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昊鹰

作品数:11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引流
  • 3篇引流技术
  • 3篇肿瘤
  • 3篇颈部
  • 3篇封闭引流
  • 3篇负压
  • 3篇负压封闭
  • 3篇负压封闭引流
  • 3篇负压封闭引流...
  • 2篇影像
  • 2篇中耳
  • 2篇人体测量术
  • 2篇手术
  • 2篇外科
  • 2篇颅骨
  • 2篇螺旋计算机
  • 2篇颈部肿瘤
  • 1篇多层面螺旋C...
  • 1篇多发
  • 1篇多发性

机构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解放军第三○...
  • 2篇辽宁医学院附...
  • 1篇广西大学
  • 1篇辽宁医学院
  • 1篇马鞍山市人民...
  • 1篇解放军第30...

作者

  • 11篇陈昊鹰
  • 10篇张龙城
  • 6篇韦干观
  • 4篇陆升
  • 3篇邢巍巍
  • 3篇任毅
  • 3篇唐正一
  • 3篇林文彪
  • 3篇林文彪
  • 2篇林欣然
  • 2篇全超坤
  • 2篇赵星星
  • 2篇谷京城
  • 2篇桂源
  • 1篇林欣然
  • 1篇任毅
  • 1篇胡万青
  • 1篇胡丽珊
  • 1篇赵真
  • 1篇曹高翔

传媒

  • 3篇中国耳鼻咽喉...
  • 2篇中华耳鼻咽喉...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年份

  • 4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rhBMP2复合材料用于甲状软骨再生修复的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运用组织工程学方法制作人工材料支架修复兔甲状软骨缺损,寻求一种重建甲状软骨的新途径。方法运用泡沫凝胶注模法制备多孔HA,以冷冻吸附法将Ⅰ型胶原、rh BMP-2沉淀于HA支架上形成rhBMP-2/Ⅰ型胶原/HA复合材料。实验动物分为两组,实验组以Ⅰ型胶原、HA、rh BMP-2为材料,对照组以Ⅰ型胶原、HA为材料,分别进行甲状软骨缺损的原位修复,观察并评估其修复效果。结果 HA体积分数为50%的多孔支架材料孔隙率为(50.54±3.02)%,孔隙孔径为100~200μm。大体观察见术后7周时,实验组支架材料降解完全,被片状骨性组织所替代,新生骨切面呈黄白色,质地较硬,且新生骨质与对侧未切除甲状软骨边缘紧密结合;对照组支架仍只见纤维结缔组织包膜。组织学检查见实验组术后3周材料降解,手术区域软骨母细胞增生伴成软骨区域形成;术后7周可见软骨细胞增生及软骨骨质形成。对照组3周、7周可见软骨缺损边缘软骨母细胞增生,少量成熟软骨细胞聚集,缺损中央区未见成熟软骨细胞。结论 rh BMP-2/Ⅰ型胶原/HA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是骨诱导和骨传导性好的材料,可作为一种新型甲状软骨缺损的修复材料。
张龙城胡万青曹高翔林文彪陆梦漪韦干观陈昊鹰
关键词: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羟基磷灰石甲状软骨
颈静脉孔区的CT研究
2008年
颈静脉孔区位置深在、结构紧密、解剖及毗邻关系复杂。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该区影像解剖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为临床提供了更准确、客观的影像学依据。对颈静脉孔区肿瘤的诊断,多层螺旋CT已经成为极为必要的检查手段。这一区域肿瘤最主要的影像表现是颈静脉孔扩大。
陈昊鹰邢巍巍
关键词:颈静脉孔区多层面螺旋CT肿瘤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颈部巨大恶性肿瘤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治疗颈部巨大恶性肿瘤术后缺损创面中的疗效及价值。方法对15例侵犯皮肤的颈部巨大恶性肿瘤行肿瘤根治术,应用VSD覆盖创面(治疗组)。术后持续给予6.65~7.98 mmHg负压引流72h,然后改用间歇负压治疗(负压治疗5min,间歇2min)。术后7~14d停止负压封闭引流,如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行创面植皮术,肉芽组织生长不良则再次行VSD覆盖创面治疗1周后,行创面植皮术。另选取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行颈部肿瘤切除加游离组织瓣移植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手术时间为2~4h,平均3h;出血量为300~800ml,平均500ml。对照组的手术时间为4~8h,平均6h;出血量为500~1200ml,平均800ml。治疗组15例患者共接受17例次VSD创面治疗,经治疗后创面新鲜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并完全覆盖颈动脉等重要组织结构,术后1~3周创面顺利植皮,植皮愈合率为94.7%。对照组中1例出现移植皮瓣坏死。结论 VSD用于颈部巨大肿瘤术后缺损创面的治疗具有操作简单、减少交叉感染、促进创面愈合、患者易耐受等优点,是一种治疗颈部巨大恶性肿瘤术后缺损有效且安全的方法。
张龙城陈昊鹰唐正一陆升林文彪全超坤
关键词:颈部肿瘤外科学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颈前入路喉裂开治疗颈部、喉部多发性血管瘤一例疗效观察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颈前入路喉裂开手术方式治疗颈部、喉部多发性血管瘤疗效。方法:回顾性观察2016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0三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1例成人女性患者,因吞咽不畅5年余就诊,平素吞咽不畅,但不影响进食,时有痰带血丝...
赵新星张龙城桂源韦干观陈昊鹰
与乙状窦相关的螺旋CT影像三维定量测量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为岩骨后入路手术及手术中准确定位与乙状窦相关结构提供影像解剖依据,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收集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在辽宁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螺旋CT颅底三维重建而无颅底疾病的成年人数据资料119例(238侧),其中男80例(160侧),女39例(78侧);年龄19—69岁。在ADW4.2重建工作站上利用多平面重建技术重建出轴位和冠状位图像,通过旋转显示出所要测量的解剖结构。定量测量与乙状窦相关的解剖结构问的距离,分析性别和侧别等因素对结果的影响以及各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并将测量结果与文献中的尸头标本和干性颅骨标本上测量的数据对比,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解剖结构问螺旋CT影像的定量测量以元±s(以下同)表示,乙状窦沟宽(11.14±2.13)mm,乙状窦沟深(6.04±1.67)mm,乙状窦沟底至乳突外表面的距离(9.74±2.95)mm,乙状窦沟前缘至外耳道后壁的距离(12.98±2.71)mm,后半规管最后部至乙状窦沟前缘的距离(9.87±2.60)mm,后半规管最后部至岩骨后壁的距离(3.18±1.30)mm,外半规管长轴后端至岩骨后壁的距离(5.46±1.38)mm,外半规管长轴后端至乙状窦沟前缘的距离(13.17±2.59)mm,外半规管至颈静脉球窝顶垂直距离(6.69±3.08)mm,面神经垂直段至颈静脉窝最短距离(5.32±2.13)mm。CT测量结果与文献中尸头标本和干性颅骨标本上测量的数据比较,无明显差异。乙状窦沟前缘至外耳道后壁的距离与外半规管至颈静脉球窝顶的垂直距离、面神经垂直段至颈静脉球窝最短距离、乙状窦沟底至乳突外表面的距离呈现出正相关趋势(r值分别为0.284、0.145、0.208,P值均〈0.05)。结论利用多平面重建,多排螺旋cT定量测量的结果可以代表实际的相关解剖结构间的距离;重建图像能准
邢巍巍张龙城陈昊鹰谷京城
关键词:螺旋计算机颅骨人体测量术解剖学
替尔皮片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修复颈部肿瘤手术缺损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探讨替尔皮片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治疗颈部巨大恶性肿瘤术后缺损创面中的应用。方法:对19例侵犯皮肤的颈部巨大恶性肿瘤行肿瘤根治性手术,应用VSD覆盖创面。术后给予持续6.65~7.98mm Hg(1mm Hg=0.133kPa)负压引流72h,改用间歇负压机治疗:负压治疗5min,间歇2min。术后7~10d拆除VSD,肉芽组织生长良好的创面取大腿替尔皮片植皮术;肉芽组织生长差、颈部重要组织未完全覆盖的创面再次VSD覆盖封闭治疗1周,创面植皮。结果:19例共接受23例次VSD创面治疗,一期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接受VSD治疗后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较快,有效覆盖颈部大血管等重要组织,拆除VSD后可直接观察术部有无感染及肿瘤复发情况。术后1~3周顺利植皮。结论:将VSD联合替尔皮片移植用于颈部巨大肿瘤术后缺损创面的治疗,具有操作简单、损伤小、促进创面愈合等优点,是一种治疗颈部巨大肿瘤术后缺损的有效方法。
张龙城全超坤蒋静林欣然唐正一林文彪陆升韦干观陈昊鹰胡丽珊赵真李咏铃任毅
关键词:颈部肿瘤修复外科手术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与后岩骨入路相关的多排螺旋CT影像解剖学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针对活体行CT多平面重建图像的定量测量在后岩骨手术入路中的应用价值。分析与手术相关的乳突气化、乙状窦前置、颈静脉球高位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收集螺旋CT颅底三维重建而无颅底疾病的成年人数据资料119例(238侧),在ADW4.2重建工作站上利用多平面重建技术重建出轴位和冠状位的图像,定量测量解剖结构间的距离。将测量结果与已有的在尸头标本上测量的数据进行统计学比较。统计乳突气化分型、乙状窦前置及各型颈静脉球高位的发生率,并对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CT多平面重建定量测量结果与对应的解剖测量结果无显著性差异;气化型乳突和非气化型乳突组间乙状窦前置发生率有极显著性差异;乙状窦前置和正常乙状窦组间颈静脉球高位的发生率有极显著性差异;气化型乳突和非气化型乳突组间颈静脉球高位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乙状窦沟前缘至外耳道后壁的距离与外半规管至颈静脉球窝顶的垂直距离、面神经垂直段至颈静脉球窝最短距离、乙状窦沟底至乳突外表面的距离呈正相关。结论 CT多平面重建图像的定量测量结果可以代表实际的相关解剖结构间的距离,可为手术入路的选择及术中准确定位有关结构提供有价值的依据。非气化型乳突更易出现乙状窦前置和颈静脉球高位,说明乙状窦前置和颈静脉球高位的发生与颞骨气化有关;乙状窦前置时,乙状窦更易发生外移,颈静脉球更易发生高位,面神经垂直段至颈静脉球距离更短。
陈昊鹰张龙城邢巍巍谷京城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颅骨人体测量术
咽鼓管球囊扩张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
目的:探讨咽鼓管球囊扩张术(balloon eustachian tuboplasty,BET)对鼻咽癌放疗后咽鼓管功能不良的治疗可行性及有效率.方法:选取在解放军第三0三医院采用IMRT初治、鼻咽大体肿瘤靶区放疗剂量(...
张龙城韦干观唐正一林欣然陆升陈昊鹰林文彪任毅桂源赵星星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手术范围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范围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预后的影响,分析颈部淋巴结清扫的范围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我院连续收治的164例单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任毅陈昊鹰陆升张龙城
创面准备原则在采用胸大肌皮瓣修复颈部放射性溃疡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4年
肿瘤放射治疗引起的放射性皮肤损伤比较常见,当局部组织在累积到引起损伤的照射剂量后,就有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辐射远期效应,如经久不愈的坏死性溃疡形成,其常伴剧烈疼痛,造成局部外形缺失和运动障碍,晚期易癌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命[1].随着人们对创面愈合机制研究的深入和创面处理经验的积累,创床的准备对于创面修复的重要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Schultz等[2]根据对创面愈合机制的认识和创面治疗经验的总结,提出了创面的准备原则"TIME",即:清除创面坏死组织(tissue,T);控制炎症、减轻感染(infection/inflammation,I);保持创面正常的湿度为肉芽组织生长和创面上皮化创造条件(moisture,M);去除创缘迁移受损的表皮(epidermis,E).后来又进行了修订,将"epidermis"改成了"edge of wound"[3].目前TIME作为一个有价值的创面处理指导原则受到临床医生的好评,并成功应用于临床实践[3-4].近年来,我科依据TIME创面准备原则,对长期换药不愈合的放射性溃疡创面行清创术后,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结合胸大肌皮瓣移植修复,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张龙城林文彪韦干观陈昊鹰林欣然
关键词:创面处理胸大肌肌皮瓣修复放射性皮肤损伤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