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敏
- 作品数:11 被引量:29H指数:4
- 供职机构: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胃肠外科高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护理干预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胃肠外科高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护理情况。方法:选取我院胃肠外科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所收治的行胃肠外科手术的56例高龄患者,对其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并观察其临床护理效果。结果:56例中,有6例出现术后肺部感染,感染率为10.71%:对肺部感染患者采取抗菌药物治疗,同时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有5例治愈出院,治愈率是83.33%。结论:对胃肠外科实施手术的高龄患者中采用预防性护理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与死亡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任雁钟萍洪梨严凤彭敏
- 关键词:胃肠外科高龄患者肺部感染
- 腹腔镜治疗胃癌患者的护理干预
-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临床恢复方面的影响.方法:选取已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患者42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21例,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综合个体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恢复情况....
- 任雁钟萍洪梨严凤彭敏
- 关键词:胃癌腹腔镜护理干预临床疗效
- 二件式造口袋在结肠造口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探讨二件式造口袋在结肠造口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结肠造口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接受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及其他基本护理,对照组患者使用一件式造口袋(SC-2000),干预组患者使用二件式造口袋,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治疗期间造口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生活质量。结果:干预组造口皮炎、造口皮肤黏膜分离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精神影响、社会活动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1)。结论:结肠造口患者使用二件式造口袋便于清洁、可持续使用时间长,观察和护理造口更加便捷,患者术后造口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 彭敏朱超任雁
- 关键词:结肠造口造口护理
- 消化道恶性肿瘤营养支持相关并发症发生状况分析被引量:4
- 2019年
- 探讨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营养支持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其原因。215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中38例(17.7%)接受肠内营养,177例(82.3%)接受肠外营养。28.9%接受肠内营养的患者发生营养支持相关并发症,其中胃潴留5.2%、腹泻10.5%、便秘5.2%、导管脱落7.8%;37.3%接受肠外营养的患者发生营养支持相关并发症,其中高血糖20.3%、胆汁淤积6.2%、低磷血症9.1%、导管相关脓毒血症1.7%。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肠外营养较肠内营养使用比例高,接受肠外营养的患者并发症高于接受肠内营养的患者。
- 彭敏伍映鑫任雁
- 关键词:消化道恶性肿瘤营养支持并发症
- 围术期营养状态指数对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肿瘤学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围术期营养状态指数对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肿瘤学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133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采用营养预后指数(PNI)评估其营养状态,将患者分为低PNI组(PNI<45分)和高PNI组(PNI≥45分),对比两组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9-9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影响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结果低PNI组血清CEA、CA19-9水平均高于高PNI组(P<0.05);低PNI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高于高PNI组(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发生并发症组年龄、合并基础疾病、术中出血量和PNI评分与无并发症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合并基础疾病、术中出血量、PNI评分为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围术期PNI评分较低的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肿瘤学指标CEA、CA19-9水平较高,且并发症发生率也较高,低PNI评分是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 任雁彭敏肖江卫钟萍
- 关键词:围术期营养状态指数直肠癌根治术并发症
- 肛门测压仪对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手术前后肛门功能的评估价值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究肛门测压仪在评估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术前后肛门功能中应用。方法选取我院胃肠外科收治的63例行保肛术式的直肠癌患者进行肛肠测压,设为观察组,并选取35例同时期入院体检正常人为对照组,检测术前对照组和观察组及术后1、6、12个月肛门动力学指标。结果正常对照组与观察组术前在肛门静息压(ARP)、肛管最大收缩压(MSP)、直肠静息压(RRP)、直肠初始感觉容量(RVST)、直肠便意感觉容量(UV)、直肠最大耐受容量(MTV)、直肠顺应性(RC)、肛管高压带(HPZ)和直肠肛门抑制反射(RAI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6个月肛门排便功能优良率(22.22%和31.75%)明显低于术前(9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660和45.718,P<0.05),术后12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37,P>0.05)。术后1、6、12个月患者MTV和RAIR指标明显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各时期MSP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在短期内能够影响患者肛门功能,肛肠动力学指标客观评价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术后肛门功能恢复程度。
- 任雁刘娟严凤彭敏
- 关键词:直肠癌保肛手术肛门功能
- 直肠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调查与护理干预措施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直肠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调查与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在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中,随机选取术后感染患者40例,通过收集的方式统计并分析其临床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和二分类回顾性记录及分析找出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后切口感染影响因素及直肠癌手术后预防切口感染常见护理干预措施及护理要点。结果通过对40例直肠癌术后感染患者进行调查研究,得出导致其发生切口感染原因中,术前有感染因素者1例,肥胖因素5例、营养不良3例、手术持续时间>3.5小时因素3例,糖尿病史因素8例,术后护理不当因素15例,其他因素5,各组数据比较存在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通过术前围手术期清洁护理、术后营养指导护理及患者心理护理、伤口换药护理等护理干预,直肠癌患者手术术后切口感染率明显下降。结论直肠癌患者手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较高,其发生受肥胖、营养不良、手术持续时间和糖尿病史、术后护理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尤其护理占用最为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加强护理干预可减少直肠癌手术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护理干预在预防直肠癌术后切口感染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与加强。
- 任雁钟萍洪梨严凤彭敏
- 关键词:直肠癌护理干预
- 长链非编码RNA-CECR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预后价值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CECR7在胃癌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预后价值。方法以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8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方法检测胃癌组织、癌旁组织中lncRNA-CECR7相对表达情况。分析lncRNA-CECR7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绘制Kaplan-Meier曲线进行生存分析,Cox回归分析影响患者3年生存率的因素。结果胃癌组织中的lncRNA-CECR7相对表达量为1.87±0.25,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的1.05±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701,P<0.001)。lncRNA-CECR7表达与肿瘤大小、Borrmann分型、TNM分期、分化类型、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患者3年生存率为62.82%(49/78),lncRNA-CECR7低表达组生存率显著高于高表达组(77.14%vs 51.16%,χ~2=5.576,P=0.018)。肿瘤大小、TNM分期、淋巴结转移、lncRNA-CECR7表达水平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lncRNA-CECR7在胃癌组织中的高表达与肿瘤大小、Borrmann分型、TNM分期有关,是影响胃癌患者3年生存的危险因素。
- 彭敏任雁严凤伍映鑫
- 关键词:胃肿瘤预后
- 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介入治疗现状与展望
- 2024年
- 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症(PSPH)是由于胰腺相关疾病引起脾静脉狭窄阻塞,导致以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脾功能亢进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该疾病临床治愈率低,治疗难度较大,急性大出血死亡风险高。介入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局部微创治疗方式,目前已逐渐得到临床认可,但由于病例数较少,目前国内外研究并不多。因此,本文旨在对PSPH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介入治疗现状和进展进行综述,期望为临床治疗PSPH提供更多的参考。
- 梁杰冯旭彭敏段金涛朱军
- 关键词:胰腺疾病门静脉高压症脾静脉消化道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