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陈妍茹

陈妍茹

作品数:15 被引量:31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政治法律
  • 4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刑法
  • 3篇诉讼
  • 3篇教育
  • 2篇刑事
  • 2篇死刑
  • 2篇诉讼法
  • 2篇民事
  • 2篇民事诉讼
  • 2篇继续教育
  • 2篇法律
  • 2篇犯罪
  • 1篇大学制度
  • 1篇单位犯罪
  • 1篇定罪
  • 1篇定罪量刑
  • 1篇刑罚
  • 1篇刑法规制
  • 1篇刑法修正
  • 1篇刑法修正案
  • 1篇刑法学

机构

  • 7篇中国社会科学...
  • 6篇北京科技大学
  • 2篇西北政法学院

作者

  • 13篇陈妍茹
  • 2篇张满银
  • 2篇刘仁文
  • 2篇韩大海

传媒

  • 2篇继续教育
  • 1篇人民论坛
  • 1篇法学杂志
  • 1篇中国成人教育
  • 1篇甘肃政法学院...
  • 1篇中国就业
  • 1篇广西政法管理...
  • 1篇中国集体经济
  • 1篇河南社会科学
  • 1篇宜春学院学报
  • 1篇法治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4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01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让刑罚成为反腐成效“固化剂”被引量:1
2017年
我国反腐败工作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如何防止反腐败成效的倒退甚至是反弹至关重要。反腐败工作的常态化,以及纪委监察机关工作方式的创新都是保障反腐败工作成效积极推进的有力措施。在反腐败工作中,同样不能忽视刑罚对反腐败工作成效固化的积极意义。
陈妍茹
关键词:刑罚反腐
死刑改革的重要进展——以《刑法修正案(九)》为视角被引量:8
2017年
《刑法修正案(九)》在《刑法修正案(八)》首次削减13个罪名的死刑基础上,进一步削减了9个罪名的死刑,且不像《刑法修正案(八)》那样仅限于经济性、非暴力犯罪的死刑罪名,而是扩大到军职罪和不严重的暴力犯罪。同时,《刑法修正案(九)》还提高了死缓执行死刑的门槛,增设了死缓执行的期间重新计算制度;并将绑架罪、贪污罪和受贿罪的绝对确定死刑修改为相对确定死刑。这些修改拓展了中国死刑改革的视野,为下一步继续推进死刑改革提供了积极信号。
刘仁文陈妍茹
关键词:死刑罪名
民意畅达司法的路径——从两则刑事案例中的求情信谈我国引入“法庭之友”
2016年
本文通过两则刑事案例中的求情信指出我国存在着司法民意表达日益增长的需求与司法民意接收机制匮乏的矛盾,需要构筑民意畅达司法的合法机制。民意进入司法具有正当性,建议以"法庭之友"制度作为民意进入司法的具体路径并分析了该制度在我国的可行性。
陈妍茹
关键词:法庭之友专家辅助人
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案的刑法学分析
2016年
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案事实错综复杂,案件中主要涉嫌的罪名分为仅以自然人为犯罪主体的犯罪和单位和自然人均可成为犯罪主体的犯罪两种类型。在定罪量刑中应该正确区分玩忽职守罪与滥用职权罪的定罪界限;注意本案罪名之间可能存在的法条竞合与想像竞合的情形;准确认定渎职犯罪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单位犯罪中自然人的刑罚处罚要符合罪刑相适应原则。
陈妍茹
关键词:危化品渎职罪因果关系单位犯罪
生与死的距离——论死刑立即执行判决交付执行时间的法律缺陷与改革被引量:6
2015年
我国死刑立即执行判决经最高人民法院死刑复核程序核准之后,必须在7日之内交付执行。死刑执行作为罪犯生与死之前的最后一道关口,法律设置的交付执行时间过于短暂,不足以保障司法机关纠错,也未给予死刑案件被告人充分的救济时间,是引发冤假错案发生的因素之一。本文从分析死刑立即执行判决交付执行时间的立法理念入手,着重分析了现行法律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延长死刑判决交付执行时间和完善相关法律规定的建议。
陈妍茹
基于生态视角的研究型大学继续教育发展思路探讨被引量:1
2013年
研究型大学发展继续教育符合生态观,继续教育生态系统与大学生态系统的有机结合勾勒出大学发展继续教育的生态规划。研究型大学继续教育的发展定位是:立足优势,服务社会,引领高端;发展战略是:办学开放、项目领先、制度创新、精神导航。
韩大海陈妍茹张满银
关键词:继续教育
民事“循环诉讼”诱因及解决构想
2001年
民事诉讼中存在着案件经再审程序审理后并没有及时终结反而进入新一轮审理中的循环诉讼现象。通过分析这种现象的危害指出民事诉讼再审程序的立法价值取向失衡和制度设计存在漏洞是诱发该现象的主要原因 ,进而提出以建立再审程序一审终局制为重点的解决构想。
陈妍茹
关键词:循环诉讼再审程序民事诉讼
计算机信息证据的法律思考
2001年
计算机信息证据作为科学技术发展并运用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日益显示出强大的证据作用 ,由于它自身的独特之处 ,给目前尚无法可依的诉讼实践带了诸多疑问。在这个法律调整的“盲区”不规范的操作必定会带来负面影响。故目前应统一其表述 ,在民事诉讼领域中将其划归书证 ,在刑事诉讼 ,行政诉讼中划归视听资料。进而依照民事诉讼有关书证 ,行政、刑事诉讼有关视听资料的法律规定进行收集。
陈妍茹
关键词:民事诉讼法书证视听资料
论我国资本刑法的完善被引量:4
2017年
我国目前的资本刑法立法仍受计划经济思维模式的影响,偏重对笼统经济秩序的保护,犯罪圈过大,自由刑过重,且立法过于模糊,公众的认同度低。完善资本刑法,一方面,要秉持审慎犯罪化的态度;另一方面,要对某些资本犯罪作除罪化、轻刑化处理,改变资本刑法笼统保护经济秩序的做法,在有其他调控方法可供选择的前提下尽量避免轻易入刑。此外,还要改进刑罚配置,必要时用罚金刑和资格刑来取代自由刑,并在资本刑法领域推动真正的附属刑法立法。
刘仁文陈妍茹
关键词:社会转型刑法规制
刑法与刑事诉讼法的关系研究——以定罪量刑中的交错适用为视角
刑法与刑事诉讼法虽然是两个相互独立的部门法,非经刑事诉讼程序,刑法不能从文本走向现实,因此,实现国家刑罚权成为刑事诉讼法的重要目的,两法之间也由此产生了相互影响、彼此作用以及交错适用的复杂关系。为深入研究刑法与刑事诉讼法...
陈妍茹
关键词:刑法刑事诉讼法定罪量刑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