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廖晓宇

作品数:3 被引量:76H指数:3
供职机构:辽宁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辽宁省教育厅课题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牡蛎
  • 1篇多糖
  • 1篇学成
  • 1篇洋中药
  • 1篇药理
  • 1篇药理活性
  • 1篇药效
  • 1篇药效学
  • 1篇药效学研究
  • 1篇正常小鼠
  • 1篇热法
  • 1篇中药
  • 1篇微量热
  • 1篇微量热法
  • 1篇细胞
  • 1篇细胞膜
  • 1篇小鼠
  • 1篇量热
  • 1篇量热法
  • 1篇免疫调节

机构

  • 3篇辽宁医学院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作者

  • 3篇代春美
  • 3篇廖晓宇
  • 2篇叶祖光
  • 2篇任历
  • 1篇刘鹏
  • 1篇杨伟
  • 1篇陈香
  • 1篇李淑华

传媒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实验技术与管...
  • 1篇中药药理与临...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微量热法研究黄芪多糖对大肠杆菌的抑制功能及机理被引量:5
2016年
通过微量热法研究了pH、温度、离子强度和黄芪多糖对大肠杆菌生长的影响,探讨了黄芪多糖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和机理。研究发现:pH降低到5或升高到9,或升高或降低温度,大肠杆菌的生长代谢逐渐变慢,表现为停滞期增加,进入对数期的时间增加,最大放热功率降低;适量NaCl(0.1mol/L)能够刺激生长速率常数急剧上升;低剂量的黄芪多糖能够刺激大肠杆菌的生长,但高剂量的黄芪多糖能够抑制大肠杆菌,甚至能够完全抑制。黄芪多糖的不断加入,导致测量DPH的荧光偏振度逐渐提高,表明细胞膜通透性在逐渐增加,细胞膜的流动性却在不断降低,说明细胞膜逐步遭到了破坏。黄芪多糖存在下形成的抑菌圈为30mm左右,表明具有较强的抑菌功能。
任历廖晓宇刘鹏代春美
关键词:黄芪多糖大肠杆菌微量热法细胞膜
海洋中药牡蛎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开发应用被引量:66
2016年
本文对近十年来牡蛎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开发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牡蛎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蛋白质、糖类等物质,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抗肿瘤等药理活性,具有作为保健品及海洋中药新药的开发及应用价值。
代春美廖晓宇叶祖光
关键词:海洋中药牡蛎药理活性
牡蛎素对正常小鼠免疫调控作用的药效学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研究牡蛎素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为大连湾牡蛎素的成药性评价提供药效学数据。方法:将ICR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贞芪扶正颗粒(阳性药)组(3.9g/kg)和牡蛎素0.0625g/kg、0.125g/kg、0.25g/kg、0.5g/kg、1.0g/kg、2.0g/kg剂量组,除对照组小鼠每天灌胃蒸馏水0.2ml/只外,其他各组小鼠每天按上述剂量灌胃0.2ml/只,15天后测定每组小鼠的各项免疫指标,即碳廓清实验检测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MTT法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溶血空斑实验检测小鼠抗体形成细胞(B细胞)生成的能力,并且计算各组小鼠相应的免疫器官指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牡蛎素0.25g/kg、0.5g/kg、1.0g/kg、2.0g/kg剂量干预后,小鼠的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显著增强(23.31%、27.75%、31.79%、27.75%)、小鼠抗体生成细胞形成的能力明显提高(17.71%、20.42%、18.50%、18.09%);牡蛎素0.0625g/kg、0.125g/kg、0.25g/kg、0.5g/kg剂量组干预后,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显著提高(53.66%、120.73%、132.93%、123.17%、56.10%、12.20%);牡蛎素各剂量组小鼠脾脏指数、胸腺指数无显著增加。结论:不同剂量的牡蛎素对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相应的增强作用,随着牡蛎素剂量的增加,小鼠机体免疫不断增强,但增到一定剂量时,小鼠机体免疫不再增强,从剂量关系来看,0.5g/kg牡蛎素剂量组干预后的小鼠免疫增强作用较显著。
胡相卡杨伟廖晓宇任历李淑华陈香代春美叶祖光
关键词:免疫调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