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杰
- 作品数:15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更多>>
- 滇西小桥头富碱斑岩中熔融包裹体特征研究
- 滇西三江地区地质构造演化历史悠久,自古特提斯洋闭合以来,发育一系列由洋盆闭合、陆内造山、走滑伸展引发的岩浆活动;尤其以滇西境内沿金沙江-哀牢山古缝合带及邻近地区产出的新生代富碱火成岩、深源包体及相关岩浆-热液矿床而著名。...
- 郑杰
- 关键词:熔融包裹体
- 包体运移动力学机制研究方法
- <正>暗色镁铁质-超镁铁质包体(或捕掳体)作为探究深部地幔的'探针'和'窗口'备受地学界关注(莫宣学等,2009)。有关深源包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岩石、矿物和包裹体地球化学以及年代学等方面,对其在岩浆中的运移过程及相关动力...
- 郑杰赵甫峰杨雨凡杨蜜蜜
- 关键词:动力学机制
- 文献传递
- 扬子东南缘两界河组碎屑锆石U-Pb年龄及其对Sturtian冰川作用的启示被引量:3
- 2020年
- 扬子东南缘两界河组的岩性以岩屑砂岩和石英砂岩为主,代表了长安冰期和古城冰期之间的间冰期沉积,其沉积时限的厘定对认识华南Sturtian冰期地层的时空分布特征具有重要意义.对黔东地区两界河组碎屑锆石进行了系统的形态学和U-Pb年代学研究,大多数锆石为典型的岩浆锆石,锆石U-Pb年龄主要分布于740~900 Ma,另有少量古元古代和太古宙年龄,主要峰值为~760 Ma、~780 Ma、~800 Ma、~820 Ma和880~900 Ma.在两界河组底部获得最年轻的单颗粒锆石年龄为708±15 Ma,在上部获得最年轻的单颗粒锆石年龄为703±22 Ma,结合区域上相当地层渫水河组的顶部年龄(~690 Ma),认为黔东地区两界河组的沉积时代应在708~690 Ma之间.两界河组碎屑锆石U-Pb年龄谱记录了扬子陆块新元古代幕式岩浆事件及早期地壳演化的信息,结合锆石形态认为其物质来源可能包括下伏新元古代岩浆岩及沉积地层、扬子西北缘和西南缘的基底岩石.研究区两界河组底部碎屑锆石年龄约束了江口间冰期沉积晚于~708 Ma,考虑到南华纪早期地层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受控于盆地构造活动,不排除长安冰期沉积物在黔东地区局部存在的可能性.
- 高永娟张予杰安显银刘石磊郑杰桑永恒
- 关键词:扬子陆块碎屑锆石间冰期地质年代学
- 黔东北地区南华系两界河组CIA指数特征及意义被引量:4
- 2019年
- 化学蚀变指数(CIA)是判断源岩风化程度的化学指标。通过分析黔东北地区苗哨溪剖面两界河组的CIA特征,为讨论其古气候特征提供地球化学方面的依据。结果表明,两界河组CIA值介于55. 48~89. 33之间,均值为72. 49,除极个别数值为55. 48、89. 33之外,其它数值皆介于65~75之间,指示两界河组具有温暖湿润的古气候特征。通过综合分析两界河组岩石组合、沉积构造及古气候特征,认为两界河组为间冰期沉积。在此基础上,结合最新同位素年代学数据,认为其可与富禄组中上部进行对比。
- 郑杰阳正熙刘石磊安显银桑永恒马健飞
- 关键词:南华系
- MRAS软件在矿体定位预测中的应用——以新疆吾达其铜镍矿区为例被引量:1
- 2016年
- 在新疆吾达其铜镍矿区系统勘查工作基础之上,论述利用MRAS辅助地质人员对吾达其铜镍矿区进行了系统的矿体定位预测。通过对研究区矿点、岩体、Cu和Ni单元素土壤异常、电磁异常的提取等主要圈区因素进行系统的处理,提取了有利成矿信息进行综合研究。最后成功圈定了成矿远景区,并得到了后期钻孔佐证。
- 周志敏刘显凡郑杰
- 关键词:MRAS铜镍矿
- 滇西新生代富碱岩浆中深源包体运移和成矿热动力学机制研究
- 三江地区沿哀牢山-金沙江一带产出长达800km的新生代富碱钾质岩浆岩带,以产出富碱斑岩为主和与之相关的系列钼铜金等多金属矿床.本文开展对包体的上升运移动力学机制研究内容及其方法研究,旨在为合理深入地研究和解决包体在上升运...
- 郑杰刘显凡赵甫峰楚亚婷杨雨凡
- 关键词:动力学机制
- 滇西新生代赋矿斑岩及花岗岩包体的锆石年代和稀土特征的地质意义被引量:4
- 2016年
- 滇西地区沿金沙江—哀牢山断裂带广泛发育新生代富碱斑岩及相关多金属矿床。以六合正长斑岩中与暗色深源包体共存花岗岩包体和马厂箐赋矿斑状花岗岩为研究对象,开展岩相学和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及锆石稀土元素分析。研究表明,六合花岗岩浆活动起始时间约为(42.8±1.6)Ma B.P.,包体结晶成岩时间与主岩(正长斑岩)年龄一致(38.63Ma B.P.±0.52Ma B.P.);马厂箐含矿富碱岩浆起始活动时间约为(38.51±0.52)Ma B.P.,结晶成岩时间为(35.80±0.20)Ma B.P.。结合花岗岩包体的液态不混溶现象和锆石稀土元素特征分析,初步揭示研究区富碱岩浆起源、演化及成岩成矿作用过程为:来自交代富集地幔源区的硅不饱和富碱岩浆伴随互不混溶含矿地幔流体同步上升运移;该富碱岩浆以其底劈作用和地幔流体交代作用引发地壳深熔形成长英质岩浆。此后的2类岩浆过程分为2部分:一是富碱岩浆直接捕获少量长英质岩浆以不混溶方式继续同步运移至地壳结晶成岩,形成含花岗岩包体的硅不饱和富碱斑岩;二是富碱岩浆与长英质岩浆发生同化混染形成混合岩浆运移至地壳,其中所含不混溶含矿地幔流体伴随其结晶成岩进行自交代蚀变,形成硅过饱和的赋矿斑状花岗岩。
- 楚亚婷刘显凡赵甫峰杨雨凡郑杰李娜
- 关键词:滇西新生代富碱斑岩锆石U-PB年龄
- 地幔流体作用与成矿的关系
- 2016年
- 1.地幔流体作用简述1.1地幔流体成矿作用定义最早明确提出地幔交代作用的是Bailey,他指出在不发生部分熔融的情况下,通过富CO2或者富H2O的流体与地幔矿物或岩石相互作用而发生的物质交换的现象。之后地幔交代的定义逐渐被人们所丰富,涉及范围从流体的交代扩宽到了熔体的交代。刘显凡等(2010)对地幔交代作用与地幔流体交代作用进行了区分。
- 杨雨凡郑杰王少芳
- 关键词:地幔流体交代作用铜金矿蚀变岩型部分熔融
- 微浸型金矿的纳米金迁移富集机理与深部成矿潜力探讨
- 滇黔桂微细浸染型金矿是我国重要的金矿类型和产出地区,位于扬子地台与华南加里东褶皱系的结合部位,属滇黔桂裂谷.文章指出伴随深部地质过程的地幔流体和流体作用演化是引发地壳中成矿作用的重要物质源和动力源,其中所含元素成分主要以...
- 刘显凡赵甫峰卢秋霞杨雨凡郑杰
- 关键词:微细浸染型金矿成矿潜力
- 文献传递
- 黔东北地区大塘坡式锰矿床沉积相分析
- 黔东北地区是我国南华纪“大塘坡式”锰矿重要富集区,而岩相古地理是沉积型锰矿最重要的控矿因素。本论文从地质学研究的角度出发,依据野外露头、钻孔岩芯、镜下薄片、地球化学样品以及碎屑锆石等数据资料,收集和整理前人的研究成果,运...
- 郑杰
- 关键词:储层分布沉积相特征地球化学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