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小香
- 作品数:4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髓内钉与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Meta分析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髓内钉与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运用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BIOSIS,Ovid databases,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以及手工检索相关文献。收集1990年1月1日至2015年6月1日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髓内钉与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随机对照的英文与中文文献。严格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提取资料,统计软件采用RevMan5.1.0.结果:共纳入13个随机对照实验文献,其中英文文献8篇,中文文献5篇。髓内钉治疗组440例,钢板内固定治疗组409例。根据改良后的Jadad评分标准,有6篇文献为高质量文献,7篇文献为低质量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手术时间少于髓内钉内固定时间(WMD为-10.39,95%CI为-17.59^-3.19,P=0.005);骨折愈合时间短于髓内钉内固定时间(WMD为-5.20,95%CI为-4.11^-0.15,P=0.03),AOFAS评分比髓内钉分数更高(WMD为2.08,95%CI为1.52~2.64,P<0.001);其总的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为0.75,95%CI为0.47~1.21,P=0.24),但是感染发生率比髓内钉组高(RR为0.59,95%CI为0.36~0.98,P=0.04)。结论:总体而言,髓内钉与钢板内固定各有优缺点,在软组织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优先考虑选择钢板内固定治疗,尤其是应用经皮锁定钢板。
- 熊国胜余光书林焱斌江小香王明贺
- 关键词:胫骨远端骨折髓内钉钢板META分析
- 外固定支架与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Meta分析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与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运用计算机检索Pub 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BIOSIS、Ovid databases、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以及手工检索相关文献的参考文献。收集1990年1月1日至2014年9月1日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外固定支架与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随机对照的英文与中文文献。严格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提取资料,统计软件采用RevMan 5.1.0。结果共纳入14个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其中英文文献10篇,中文文献4篇。外固定支架治疗组656例,钢板内固定治疗组644例。根据改良后的Jadad评分标准,有8篇文献为高质量文献,6篇文献为低质量文献。偏倚风险评估为中等。Meta分析结果显示,外固定支架治疗组与钢板内固定治疗组在手术因素造成神经损伤(RR=1.14,95%CI:0.08-16.63,P=0.16)、术后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的发生率(RR=0.71,95%CI:0.24-2.08,P=0.53)、术后腕部明显畸形的发生率(RR=1.22,95%CI:0.82-1.82,P=0.33)及需进一步手术治疗的发生率(RR=1.12,95%CI:0.29-4.37,P=0.87)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钢板内固定比外固定支架具有更高的DASH评分(MD=3.76,95%CI:0.13-7.40,P=0.04),然而外固定支架治疗却有更高的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RR=0.88,95%CI:0.79-4.73,P=0.98)与更少的术后感染率(RR=2.53,95%CI:1.36-4.73,P=0.004)。结论外固定支架与钢板内固定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决定选择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方案。
- 乐立盛余光书江小香王宇
- 关键词:外固定器桡骨骨折META分析
- 活血镇痛汤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运动性疼痛的疗效观察
- 目的:通过观察活血镇痛汤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运动性疼痛的影响,探寻缓解患者术后运动性疼痛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促进患者术后早期功能康复。 方法:将2014年7月1日-2016年1月31日在我院接受治疗并符合纳入标准的9...
- 江小香
- 关键词: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