、社会适应性的增强以及心理状态的改善可以获得显著效果,从而促进乳腺癌患者的病情好转。 李敏 黄湛 李晓勇关键词:乳腺癌 改良根治术 保乳术 存活质量 社会适应性 心理状态 被动抬腿试验联合心脏超声心动图预测感染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的价值 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探讨被动抬腿试验(passive leg raising,PLR)联合经胸彩色多普勒预测感染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的价值。方法:选取32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纳入研究,检测患者有创动脉血压、中心静脉压(centeral venous pressure CVP)、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 SV)、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 CO)等血流动力学后指标,进行被动抬腿试验,在进行被动抬腿试验后再行补液试验,利用超声心动图监测PLR及补液试验前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以补液试验后每搏量(SV)增加值(ΔSV)≥15%为容量反应组,SV增加值(ΔSV)<15%为容量无反应组。评价PLR前后SV的变化(ΔSV)、CO的变化(ΔCO)及CVP变化(ΔCVP)预测容量反应性的价值。结果:32例患者行PLR和补液试验,其中有反应组23例,无反应组9例。反应组PLR后SV明显增加[(53.8±5.6)ml比(46.4±4.9)ml,P=0.045];PLR后CO增加(5.0±0.41)L/(min)比(4.4±0.25)L/(min)。无反应组PLR后CVP较前明显增加[(14.8±3.5)cm H2O比(12.8±3.6)cm H2O,P=0.005)]。PLR后SV变化率、CO变化率与补液试验后SV变化率呈正相关(r=0.76,P<0.01;r=0.63,P<0.01),中心静脉压(CVP)与补液试验后ΔSV负相关(r=-0.39,P=0.03)。PLR-ΔSV、PLR-ΔCI预测容量反应性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0.80以PLR-ΔSV≥9.4%评价容量反应性,灵敏度为95.7%,特异度为66.7%;PLR-ΔCO≥9.7%评价反应性;灵敏度分别为78.3%和77.8%。结论:通过被动抬腿时间及超声心动图测定出PLR-ΔSV、PLR-ΔCO可用于评估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容量反应性,可作指导液体治疗参考。 李晓勇 刘易林 邓芸关键词:感染性休克 被动抬腿试验 容量反应性 经胸超声心动图 探讨ESR1基因突变与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耐药机制相关性 2024年 分析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耐药机制与雌激素受体α基因(ESR1)突变的相关性。方法 以100例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在本院进行诊治的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及内分泌治疗,收集患者手术后新鲜组织及白片,通过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血液游离循环DNA(ctDNA)的浓度,观察和对比内分泌治疗过程中ER+患者ESR1基因突变率,比较ESR1野生型及突变型ER+乳腺癌患者PFS无进展生存时间(PFS)情况,比较不同TNM分期患者ER+乳腺癌患者ESR1基因突变率。结果 随着内分泌治疗时间延长ER+患者ESR1基因突变率呈升高趋势,内分泌治疗1年内患者ESR1基因突变率高于初诊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分泌治疗耐药患者ESR1基因突变率高于初诊患者及内分泌治疗1年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R1突变型ER+乳腺癌患者PFS短于ESR1野生型ER+乳腺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TNM分期增加,ER+乳腺癌患者ESR1基因突变率呈升高趋势,不同TNM分期ER+乳腺癌患者ESR1基因突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耐药机制与ESR1突变存在相关性,临床可通过检测ESR1突变情况判断和明确患者是否对内分泌治疗耐药,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使患者生存获益,延长患者生存周期。 李敏 欧林洋 宫绪萌 黄耀欢 李晓勇关键词:乳腺癌 内分泌治疗 耐药机制 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疗效研究 2024年 评价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疗效。方法 将78例乳腺癌患者,分两组,各39例,参照组:常规乳腺癌手术,探究组: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探究组各项指标,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针对乳腺癌患者,在其治疗中,对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进行应用,治疗效果相对更理想,疗效与安全有保障,值得推广。 李敏 欧林洋 宫绪萌 黄耀欢 李晓勇关键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乳腺癌 重症脓毒症患者病原学诊断中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的价值分析 2020年 目的探究高通量测序技术(HTS)对重症脓毒症患者的病原学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22例重症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血培养(BC)联合HTS检测,对照组患者采用BC检测。两组患者均接受经验性抗感染治疗。统计病原学诊断结果及类型,并比较两组病原学诊断阳性率、病毒诊断阳性率;比较两组接受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后诊断阳性率、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28 d生存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62例患者中58例患者病原学诊断结果阳性,对照组60例患者中24例患者病原学诊断结果阳性。研究组患者病原学诊断阳性率93.55%(58/62)高于对照组的40.00%(24/60),病毒诊断阳性率20.97%(13/62)高于对照组的0(0/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9.675、14.081,P<0.05)。接受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后,研究组诊断阳性率为32.26%,高于对照组的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12,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ICU住院时间(10.04±2.06)d短于对照组的(18.25±2.87)d,28 d生存率85.48%高于对照组的5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TS检测范围广,能够提高对重症脓毒症患者病原微生物的诊断阳性率,为重症脓毒症患者抗感染方案的选择提供方向,以避免盲目使用抗生素,缩短ICU住院时间,提高生存率。 曹燕 刘易林 李莉 李晓勇 孙烨 钟利民 谢恒 刘科成关键词:脓毒症 重症 高通量测序技术 病原学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NAC)后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对腋窝淋巴结分期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新发乳腺肿瘤患者31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16例)、实验组(15例)。实验组先行NAC后进行SLNB,随后进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对照组先行SLNB后行NAC,之后进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腋窝淋巴结清扫术。通过检出淋巴结的病理情况,比较两组的检出率、假阴性率、准确度、阴性灵敏度及前哨淋巴结转移率。结果两组患者的假阴性率、准确度、阴性灵敏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前哨淋巴结转移率、检出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后前哨淋巴结活检同样可以预测腋窝淋巴结的转移情况,但对于远期预后仍需进一步研究。 李敏 黄湛 李晓勇 雷睿文 杨传盛 张凯 陈卓荣 卢海关键词:乳腺肿瘤 前哨淋巴结活检 新辅助化疗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机械通气患者下腔静脉管径、呼吸变异系数与中心静脉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下腔静脉管径(IVC)、呼吸变异指数(RVI)与中心静脉压(CV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广东省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行机械通气的患者33例(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期32例机械通气治疗后已达复苏目标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对比两组患者IVC、RVI的差异;分析研究组患者复苏后2、6 h CVP、IVC及RVI的变化;分析IVC、RVI与CVP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患者IVC管径最大值和最小值及CVP均低于对照组,RVI大于对照组(P<0.05);复苏前至复苏后6 h研究组患者CVP、IVC最大值、最小值均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RVI均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且不同时间点数据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VC最大值、IVC最小值与CVP呈正相关(r=0.837、0.891,P<0.05),RVI与CVP呈负相关(r=-0.809,P<0.05)。结论在机械通气患者中,吸气期间CVP和IVC、RVI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可指导临床的容量监测。 李晓勇 刘易林 曹燕关键词:中心静脉压 机械通气 容量反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