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娟

作品数:22 被引量:281H指数:8
供职机构: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中药
  • 3篇电化学
  • 2篇丹皮
  • 2篇电化学技术
  • 2篇毒性
  • 2篇延胡索
  • 2篇延胡索乙素
  • 2篇药物
  • 2篇乙素
  • 2篇泽泻
  • 2篇肾损
  • 2篇肾损伤
  • 2篇体外
  • 2篇中药鉴定
  • 2篇中药质量
  • 2篇中药质量控制
  • 2篇马钱
  • 2篇马钱子
  • 2篇马钱子碱
  • 2篇牡丹皮

机构

  • 20篇南京中医药大...
  • 6篇江苏省中医药...
  • 2篇江苏省中医院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河南大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江苏联合职业...
  • 1篇安徽中医药大...
  • 1篇南京海昌中药...

作者

  • 22篇陈娟
  • 6篇徐飞
  • 6篇封亮
  • 6篇贾晓斌
  • 6篇吴启南
  • 5篇陈志鹏
  • 5篇蔡宝昌
  • 4篇谷巍
  • 4篇肖璐
  • 4篇吴芸
  • 4篇章丽
  • 3篇陈军
  • 3篇邵婧
  • 3篇赵冰洁
  • 2篇张明华
  • 2篇耿超
  • 2篇刘幸平
  • 2篇宿树兰
  • 2篇段金廒
  • 2篇邓丽娜

传媒

  • 5篇中国中药杂志
  • 3篇南京中医药大...
  • 2篇药物分析杂志
  • 2篇中草药
  • 1篇江苏中医药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中国药房
  • 1篇南京师大学报...
  • 1篇海峡药学
  • 1篇广东化工
  • 1篇中药材
  • 1篇药学教育
  • 1篇国际药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2
  • 6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药学专业中物理化学实验课件的制作及应用被引量:4
2010年
文章立足于药学专业中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的问题,论述了物理化学实验课件在实验教学中的优势及制作中的注意点。
徐飞刘幸平陈军吴启南陈娟
电化学技术在中药质量控制方面的研究进展
2011年
电化学分析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响应时间短和方法简便等优点。本文结合近几年的文献。综述了极谱法、伏安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与电化学技术联用在中药质量控制方面、中药鉴定方面的应用,并探讨了该技术的前景和不足。为中药的检测及鉴定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陈娟邓丽娜陈恺万诚诚徐飞
关键词:电化学中药质量控制中药鉴定
泽泻有效成分在模拟人体胃肠道环境中的转化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在模拟人体胃肠道环境中泽泻调酯活性成分泽泻醇类化合物23-乙酰泽泻醇B、24-乙酰泽泻醇A的稳定性。方法:采用色谱柱:Lichrospher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80∶20),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210 nm,柱温:30℃。结果:23-乙酰泽泻醇B、24-乙酰泽泻醇A在模拟胃酸性条件下不稳定,易发生转化。23-乙酰泽泻醇B的主要转化产物为泽泻醇A、24-乙酰泽泻醇A和一未知物。24-乙酰泽泻醇A的主要转化产物为泽泻醇A和一未知物。23-乙酰泽泻醇B、24-乙酰泽泻醇A在模拟体内肠道环境中稳定,不发生明显转化。结论:胃蛋白酶可能并非引起分解的主要因素。该结果可为中药泽泻剂型研究、泽泻醇类化合物的入血成分及调脂机制提供参考,并提示泽泻醇A可能也应作为中药泽泻的另一质量控制指标。
徐飞陈军谷巍房方吴启南陈娟
关键词:泽泻代谢产物药物代谢
牡丹皮苷/酚组分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46
2016年
通过建立高糖高脂饲料联合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肾病(DN)大鼠模型,以肾功能参数和病理组织学检查(HE染色、透射电镜)评价牡丹皮苷/酚组分对DN大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对其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探索。研究发现,与模型组相比,牡丹皮苷/酚组分高、低剂量组(0.808,0.404 g·kg-1·d-1)能够显著改善血肌酐、血尿素氮、尿蛋白等肾功能参数的异常情况。从HE染色和透射电镜的结果得知模型组大鼠的肾小球基底膜大部分增厚,系膜细胞明显增殖以及足细胞结构破坏,然而牡丹皮苷/酚组分干预后能够有效保护肾小球结构损伤。此外,为了探讨该组分对抗DN大鼠肾损伤的作用机制,实验通过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方法测定了各组大鼠肾组织中TGF-β1,纤连蛋白(FN)以及Ⅳ胶原蛋白的表达量,并对TGF-β1下游效应因子Smad2/3,p38MARK的磷酸化水平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牡丹皮苷/酚组分能够有效拮抗TGF-β1的活性,下调其诱导的细胞外基质(ECM)中纤连蛋白(FN)以及Ⅳ胶原蛋白的表达,对抗肾小球基底膜增厚。更重要的是,其作用机制可能为干预Smad,MARK通路的传导对抗TGF-β1诱导的ECM堆积,从而保护DN大鼠肾损伤。
陈娟张明华章丽赵迪封亮贾晓斌
关键词:牡丹皮糖尿病肾病
牡丹皮体外抑制AGEs生成及活性成分筛选研究被引量:11
2016年
通过构建体外非酶糖基化反应模型——牛血清白蛋白/丙酮醛反应体系(BSA/MGO reaction system),评价牡丹皮体外抑制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生成的活性,同时借助HPLC和LC-ESI-MS/MS检测辨识牡丹皮中抑制AGEs生成的活性成分。采用荧光光度法考察不同浓度的牡丹皮提取物(生药浓度50,100,150,200,250 g·L-1)体外抑制AGEs生成的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牡丹皮提取物都有一定的体外抑制AGEs生成的活性,各组于反应24 h后AGEs的生成速度趋于平缓,反应6 d后测得抑制率分别为(36.2±5.3)%,(43.5±6.2)%,(55.4±7.8)%,(68.6±6.7)%,(70.4±8.2)%,并呈现出剂量依赖性。同时,利用HPLC分析牡丹皮与丙酮醛孵育前后的色谱图,结果发现反应后有5个色谱峰发生变化,并出现色谱峰减少或增加的现象。经LC-ESI-MS/MS分析鉴定表明,这5个成分分别为三没食子酰葡萄糖、四没食子酰葡萄糖、没食子酰芍药苷、六没食子酰葡萄糖、苯甲酰芍药苷。因此得出,牡丹皮具有显著的体外抑制AGEs生成的活性,三没食子酰葡萄糖、四没食子酰葡萄糖、没食子酰芍药苷、六没食子酰葡萄糖、苯甲酰芍药苷5个成分可能是牡丹皮防治糖尿病肾病的活性物质,丰富了牡丹皮的基础研究,为其后续研究的开展提供了思路启发和参考依据。
陈娟章丽张明华赵迪袁嘉瑞封亮贾晓斌
关键词:牡丹皮晚期糖基化终产物活性成分
重金属Hg对黑三棱生长特性及超微结构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重金属Hg对黑三棱Sparganium stoloniferum Buch.-Ham生长特性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LI-6400光合仪及CCM-200型叶绿素仪对黑三棱的光合、蒸腾速率和叶绿素含量(CCI值)进行测定,并通过H7650型透射电镜对其叶片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在Hg2+处理下,随着Hg2+处理浓度的增加及污染时间的延长,三棱叶褪绿变黄,药用部位块茎鲜质量明显降低,CCI值、净光合速率(Pn)及蒸腾速率(Tr)下降,细胞间隙CO2浓度(Ci)增大,叶肉细胞中细胞核核仁分散,核膜破损,叶绿体膨胀至解体,线粒体变形,嵴突膨胀、减少。结论重金属Hg污染破坏三棱叶细胞结构,影响其光合作用,使其生长发育受阻,产量减少,品质降低。
许响谷巍陈娟高杰李红芳邵婧吴启南巢建国
关键词:三棱重金属光合特性超微结构
泽泻化学物质基础及其毒性研究进展被引量:38
2015年
在中医药传统使用中,泽泻是一种常见的中药。随着临床应用中毒性报道日益增加,而其肾毒性逐渐得到关注。该文系统回顾了化学物质基础的相关研究,包括其化学成分和可能的毒性成分;以网络毒理学研究为基础,叙述了泽泻毒性作用。基于泽泻肾毒性研究的争议,剖析了可能存在的原因,认为泽泻肾毒性可能与药材的毒性物质基础组分导致的毒理网络调控差异、采用的样品炮制工艺存在差别、代谢功能强弱导致的成分蓄积、实验的剂量与时间长短及其复方配伍等因素有关。该文为提高泽泻的质量控制水平和科学合理使用泽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思路。
汪春飞成旭东顾俊菲袁嘉瑞赵冰洁章丽陈娟封亮贾晓斌
关键词:泽泻毒性成分肾损伤
组分结构中药与网络药理学:病理机制网络的系统整体调控被引量:40
2015年
疾病的发生发展是多种因素参与的生物网络变化的结果。药物干预的本质是将这种病理变化调控至正常范围。中药的优势在于通过多靶点、多层次、多途径地整体和系统性调控这种生物网络病理改变。组分结构中药为这种调控提供了可控、精确的"物"的基础,又通过网络药理学调控阐明"理"的本质。组分结构中药与网络药理学的密切结合为创新中药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策略,改变了传统用药的"一个药物、一个基因、一种疾病"的模式,体现疾病发生发展的整体特点,也充分体现中医药防病治病的内涵本质。该研究系统探讨了组分结构中药与网络药理学的结合本质、特点以及研究策略,从改善或恢复生物网络平衡的整体观角度来认识组分结构中药与机体的相互作用,成为揭示组分结构中药调控疾病生物网络机制的有效措施,也为进一步科学的研究创新组分结构中药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陈娟顾俊菲汪春飞袁嘉瑞赵冰洁章丽成旭东封亮贾晓斌
关键词:网络药理学
从传统非毒性中药肝毒性论临床个体化治疗被引量:6
2017年
中药的应用历史悠久,且被实践证明较安全有效。近年来,认识到服用西药所带来的毒副作用,更多的人转向对中药的关注和使用。由于中药是天然产物,除明确标明有毒性的如砒霜等,大多数即非传统毒性中药被大众误认为绝对安全,无毒副作用。然而,研究发现,临床应用中非传统毒性中药的毒性问题也不容忽视,尤其是中药肝毒性问题。相关研究发现,非传统毒性中药肝毒性与个体基因多态性以及体质密切相关。在查阅和分析大量有关中药致肝毒性文献及报道的基础上,该文旨在从临床应用角度探讨传统非毒性中药肝毒性产生的原因及机制,以期能够为中药的临床个体化给药提供新思路并指导中药临床的安全应用。
杨楠陈娟侯雪峰宋捷封亮贾晓斌
关键词:肝毒性系统生物学生物转化
电化学分析技术在中药物质基础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阐明电化学分析技术的优势和局限,为其在中药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从中药有效成分及其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两方面入手,结合近年的文献资料,综述电化学分析技术在中药物质基础研究中的应用。结果:含有电化学活性基团的中药有效成分(生物碱、苯丙素类、黄酮类、醌类、萜类)均可用某一合适的电化学分析技术研究其电化学行为;运用电化学分析技术研究中药有效成分与生物大分子(DNA、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药物的开发设计、药效、毒性和代谢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意义。结论:电化学分析技术具有简单、快捷、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绿色环保的特点,必将促进其在中药物质基础方面的应用。
徐飞陈娟吴启南
关键词:电化学分析技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