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玉娇
- 作品数:8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湖北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涤痰熄风通络汤治疗急性脑梗死(中经络风痰阏阻证)的临床观察及对血脂的影响
- 研究目的:观察涤痰熄风通络汤对脑梗死急性期(中经络风痰瘀阻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脂的影响,并评价其安全性。 研究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脑梗死(ACI)中经络风痰瘀阻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
- 沈玉娇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血脂水平
-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研究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选取250例ACI患者,设为脑梗死组,对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其中风痰瘀阻证68例、痰热腑实证62例、气虚血瘀证44例、风火上炎证39例及阴虚风动证37例,另选7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所有入组者的血常规,并计算NLR,对各组NLR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脑梗死组各中医证型亚组的NLR值均明显升高(P<0.01);各型亚组之间比较,风痰瘀阻证亚组的NLR值和痰热腑实证亚组的NLR值均明显高于风火上炎证、气虚血瘀证及阴虚风动证亚组(P<0.01),但风痰瘀阻证亚组与痰热腑实证亚组的NLR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I中医证型与NLR值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 沈玉娇冯方俊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炎症反应中医辨证分型
- 旋覆代赭汤加减治疗卒中后呃逆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16年
- 卒中又称中风,现代医学主要指急性脑血管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我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卒中是目前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主要疾病之一[1]。卒中后呃逆是中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症状顽固,持续时间长,常规西医治疗效果欠佳,且易复发,而且因为药物不良反应将不利于患者脑血管疾病的恢复。中医治疗以呃逆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我院脑病科使用旋覆代赭汤加减治疗卒中后呃逆多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 沈玉娇冯方俊
-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疗法旋覆代赭汤异病同治
- 补阳还五汤加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尿酸(UA)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AC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及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方,记录两组患者入院第2天及治疗第7、14天的血清UA水平及NIHSS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入院时相比,两组患者在治疗第7天、14天的血清UA水平及NIHS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第7天的血清UA水平及NIHSS评分下降(P>0.05),在治疗第14天的血清UA水平及NIHSS评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ACI疗效显著,可促进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UA水平有关。
- 沈玉娇冯方俊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补阳还五汤
- 涤痰熄风通络汤治疗急性脑梗死(中经络风痰瘀阻证)的临床观察及对血脂的影响
- 研究目的:观察涤痰熄风通络汤对脑梗死急性期(中经络风痰瘀阻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脂的影响,并评价其安全性。研究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脑梗死(ACI)中经络风痰瘀阻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
- 沈玉娇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中经络风痰瘀阻证血脂
- 文献传递
- 旋覆代赭汤在异病同治中的运用被引量:1
- 2016年
- 旋覆代赭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第161条:“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全方共奏降逆化痰、益气和胃之功效,为治疗胃虚痰阻气逆证之常用方。此方在临床上运用广泛,若配伍得当,可用于治疗多种内科杂病,是中医异病同治之代表方剂。本文将重点阐述旋覆代赭汤在脑病科常见疾病中的运用。
- 沈玉娇冯方俊
- 关键词:旋覆代赭汤异病同治郁证失眠
-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关系的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非瓣膜病心房颤动(AF)患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5年4月心内科住院诊断为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306例,根据近期是否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病史分为房颤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组(联合组)及单纯性AF组(单纯组),同时选择同期住院的正常窦性心律患者(112例)作为对照组。计算NLR四分位数间距,将AF患者分为NLR≥3.56组与NLR<3.56组。统计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及入院24 h内实验室检查结果,24 h动态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联合组在高血压病史发生率、NLR、RDW、WBC水平与对照组和单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与单纯组比较,联合组除AST、Glu、Fib、HDL外,余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联合组的WBC、N、L、NLR、RDW、ALT、D-D、NT-proBN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NLR>3.65组的性别、年龄、脑梗死史、HASBLED评分、CHADS2评分、CHA2DS2VASc评分与NLR<3.56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NLR、CHADS2评分、CHA2DS2VASc评分为房颤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NLR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18(P<0.001),最佳的诊断Cut-off值为2.79。结论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NLR的增高和缺血性脑卒的发生可能密切相关。
- 黄锐黄从新童随阳严莉徐斯驰沈玉娇
- 关键词:非瓣膜病心房颤动缺血性脑卒中
- 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血小板容积与非瓣膜病心房颤动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平均血小板容积(MPV)与非瓣膜病心房颤动(AF)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连续选择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诊断为T2DM患者222例,根据其是否合并心房颤动分为房颤组及对照组,并进一步根据房颤的类型将房颤患者分为阵发性房颤组及持续性/永久性房颤组.统计各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入院24 h内实验室检查结果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年龄、高血压病史、冠心病病史、红细胞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容积、肌酐、天冬氨酸转氨酶、左心房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在房颤组和对照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史、高龄及平均血小板容积增高为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心房颤动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阵发性房颤组、持续性/永久性房颤组及对照组MPV分别为(11.6± 1.0)fl、(11.8±1.1)fl、(11.1±1.0)fl.MPV在阵发性房颤组与对照组,持续性/永久性房颤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4);而MPV在阵发性房颤组与持续性/永久性房颤组间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570).MPV预测T2DM患者发生心房颤动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44(P<0.01,95%CI0.569~0.719).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血小板容积与心房颤动的发生具有相关关系.
- 黄锐黄从新沈玉娇严莉王建铭吴肇贵
- 关键词:2型糖尿病平均血小板容积心房颤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