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明
- 作品数:48 被引量:96H指数:5
- 供职机构:云南中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云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云南省卫生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 劳淋汤加味对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患者细胞免疫的影响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 探讨劳淋汤加味对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患者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对60例脾肾气虚湿热证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每组均为30例,治疗组给予中药汤剂"劳淋汤加味"治疗,对照组给予"肾安胶囊",疗程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细胞免疫、尿常规、尿细菌培养等实验室指标的变化. 结果 1.两组治疗后、治疗后6月总疗效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两组治疗后、治疗后6月中医症候总疗效比较,经Radit检验,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3.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在CD4、CD8、CD4/CD8的比较上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4.治疗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劳淋汤加味可明显改善脾肾气虚湿热证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患者的中医症状,减少其复发率.改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张春艳王建明郭欢芳王坤李娜
- 关键词: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细胞免疫
- 孟如教授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经验
- 2013年
- 瘀血,又称为恶血、败血、虾血、蓄血等。即体内血液停滞凝聚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属于继发性病因之一。它既指脉管中凝聚不行之血,又包括体内存积的离经之血。汉代张仲景首次提出“瘀血”之名,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各种疾病。清代王清任在《医林改错》将瘀血学说进一步发扬光大。
- 张春艳吉勤王建明
- 关键词:活血化瘀法病经肾脏慢性瘀血学说《医林改错》
- 络脉释义被引量:3
- 2008年
- 本文在对络脉相关文献回顾的基础上,从络脉的含义、物质结构、功能等角度对络脉的内涵和外延进行合理的界定,并为络脉及络病的研究提供有力的依据。
- 王建明张春艳吴向农
- 关键词:络脉经络释义
- 加味小蓟饮子治疗原发性肾小球性血尿临床观察
- 目的 :观察加味小蓟饮子治疗原发性肾小球性血尿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原发性肾小球性血尿患者随机分为加味小蓟饮子组(治疗组)30例,雷公藤多甙片+三金片组(对照组)30例,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中医症候积分、尿红细胞、24...
- 张春艳吴净李娜王建明
- 关键词:血尿
- 文献传递
- 论《针灸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在《针灸学》本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方法:从实践技能培养的重要性、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拟解决的办法三方面做了具体的论述,为针灸学的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结论:实践贯穿法对于非针灸专业的中医师掌握一定的针灸操作技能,不仅对针灸学的教学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针灸疗法在临床的推广使用和针灸学的发展至关重要。
- 赵荣王建明
- 关键词:教学针灸学
- 平肾汤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疗效观察
- 2010年
- 目的:观察平肾汤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液流变学、凝血的作用。方法:将6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泼尼松治疗。治疗组加用平肾汤,对照组加用肠溶阿斯匹林和潘生丁。治疗前后检测血液流变学、凝血指标、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凝血指标、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均有一定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平肾汤能显著改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微循环,减少血栓形成可能,改善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效果肯定;明显降低24h尿蛋白定量、提高血浆白蛋白。
- 张春艳王建明吉勤
-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中医疗法
- 关于针刺操作规范化的思考与建议被引量:1
- 2008年
- 赵荣王建明刘自力
- 关键词:针刺操作针灸治疗针灸疗法本科教学
- 颈穴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研究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探讨针刺颈穴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与独立危险因素高同型半胱氨酸(HHcy)的影响。方法按就诊顺序对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1级、2级的中危组患者,辨证分型为"肝火亢盛型"、"阴虚阳亢型"、"痰瘀阻络型",进行颈穴针刺,每日1次,连续10次为1疗程;1疗程后休息3天,开始第2疗程.共2个疗程。两侧穴位交替使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血压、HHcy的变化。HHcy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结果 (1)三型的收缩压(SBP)平均值和舒张压(DBP)平均值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后实验室HHcy资料显示:HHcy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颈穴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降压明显,并能显著降低血浆高HHcy而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 何强袁恺张伟强范青海王建明
- 关键词:针刺原发性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
- 中医药高等教育如何适应全球化之浅见被引量:1
- 2011年
- 中医药高等教育全球化势在必行,中医药高等教育如何适应全球化是摆在广大中医药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加快中医药人才培养,是更好更快地推动我国中中医药全球化进程的前提。我国中医药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是高等中医药院校,本文就中医药高等教育全球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加快高等教育改革、推进中医药全球化方面提出了一些观点,并对我国中医药高等教育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几点意见。
- 张春艳王建明
- 关键词:中医药教育教学管理
- 针刺颈穴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血清一氧化氮及血浆内皮素-1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3年
- 目的探讨颈穴针刺对高血压患者血压、血清一氧化氮(NO)及血浆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合格受试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试验组采用颈穴针刺,对照组采用传统穴位针刺。共6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压、NO、ET-1的变化情况。血清一氧化氮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浆内皮素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结果①24小时动态血压方面,经过治疗后,两组的收缩压平均值(SBP)和舒张压平均值(DBP)均有显著降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动态血压收缩压平均值(SBP)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舒张压平均值(DBP)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前后实验室资料显示,两组血清一氧化氮(NO)值均显著升高,血浆内皮素(ET-1)值显著降低,二者分别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一氧化氮(NO)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浆内皮素-1(ET-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穴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优于传统针刺,并能显著升高血清NO值,降低血浆内皮素-1。
- 袁恺李万瑶熊俊王建明
- 关键词:针刺原发性高血压血清NO血浆内皮素-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