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玉桃

作品数:6 被引量:82H指数:3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重症
  • 3篇重症监护
  • 3篇重症监护病房
  • 3篇老年
  • 3篇监护
  • 3篇监护病房
  • 3篇病房
  • 2篇住院
  • 2篇住院患者
  • 2篇静脉
  • 2篇ICU
  • 2篇长期住院
  • 2篇长期住院患者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扩张
  • 1篇血栓
  • 1篇血栓形成
  • 1篇医院感染
  • 1篇营养泵
  • 1篇深静脉

机构

  • 6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陈玉桃
  • 3篇周士燕
  • 3篇陈少敏
  • 2篇王晓红
  • 1篇林孟相
  • 1篇梁莉丹
  • 1篇潘璇璇
  • 1篇梁丽丹
  • 1篇何园园
  • 1篇吕畅
  • 1篇陈洁

传媒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上海预防医学
  • 1篇护理与康复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大剂量氨溴索用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大剂量氨溴索用于老年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老年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氨溴索30 mg,每天2次;观察组则加用氨溴索150 mg,每天2次。比较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肺功能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控制率、显效率分别为21.43%(12/56)、48.21%(27/56),均高于对照组的5.36%(3/56)、21.43%(12/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24、8.85,均P<0.01)。观察组PaO2和FEV1分别为(72.11±13.31) mmHg和(59.45±9.31)%,均高于对照组的(63.83±12.18)mmHg和(52.11±8.98)%;PaCO2为(34.81±14.88)mmHg,低于对照组的(45.64±19.96)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3、3.84、4.25,P<0.05)。结论与常规剂量相比,大剂量氨溴索用于老年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更优,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周士燕陈玉桃潘璇璇
关键词:氨溴索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转 ICU治疗的原因与转归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调查分析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需转ICU治疗的原因与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2013年2月98例髋部骨折术后转入ICU治疗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早期因术中失血多、循环障碍转ICU 27例,全麻后呼吸功能不全转ICU 25例,严重肺部感染14例,急性心力衰竭10例,术后严重老年性精神障碍7例,肺栓塞4例,消化道应激性溃疡2例,术后脑血栓复发2例,其他多种原因8例。转入ICU后经监护治疗,好转转回骨科者56例,因基础疾病需继续治疗转内科等相关科室者28例,病情加重自动出院者8例,抢救无效死亡者6例。结论对于出现危重并发症的老年骨折患者,早期、及时和积极地转入ICU进行专业的监护和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收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詹秋陈少敏陈玉桃何园园陈洁王晓红
关键词:髋骨折
螺旋型胃肠管经营养泵鼻饲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重症监护室(ICU)危重患者普遍存在发病急、病情重等情况,且常伴有意识障碍,加之患者可能需要机械通气,无法经口进食。鼻饲不仅能满足患者必须的营养需求,还能维持患者肠道菌群平衡,可有效地预防和减少消化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且价格低于肠外营养液。因此,肠内营养成为ICU危重患者的主要营养方式之一。
全和和周士燕陈玉桃
关键词:干预效果ICU危重患者鼻饲营养泵消化道不良反应肠管
ICU长期住院患者发生二次医院感染的特征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并分析ICU长期住院患者发生二次医院感染的特征,为预防ICU二次医院感染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ICU 98例长期住院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统计分析其二次医院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及病原菌分布,并进行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结果长期住院患者发生二次医院感染51例,感染率为52.04%;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和泌尿道为主,分别占54.90%和27.45%;共检出病原菌68株,主要为鲍氏不动杆菌与大肠埃希菌,分别占30.88%和14.71%;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APACHEⅡ评分、神志昏迷、呼吸机的使用、留置导尿管、动静脉置管、使用抗菌药物以及ICU住院时间与二次医院感染的发生具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神志昏迷、呼吸机使用、抗菌药物使用及ICU住院时间是发生二次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ICU长期住院患者二次医院感染率高,病原菌以非发酵菌为主,临床应针对医院感染的关键环节,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陈玉桃王晓红陈少敏梁丽丹周士燕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
多种方法预防ICU长期住院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评价被引量:65
2017年
目的比较药物(低分子量肝素钠)、气压仪干预及肢体锻炼联合穴位按摩3种方法预防ICU长期住院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0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ICU长期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肝素组、气压仪干预组和锻炼联合按摩组,每组30例。肝素组患者给予低分子量肝素钠注射液进行干预,气压仪干预组患者给予双下肢气压干预,锻炼联合按摩组患者给予肢体锻炼联合穴位按摩法进行干预,均连续干预21 d。比较3组患者治疗第1、7、21天全血黏度高切水平、全血黏度低切水平、D-二聚体水平、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以及股深静脉、腘静脉、胫后静脉血流速度,并统计3组患者干预第1、7、21天DVT发生率。结果干预方法与时间在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水平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干预方法和时间在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水平上主效应显著(P<0.05);3组患者干预第21天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水平均低于干预第1天(P<0.05);干预第21天气压仪干预组和锻炼联合按摩组患者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水平均高于肝素组(P<0.05)。干预方法与时间在D-二聚体水平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干预方法和时间在D-二聚体水平上主效应显著(P<0.05);3组患者干预第1、7、21天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方法与时间在PT、APTT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干预方法和时间在PT、APTT上主效应显著(P<0.05);3组患者干预第21天PT、APTT均短于干预第1天(P<0.05);干预第21天气压仪干预组和锻炼联合按摩组患者PT、APTT均长于肝素组(P<0.05)。干预方法与时间在股深静脉、腘静脉、胫后静脉血流速度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干预方法和时间在股深静脉、腘静脉、胫后静脉血流速度上主效�
陈玉桃吕畅陈少敏林孟相
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下肢重症监护病房
局部皮肤加热不同时间对老年患者静脉扩张程度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比较局部皮肤加热不同时间对老年患者静脉扩张程度的影响,探索静脉可达最佳穿刺状态的加热时间。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70例康复科老年患者,使用加热好的(40±2)℃250 ml氯化钠注射液软包装袋对皮肤进行加热,比较加热前及加热5 min时、加热10 min时、加热15 min时静脉横截面积及皮肤表面温度。结果与加热前相比,加热5 min、加热10 min、加热15 min时患者皮肤表面温度平均提高7.11℃、6.45℃和6.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将加热5 min、加热10 min、加热15 min时3个时间点的皮肤表面温度进行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加热5 min时皮肤表面温度最高。与加热前相比,加热5 min、加热10 min、加热15 min时静脉横截面积平均增加2.79 mm^2、2.87 mm^2、2.35 m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加热5 min、加热10 min、加热15 min时3个时间点的静脉横截面积进行两两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皮肤加热5 min即可使老年患者静脉得到有效扩张。
陈玉桃蔡晓调梁莉丹
关键词:静脉穿刺血管扩张老年患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