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智真
- 作品数:2 被引量:29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地下水与地表水相互作用下硝态氮的迁移转化实验被引量:24
- 2017年
- 全球水体氮污染形势严峻,且以硝态氮(NO_3^--N)污染为主,研究地下水与地表水(G-S)相互作用模式对NO_3^--N在"潜流带"(HZ)中迁移转化的影响是开展水体氮污染综合防控的关键.开展地表水(S)补给地下水(G)(下降流)、地下水(G)补给地表水(S)(上升流)以及交替作用3种模式的NO_3^--N迁移转化实验,研究表明:3种模式下,出水NO_3^--N浓度可降低95%以上;上升流中反硝化强度大于下降流;异化还原作用(DNRA)对下降流与上升流出水氨氮(NH_4^+-N)浓度的贡献分别约为71%和11%;上升流实验后水-土界面有机氮含量是下降流实验后水-土界面的2.3倍.结果表明,G-S相互作用下NO_3^--N的衰减途径主要包括:合成有机氮、反硝化及DNRA;相互作用模式对各衰减途径的强度存在影响;HZ介质通过吸附NH_4^+-N和微生物作用合成有机氮的方式截留氮素.
- 闫雅妮马腾张俊文廖曼王智真
- 关键词:地下水地表水相互作用硝态氮反硝化
- 淮河流域平原区浅层地下水硝酸盐特殊脆弱性评价被引量:5
- 2016年
- 特殊脆弱性评价是地下水硝酸盐污染区域性防治的前提.结合淮河流域水文地质条件和硝酸盐污染特点,对传统地下水特殊脆弱性模型DRASTIC进行了改进,建立了基于地下水位埋深(D)、净补给量(R)、含水层富水性(A)、土壤介质(S)、包气带介质(I)、土地利用类型(L)、地下水开采量(E)为评价因子的DRASILE模型,采用经验值与实际硝酸盐浓度共同确定体系给分表,利用二层次的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最终制定了淮河流域平原区浅层地下水硝酸盐特殊脆弱性评价图.为了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在SPSS21.0用F统计量和皮尔森相关系数(ρ)分别进行指标选取和脆弱性分值准确性的检验,最终通过显著性检验且相关系数达到0.559.本研究为地下水特殊脆弱性评价提供了新思路.
- 廖曼闫雅妮郑倩琳王妍妍王智真马腾
- 关键词:浅层地下水硝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