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军

作品数:99 被引量:644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0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0篇医药卫生
  • 9篇文化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 1篇理学

主题

  • 15篇早产
  • 15篇通气
  • 15篇机械通气
  • 13篇新生儿
  • 13篇早产儿
  • 13篇细胞
  • 13篇产儿
  • 8篇视网膜
  • 8篇网膜
  • 7篇衰竭
  • 6篇婴儿
  • 6篇视网膜病
  • 5篇气象因素
  • 5篇教育
  • 5篇呼吸衰竭
  • 4篇血管
  • 4篇伊马替尼
  • 4篇气温
  • 4篇基因
  • 3篇新生大鼠

机构

  • 46篇南方医科大学
  • 35篇中国人民解放...
  • 16篇南方医科大学...
  • 9篇重庆医科大学
  • 6篇中国疾病预防...
  • 5篇北京军区总医...
  • 5篇中国疾病预防...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广东省妇幼保...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厦门出入境检...
  • 2篇兵器工业北京...
  • 2篇第一军医大学
  • 1篇广州医学院
  • 1篇广州市儿童医...
  • 1篇山东大学
  • 1篇惠州市中心人...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99篇杨军
  • 17篇封志纯
  • 8篇杜庆锋
  • 8篇邹飞
  • 8篇刘晓力
  • 7篇匡凤梧
  • 7篇万为人
  • 7篇罗炳德
  • 6篇欧春泉
  • 6篇曹虹
  • 6篇刘起勇
  • 6篇王斌
  • 5篇夏欧东
  • 5篇文民刚
  • 5篇陈丽丹
  • 5篇曾志嵘
  • 5篇华旭初
  • 5篇田兆方
  • 4篇尹晓娟
  • 4篇林琳

传媒

  • 5篇环境与健康杂...
  • 5篇实用儿科临床...
  • 5篇第一军医大学...
  • 4篇中华围产医学...
  • 4篇小儿急救医学
  • 4篇中国高等医学...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临床儿科杂志
  • 2篇中国工业医学...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解放军预防医...
  • 2篇中华放射医学...
  • 2篇中华儿科杂志
  • 2篇中华劳动卫生...
  • 2篇中国卫生统计
  • 2篇中国媒介生物...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医学教育探索
  • 2篇中华妇幼临床...
  • 2篇中国小儿急救...

年份

  • 2篇2017
  • 6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6篇2009
  • 5篇2008
  • 9篇2007
  • 13篇2006
  • 9篇2005
  • 9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5篇2001
  • 6篇2000
  • 6篇1999
  • 3篇1998
9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对T淋巴细胞生物学特性影响的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在体外对T淋巴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应用尼龙毛柱法分选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加入植物血凝素和抗人CD3单克隆抗体体外培养;运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伊马替尼(imatinjb)、尼罗替尼(nilotib)对T细胞增殖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其分泌的细胞因子浓度;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表面免疫活性标志;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T细胞信号分子P56^lck。mRNA的表达。结果伊马替尼、尼罗替尼对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有抑制作用(P=0),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各处理组细胞因子IFN-γ、TNF-α、IL-4、IL-2浓度较对照组低(P=0.03),IL—10浓度在处理组与对照组无差异(P=0.53),且表面活性分子CD25和CD69明显减少(P=0.03,P=0.01),尼戮替尼处理组CD25、CD69表达更低(P=0.05,P=0);各处理组T细胞信号分子P56^lck。表达水平降低(P=0.03),而尼罗替尼处理组P56^lck。表达更低(P=0.04)。结论有效治疗浓度的伊马替尼、尼罗替尼在体外可能通过抑制T淋巴细胞受体P56^lck的表达进而抑制T细胞的增殖和活性。
许娜杜庆锋杨军刘志王霜刘晓力
关键词:酪氨酸激酶伊马替尼T淋巴细胞
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组织3种DNA提取方法比较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经福尔马林固定1d石蜡包埋组织(FFPET)提取DNA的简易有效方法。方法比较水浴加热、微波加热和二甲苯脱蜡的效果。组织脱蜡后分别采用Chelex-100+层析柱纯化法、DNA IQTM试剂盒磁珠提取法和Chelex-100+磁珠纯化法提取DNA;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定量DNA;荧光标记毛细管电泳技术进行STR分型。结果二甲苯脱蜡的效果好于其他两种加热的脱蜡方法(P<0.05)。Chelex-100+层析柱纯化所获得的DNA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种方法(P<0.05)。结论二甲苯脱蜡、Chelex-100+层析柱纯化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FFPET处理方法。
吕晋王慧君刘超陈玲裴小娟杨军杨清绪
关键词:法医物证学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组织DNA定量STR分型
早产儿呼吸衰竭同步机械通气治疗的呼吸力学评价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探讨同步间歇性指令通气 (SIMV )在早产儿机械通气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4 2例机械通气的早产儿随机分成两组 ,SIMV组 2 4例 ,间歇性指令通气 (IMV)组 18例 ,观察两组呼吸机参数、呼吸力学参数变化 ,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及镇静剂的使用次数。结果 上机 2 h后吸气峰压 (PIP)、呼气潮气量 (VTexp)、呼吸系统顺应性 (Crs)、气道阻力 (Raw) ,12 h后吸氧浓度 (Fi O2 ) SIMV组均明显优于 IMV组 ,2 4 h氧合指数(OI) SIMV组明显少于 IMV组 ;镇静剂的使用次数 SIMV组少于 IMV组 ,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 (P<0 .0 5或P<0 .0 1) ;并发症的发生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P均 >0 .0 5 )。结论 早产儿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时使用 SIMV模式较 IMV能更快降低 Fi O2 、PIP、OI,较快改善肺功能 ,减少镇静剂和肌松剂的使用率。
王少华杨军陈少波匡凤梧
关键词:机械通气早产儿
机械通气早产儿下呼吸道定植细菌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了解机械通气早产儿下呼吸道定植细菌菌谱,并进一步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YAP)的病原学细菌谱及耐药性。方法对2004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早产儿监护病房住院的165例机械通气患儿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定量培养和药敏试验,进行细菌监测。结果机械通气3d以上的患儿全部出现下呼吸道的细菌定植,其中有37.5%(62/165)的患儿诊断为VAP。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定量培养均以G一杆菌为主,其中肺炎克雷自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分别占前3位;VAP的病原菌耐药性分析显示对头孢类抗生素广泛耐药,而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头胞哌酮/舒巴坦钠、环丙沙星仍保持较高敏感性。结论G^-杆菌是机械通气患儿下呼吸道定植和VAP的优势菌群,对目前临床常用抗生素有多重耐药现象。
杨军赵宏封志纯
关键词:机械通气病原菌谱定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早产儿
一氧化氮吸入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被引量:7
2006年
洪小杨王斌付雪梅杨军封志纯
关键词: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一氧化氮吸入治疗PULMONARY机械通气技术PPHN体外膜肺
经锁骨下途径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3
1998年
经锁骨下途径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临床应用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广州510280)杨军姜宏余磊自从1968年美国Dudrick[1]等首先将锁骨下静脉穿刺技术应用于长期TPN治疗以来,经锁骨下静脉导管输注营养液,已逐渐被公认为是进行有效的长期TPN支...
杨军姜宏余磊
关键词:静脉穿刺置管术锁骨下输液疗法
高校教育技术研究课题多项目管理模式探讨
2007年
为提高高校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的水平和效果,引入多项目管理的方法组织课题管理,调整教务处、教育技术中心、课题组的分工和职责,应用项目生命周期等方法进行管理,从而可以面向高校发展战略、合理配置各种资源、提高教育技术课题的研发效益。
李宁王志远文民刚杨军夏欧东
关键词:多项目管理教育技术
新生儿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撤机时的肺力学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机械通气撤机时肺力学指标的范围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Bicore-CP 100呼吸功能监测仪测定32例机械通气撤机时的新生儿在CPAP模式、脱机拔管前及拔管后20 min等条件下的肺力学指标范围,根据拔管48 h内是否重新插管并分为撤机成功组与失败组。结果成功组的呼吸力学范围为:气道阻力(Rawmean)(93.7±14.3)cmH2O/(L.s)、呼吸系统顺应性(Crs)(0.65±0.09)ml/(cmH2O.kg)、患者呼吸功(WOBp)(1 589±133.2)g.cm/(min.kg);失败组为:Rawmean(98.6±15.5)cmH2O/(L.s)、Crs(0.57±0.08)ml/(cmH2O.kg)、WOBp(1 782±148.6)g.cm/(min.kg)。Crs与WOBp两组差异有显著性。Crs(0.65±0.09)ml/(cmH2O.kg),脱机成功率95.4%。撤机后拔管前两组平均WOB为(1 768±186.4)g.cm/(min.kg),Crs为(0.624±0.11)ml/(cmH2O.kg),脱机成功率为81.25%。结论肺力学的检测对新生儿呼吸机的撤离具有指导作用,特别是呼吸系统顺应性和呼吸功的检测更具有实质意义。
王少华杨军李志勇匡凤梧韩玉昆
关键词:机械通气撤机婴儿
广州市登革热疫情响应与适应机制定性评估研究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评估社区登革热防控措施实施情况,为优化登革热疫情响应和适应机制提供建议。方法 2014年4-6月,在广州市荔湾区、越秀区、海珠区和白云区采用个体深入访谈及小组访谈法,调查居民、感染者、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医院、街道城管(爱卫会)、消毒站、居委会等工作人员93人,了解各部门对登革热防治、疫情响应与适应机制的认识及建议。结果登革热主要暴发于人口密集、蚊虫孳生地与栖息地等处;社区主要采取"自上而下"的干预措施;防治机构和患者对登革热的防治认识存在差距;社区主要依靠居委会清除蚊媒孳生地,居民参与较少;入户蚊媒调查面临困难且影响结果的准确性;登革热检测的收费制度及防治人员业务认知程度影响登革热及时发现和疫情应对,社区成蚊杀灭工作效果欠佳。结论登革热高风险地区应建立长效综合干预适应机制,开展疫情监测与预警,组织居民参与社区媒介生物综合治理,做好应急响应工作。
陈斌杨军桑少伟任东升刘起勇
关键词:登革热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评价新生儿缺氧性肺动脉高压致左室重塑和舒张功能减低的意义
2004年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评价新生儿缺氧性肺动脉高压 (PAH)左室重塑和舒张功能 (LVDF)减低的临床意义。 方法 对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证实的 2 4例继发有PAH的呼吸系统疾病新生儿与 14例无PAH的呼吸系统疾病新生儿的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肺动脉收缩压增高组的左室舒张末内径 (19.74± 0 .71)mm比 (14 .4 2±0 .32 )mm、右室内径 (11.92± 2 .18)mm比 (7.34± 0 .93)mm、肺动脉内径 (10 .2 0± 1.2 1)mm比(6 .89± 0 .2 2 )mm明显增大 (P <0 .0 5 ) ,三尖瓣返流 (2 .4 1± 0 .80 )m/s流速增快及肺动脉收缩压力(38.2 3± 3.2 6 )mmHg升高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 ,与对照组相比 ,室间隔增厚不明显 ,且缺氧组肺动脉收缩压增高的二尖瓣口血流多普勒频谱A峰流速 (80 .5 6± 2 1.78)m/s比 (4 9.17± 2 3.97)m/s、A峰流速速度时间积分 (7.4 1± 1.2 3)s比 (3.94± 1.85 )s及AV/EV(0 .89± 0 .12 )比 (0 .5 1±0 .16 )、AVT/EVT (0 .84± 0 .2 9)比 (0 .4 1± 0 .2 1) ,与对照组相比均逐渐明显增大 (P <0 .0 1) ;左室等容舒张时间 (77.2 6± 2 4 .32 )s比 (5 2 .31± 2 8.0 6 )s延长 ,但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且E峰流速 (99.2 5±
崔华唐小明王斌杨军常丽封志纯
关键词: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新生儿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左室重塑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