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峰奇

作品数:9 被引量:52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环境保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专项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悬铃木
  • 5篇悬铃木方翅网...
  • 2篇毒力
  • 2篇行为学
  • 2篇原核表达
  • 2篇气味结合蛋白
  • 2篇挥发物
  • 2篇挥发性
  • 2篇挥发性化合物
  • 2篇二球悬铃木
  • 2篇防效
  • 2篇防效评价
  • 2篇分子
  • 1篇动力学
  • 1篇动力学模拟
  • 1篇毒力测定
  • 1篇烟粉虱
  • 1篇药剂
  • 1篇植物
  • 1篇植物挥发物

机构

  • 9篇北京市农林科...
  • 2篇北京市植物保...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新疆农业科学...
  • 1篇中国计量学院
  • 1篇唐山师范学院

作者

  • 9篇李峰奇
  • 8篇罗晨
  • 5篇王然
  • 5篇渠成
  • 4篇许奕华
  • 3篇付宁宁
  • 2篇刘佳
  • 1篇张晓曼
  • 1篇宋博
  • 1篇李红亮
  • 1篇朱晓锋
  • 1篇杨森
  • 1篇牛长缨
  • 1篇杨世勇
  • 1篇张连忠
  • 1篇吴帆
  • 1篇刘佳

传媒

  • 1篇林业科学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昆虫学报
  • 1篇植物保护
  • 1篇新疆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植保导刊
  • 1篇应用昆虫学报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6种植物源药剂对胡萝卜微管蚜的毒力测定和防效评价被引量:9
2020年
为筛选防治胡萝卜微管蚜的高效植物源药剂,采用浸虫浸叶法、盆栽试验及田间试验评价了6种植物源药剂对胡萝卜微管蚜的毒力和防治效果。室内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5%除虫菊素水乳剂和0.3%印楝素乳油对胡萝卜微管蚜毒力和防效最高,可在生产上推广使用。
渠成穆常青王然李峰奇罗晨
关键词:毒力田间防效
二球悬铃木叶片挥发物经悬铃木方翅网蝽为害后的变异和对该虫的行为影响
悬铃木方翅网蝽Corythucha ciliate(Say)为近年来入侵我国的外来入侵害虫,为更好地制定生态学防治措施,我们测定了悬铃木方翅网蝽取食对其寄主植物二球悬铃木叶片的挥发性化合物的影响,以及该虫对这些化合物的行...
李峰奇付宁宁渠成刘佳王然许奕华罗晨
关键词:二球悬铃木悬铃木方翅网蝽挥发性化合物行为学
斑翅果蝇气味结合蛋白OBP56h与小分子化合物的结合特征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克隆斑翅果蝇(Drosophila suzukii)气味结合蛋白56h(odorant binding protein 56h,OBP56h)基因,诱导表达斑翅果蝇OBP56h重组蛋白(DsuzOBP56h),研究其与小分子化合物的结合特性。【方法】通过RT-PCR并设计特异性引物克隆斑翅果蝇OBP56h ORF全长,从NCBI数据库中下载相似度高的昆虫气味结合蛋白序列,进行序列比对和分析。以NdeⅠ和XhoⅠ为酶切位点,将OBP56h连入pET-30a(+)原核表达载体,将重组质粒转入BL21(DE3)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扩大培养阳性菌株,并用IPTG诱导表达DsuzOBP56h重组蛋白。收集菌液,通过超声波破碎细胞得到蛋白,利用Ni-NTA柱纯化蛋白,进行Tris-HCl透析,用BCA法测定蛋白浓度。蛋白用50 mmol·L-1 Tris-HCl(pH 7.4)稀释至终浓度2μmol·L-1,配基用色谱级甲醇稀释至终浓度1 mmol·L-1,以4,4′-二苯胺基-1,1′-联萘-5,5′-二磺酸二钾盐(4,4′-dianilino-1,1′-binaphthyl-5,5′-disulfonicacid dipotassium salt,bis-ANS)荧光探针为报告子,利用荧光竞争结合试验检测DsuzOBP56h蛋白与18种候选小分子化合物配基的结合特性。【结果】克隆获得了斑翅果蝇OBP56h的ORF全长,共405 bp,N-端含有19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具有6个保守半胱氨酸位点,符合OBP的典型特征,与其同属的黑腹果蝇OBP56h进化关系最近。成功连入pET-30a(+)表达载体,在1 mmol·L-1 IPTG、28℃条件下诱导DsuzOBP56h蛋白表达,并过柱纯化得到目的蛋白。荧光光谱试验显示,荧光探针bis-ANS与DsuzOBP56h的解离常数为0.9568μmol·L-1,适合作为本试验中竞争性荧光结合试验的报告子;进一步的荧光竞争结合试验表明,在18种候选配基中,苦味物质盐酸小蘖碱和香豆素与DsuzOBP56h的结合亲和性较强,解离常数分别为12.16和17.93μmol·L-1,柚皮素与DsuzOBP56h的解离常数为25.32μmol·L-1,草莓叶片产生的一种对斑翅果蝇具有吸引作用的挥发性气味物质β-环柠檬醛也能与DsuzOBP56h结合,其解离常数�
李都牛长缨李峰奇罗晨
关键词:气味结合蛋白原核表达
悬铃木方翅网蝽化学感受蛋白CcilCSP1的结构及其结合寄主挥发物的预测分析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分析悬铃木方翅网蝽化学感受蛋白编码基因CcilCSP1的序列和表达特征,重点研究CcilCSP1结合二球悬铃木寄主植物挥发物的能力,旨在为CcilCSP1的功能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为通过化学感受蛋白反向模拟筛选悬铃木方翅网蝽的信息素物质提供依据。【方法】用分子克隆技术获得悬铃木方翅网蝽化学感受蛋白CcilCSP1基因ORF的全长序列,用RT-qPCR研究该基因的表达模式,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序列特征。用Swiss-model构建CcilCSP1蛋白的三维结构,并通过AutoDock 4.2开展CcilCSP1蛋白与寄主植物9种挥发物成份的分子对接,用Amber 14对其中结合最为稳定的反式-β-石竹烯与CcilCSP1蛋白的复合物开展了10 000 ps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并进一步通过"Y"型嗅觉仪测定反式-β-石竹烯对悬铃木方翅网蝽成虫的行为学影响。【结果】成功克隆到该虫的化学感受蛋白基因CcilCSP1,且该基因在成虫中显著高表达。序列分析表明,CcilCSP1具有CSPs家族的典型特征,该基因与绿盲蝽的AlucCSP1,AlucCSP3,AlucCSP8以及苜蓿盲蝽的AlinCSP1亲缘关系较近。同源建模和分子对接发现,在二球悬铃木9种植物挥发物中反式-β-石竹烯与CcilCSP1的结合能力最强(k_l=2.63μm,Binding Energy=-7.61),通过分析二者的结合特性,推测TYR-29、GLN-83、LEU-64、ASP-30可能是CcilCSP1蛋白结合反式-β-石竹烯所需的关键氨基酸位点。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显示,CcilCSP1蛋白能够与反式-β-石竹烯稳定结合。进一步的行为学试验表明,0.1μg的反式-β-石竹烯对悬铃木方翅网蝽成虫有显著的驱避作用。【结论】本研究克隆到在成虫中显著高表达的悬铃木方翅网蝽化学感受蛋白基因CcilCSP1。用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发现CcilCSP1能与二球悬铃木寄主挥发物成份反式-β-石竹烯稳定结合,并通过进一步的行为学试验进行证实。该研究可为悬铃木方翅网蝽化学
付宁宁刘佳渠成王然许奕华罗晨李峰奇
关键词:悬铃木方翅网蝽化学感受蛋白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模拟
不同药剂对莲缢管蚜的毒力和防效评价被引量:1
2022年
为筛选防治莲藕上莲缢管蚜的高效药剂,采用喷雾塔法测定7种药剂对莲缢管蚜的毒力,采用盆栽喷雾法评价各药剂的防效。结果表明:啶虫脒对莲缢管蚜的毒力最高,噻虫嗪的毒力最低,处理后24 h的LC_(50)分别为0.26 mg/L和4.92 mg/L。7种药剂毒力由高到低依次为啶虫脒>阿维菌素>苦参碱>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溴氰虫酰胺>吡虫啉>噻虫嗪。3种新烟碱类药剂7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5%啶虫脒乳油的盆栽防效最高,药后1、3、7 d的防效均在95%以上;10%溴氰虫酰胺悬浮剂和1.8%阿维菌素乳油的防效次之,也达到90%以上,上述5种药剂对莲缢管蚜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作为生产推荐用药。
渠成穆常青朱红莲李冰李峰奇罗晨
关键词:莲缢管蚜莲藕杀虫剂毒力
烟粉虱MED隐种气味结合蛋白OBP8的克隆、原核表达及与植物挥发物的结合特性被引量:7
2016年
烟粉虱为重要的入侵性经济作物害虫,对入侵地寄主植物存在选择性和偏好性。为明确烟粉虱气味结合蛋白(odorant binding protein,OBPs)的相关特性,通过克隆其OBP8基因Btab OBP8,进行同源基因进化关系分析,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诱导表达重组蛋白,并利用基于荧光探针N-苯基-1-萘胺(N-phenyl-1-naphthylamine,1-NPN)的荧光竞争结合试验测试了Btab OBP8与不同寄主植物挥发物的结合功能。结果表明,Btab OBP8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全长480 bp,编码159个氨基酸,与半翅目其它害虫的OBP8基因进化关系较远。Btab OBP8蛋白重组后,4种化合物即β-紫罗兰酮、月桂烯、柠檬烯和P-伞花烃将1-NPN的相对荧光强度降低到50%以下,其中β-紫罗兰酮和月桂烯与Btab OBP8的结合能力最强,解离常数分别为13.32μmol/L和21.53μmol/L。表明β-紫罗兰酮和月桂烯与Btab OBP8具有良好的亲和力,推测Btab OBP8对β-紫罗兰酮和月桂烯的识别可能参与了烟粉虱对绿色开花植物的吸引和选择作用。
王然张晓曼李峰奇吴帆李红亮罗晨
关键词:烟粉虱基因克隆原核表达
悬铃木方翅网蝽生物学、化学生态学及防治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18年
悬铃木方翅网蝽Corythucha ciliata是一种入侵性害虫,专一性为害悬铃木属植物,导致寄主植物叶片褪绿变色、提前脱落,给园林绿化带来严重为害。该虫原产北美,20世纪60年代传入欧洲,2002年在我国湖南省首次发现,目前其分布范围已扩大到湖北、上海、山东、河南和北京等地,并在多地呈暴发态势。悬铃木方翅网蝽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对高温和低温均有较好耐性。近年来,有关悬铃木方翅网蝽信息素的研究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部分生物活性分子和嗅觉分子机制已被解析,为制定该虫的生态防治措施提供了依据。本文综述了现阶段国内外有关悬铃木方翅网蝽生物学、危害特性、传播规律、化学生态学、环境适应性及其防治方法的研究进展,并从绿色防控方面展望了该虫需重点开展的研究方向,以期为该领域研究者提供参考。
李峰奇付宁宁张连忠焦蒙蒙彭凌飞许奕华罗晨
关键词:悬铃木方翅网蝽悬铃木入侵害虫生物学特性化学生态学生物防治
新疆发现悬铃木方翅网蝽Corythucha ciliata(Say)发生与危害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研究我国新入侵生物悬铃木方翅网蝽Corythucha ciliata(Say)在新疆发生情况,简述悬铃木方翅网蝽形态特征、分布、发生与危害和防治技术,为新疆悬铃木方翅网蝽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调查采样、室内观察、鉴定、查阅相关文献方法。【结果】悬铃木方翅网蝽在新疆阿克陶县巴仁乡、皮拉勒乡以及疏勒县库木西力克乡已发生危害,危害株率在7.73%~85.00%。【结论】悬铃木方翅网蝽在新疆发生为害。应组织开展对该虫的普查,明确该虫在新疆的分布、发生和为害情况,及时防控,避免该虫在新疆扩散蔓延和爆发。
朱晓锋安尼瓦尔·肉孜宋博杨森李峰奇
关键词:悬铃木方翅网蝽
二球悬铃木叶片挥发物与悬铃木方翅网蝽的相互作用研究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为了理解悬铃木方翅网蝽Corythucha ciliata(Say)与二球悬铃木间的和昆虫与寄主互作机制,本实验测定了悬铃木方翅网蝽取食对其寄主植物二球悬铃木的挥发性化合物的影响,以及该虫对这些化合物的行为反应。[方法]运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测定了不同为害时间段中悬铃木叶片挥发物的变化。通过"Y"形嗅觉仪检测了该虫对不同处理的悬铃木叶片和其挥发物成分的行为反应。[结果]随着为害时间的增加,挥发性化合物的种类和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悬铃木未处理叶片中的挥发物有4种成分,包括:顺-3-己烯醇,1,8-桉叶素,(E)-4,8-二甲基-1,3,7-壬三烯和反式-β-石竹烯。在为害后叶片中,共检测到9种挥发性化合物,除了上述4种成分外,新增加了α-侧柏烯,桧烯,月桂烯,顺-3-己烯醇乙酸酯和γ-松油烯。行为学研究发现,悬铃木叶片能显著地吸引悬铃木方翅网蝽,其中顺-3-己烯醇,1,8-桉叶素对该虫具有吸引作用,而反式-β-石竹烯具有趋避作用。[结论]悬铃木叶片被悬铃木方翅网蝽危害后会产生多种挥发物,其中一些挥发物能显著影响该虫的行为,可能在悬铃木方翅网蝽的寄主定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另一些化合物可能参与悬铃木对该虫的间接防御反应。
李峰奇杨世勇付宁宁渠成刘佳王然许奕华罗晨
关键词:二球悬铃木悬铃木方翅网蝽挥发性化合物行为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