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龙
- 作品数:6 被引量:37H指数:4
- 供职机构: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血清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的影响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讨左旋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的血清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BB,PDGF-BB)的影响。方法将原发性1、2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5)、左旋氨氯地平组(n=25)、利尿剂组(n=25)。对照组给予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左旋氨氯地平组给予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口服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利尿剂组给予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口服利尿剂治疗。比较三组治疗前及治疗6、12个月血清PDGF-BB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利尿剂组、左旋氨氯地平组三组治疗前血清PDGF-B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对照组、利尿剂组血清PDGF-BB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旋氨氯地平组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2个月后对照组血清PDGF-BB与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尿剂组、左旋氨氯地平组血清PDGF-BB与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12个月左旋氨氯地平组血清PDGF-BB较治疗前降低水平比利尿剂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旋氨氯地平能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清PDGF-BB水平。
- 邹剑杰衡旭华李长龙杨艳琳唐洁刘明春倪焕娟包晓红
- 关键词:高血压左旋氨氯地平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心内科2012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78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29例,感染率为16.29%;共分离病原菌87株,主要来源于痰液和尿液,分别占39.08%、34.48%;87株病原菌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51株占58.62%;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对哌拉西林的耐药率高,均>80.00%。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高,且致病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较高,需尽量减少根据经验选用抗菌药物,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 包晓红邹建杰李长龙王宇王俊李国春
- 关键词:医院感染病原菌耐药性
- 比索洛尔对舒张压控制不佳的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对应用厄贝沙坦仍舒张压控制不佳的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将应用厄贝沙坦后舒张压仍控制不佳的原发性中青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氨氯地平组(n=60)和比索洛尔组(n=60),分别给予厄贝沙坦+氨氯地平片或厄贝沙坦+比索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血压、心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后,两组收缩压无统计学差异(P>0.05),均有效控制。比索洛尔组较氨氯地平组舒张压更低(P<0.05),且降低舒张压的总有效率更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比索洛尔可有效控制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舒张压。
- 衡旭华邹剑杰李长龙杨艳琳张绩琼
- 关键词:比索洛尔高血压舒张压厄贝沙坦苯磺酸氨氯地平
-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与卒中、左心室肥厚及对颈动脉IMT增厚的关系被引量:12
- 2016年
-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MBPS)与患者发生脑卒中、左心室肥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方法根据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将该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83例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分为晨峰组(MBPS≥35mm Hg)71例和非晨峰组(MBPS<35mm Hg)11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2年随访脑卒中发生率、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及颈部血管超声检测结果。结果晨峰组患者的卒中发生率为29.58%,高于非晨峰组患者的11.61%(P<0.05);晨峰组患者的左心房内径(LAD)、室间隔厚度(IV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舒张末期后壁厚度(LVPWd)、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检测值均高于非晨峰组患者(P<0.05),晨峰组患者的左心室肥厚率为50.70%,高于非晨峰组患者的27.68%(P<0.05)。晨峰组患者的IMT(1.02±0.21)mm,高于非晨峰组患者的(0.83±0.16)mm(P<0.05),晨峰组患者的扁平斑、硬斑、软斑、溃疡性斑块形成率均高于非晨峰组患者(P<0.05)。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MBPS患者的颈动脉斑块形成率、IMT厚度、卒中发生率、左心室肥厚率均高于非晨峰患者,可将其作为临床预测心脑血管疾病的指标。
- 包晓红李长龙邹剑杰王翠蓉
- 关键词:高血压血压晨峰左心室肥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 左旋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血清PDGF-BB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探讨左旋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血清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的影响及该影响与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之间的关系。方法将2014年4月—2016年1月在心血管病门诊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左旋氨氯地平组(30例)、利尿剂组(30例)。对照组给予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左旋氨氯地平组给予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口服左旋氨氯地平,利尿剂组给予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口服利尿剂。监测血清PDGF-BB水平及颈动脉IMT,并在治疗前将二者进行相关性分析。比较治疗前及治疗6、12个月后血压、血清PDGF-BB及颈动脉IMT的变化。结果治疗前患者血清PDGF-BB值与颈动脉IMT值呈中度正相关。治疗6个月后,仅左旋氨氯地平组血清PDGF-BB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其余两组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2个月后,对照组血清PDGF-BB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利尿剂组及左旋氨氯地平组血清PDGF-BB均较前进一步降低,且左旋氨氯地平组血清PDGF-BB比利尿剂组更低。治疗12个月后,对照组颈动脉IMT-与治疗前相比均略有升高;利尿剂组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旋氨氯地平组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结论左旋氨氯地平可降低高血压患者血清PDGF-BB及颈动脉IMT,且血清PDGF-BB及颈动脉IMT呈中度正相关。左旋氨氯地平可能通过降低血清PDGF-BB降低高血压患者颈动脉IMT。
- 衡旭华包晓红邹剑杰李长龙杨艳琳唐洁刘明春倪焕娟
- 关键词:左旋氨氯地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高血压
- 高血压患者血清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与颈动脉IMT的相关性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的血清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关系.方法将未受药物影响、且未合并其他疾病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0例进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检测及血清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检测(ELISA法),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本组90例患者收缩压为(150.16±9.18)mm Hg,舒张压为(99.92±6.32)mm Hg;颈动脉IMT为(0.78±0.43)mm,血清PDGF-BB为(25.78±12.76)ng/m L.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血清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呈中度正相关关系(r=0.483,P=0.000,P<0.001).结论高血压患者血清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呈中度正相关关系相关性.
- 衡旭华包晓红邹剑杰李长龙唐洁刘明春倪焕娟
- 关键词: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