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金晖

作品数:5 被引量:21H指数:4
供职机构:昌邑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眼底
  • 3篇造影
  • 3篇视网膜
  • 3篇视网膜病
  • 3篇视网膜病变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3篇网膜
  • 3篇老年
  • 3篇病变
  • 2篇血管
  • 2篇血管造影
  • 2篇眼底荧光
  • 2篇眼底荧光血管
  • 2篇眼底荧光血管...
  • 2篇荧光
  • 2篇荧光血管
  • 2篇荧光血管造影
  • 2篇糖尿病视网膜
  • 2篇糖尿病视网膜...

机构

  • 5篇昌邑市人民医...

作者

  • 5篇李金晖
  • 4篇徐建森
  • 4篇刘建慧
  • 3篇张素平
  • 1篇张晓倩
  • 1篇张素平

传媒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系统医学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年份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老年眼眶肿瘤摘除术后的预后影响因素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老年眼眶肿瘤摘除术后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24例老年眼眶肿瘤摘除术患者,分析术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 124例老年眼眶肿瘤摘除术后预后不良有11例(8. 87%)。不同肿瘤部位、肿瘤性质、肿瘤累及范围、肿瘤边界、开眶方式、并发症、手术时间、联合脏器摘除、肿瘤分化预后不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不同性别、年龄、病程、手术入路的患者预后不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经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肿瘤部位、肿瘤性质、肿瘤累及范围、肿瘤边界、开眶方式、并发症、手术时间、联合脏器摘除、肿瘤分化是老年眼眶肿瘤摘除术后预后独立影响因素(均P<0. 05)。结论老年眼眶肿瘤摘除术后影响因素较多,和术前合并并发症、开眶方式、手术时间、联合脏器切除是主要影响因素。
刘建慧张素平李金晖徐建森
关键词:联合脏器切除
超声乳化白内障治疗白内障合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2010年
目的评价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22例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的患者治疗均行超声乳化术,未行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术。结果 20只眼眼压控制正常,2只眼需点降眼压药物,22只眼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白内障合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行超声乳化术加人工晶体植入术能有效降低眼压,开放房角,加深前房,提高视力,手术并发症少,安全有效。
李金晖张晓倩于爱红
关键词:闭角型青光眼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用于早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研究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用于早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8月该院收治的50例(100眼)检眼镜下没有进行确诊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对其进行检查,研究分析检查的结果。结果 50例(100眼)检眼镜下没有进行确诊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通过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发现有70眼出现了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主要包括黄斑水肿、毛细血管荧光渗透、毛细血管扩张、微血管瘤;被检出的70眼中,有27眼为单纯性的黄斑水肿或者合并有早期视网膜病变的现象,所占比重为38.57%;有43眼被检出有微血管瘤,主要表现为多发性微血管动脉瘤,所占比重为61.43%。结论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用于早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将诊断率提高,有利于及早发现早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刘建慧张素平李金晖徐建森
关键词: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早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眼底造影助诊老年糖尿病无临床症状眼底视网膜病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分析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FFA)对于老年2型糖尿病无临床症状患者糖尿病眼底视网膜病变(DR)的诊断价值。方法老年2型糖尿病初诊患者120例240眼,均无视网膜临床症状,均行FFA检查,同时按照2014年《糖尿病视网膜诊断治疗指南》中推荐检查的内容和方法检查患者散瞳后眼底照相及裂隙灯生物显微镜下眼底情况。采用指南规定的临床分期标准对两种方法检查结果分别进行分期。将按照指南推荐的DR诊断方案设为对照组,指南诊断方案联合FFA检查诊断方案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种诊断方法对DR诊断结果的差异性。分析FFA在助诊老年糖尿病DR中的临床价值。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诊断结果分别为:无明显视网膜病变54例108眼vs 12例24眼,不严重的视网膜病变58例116眼vs 90例180眼,不严重的视网膜病变合并黄斑水肿6例12眼vs 16例32眼,严重的视网膜病变合并黄斑水肿各2例4眼。观察组检出DR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 FFA对老年2型糖尿病初诊无临床症状眼底视网膜病患者的DR检出率明显提高,对于无眼底视网膜病变临床症状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及早采取防治措施,对保护蓝糖尿病患者视力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刘建慧张素平李金晖徐建森
关键词:眼底造影糖尿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诊断结果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诊断结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00例共200眼参与研究,对所有患者实施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诊断,分析诊断结果。结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Ⅰ期占7.00%,Ⅱ期占13.00%,Ⅲ期占18.00%,Ⅳ期占60.00%,Ⅴ期占2.00%。200眼中没有明显黄斑水肿有68眼(34.00%),存在明显黄斑水肿的有132眼(66.00%);其中轻度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合并黄斑水肿有25眼(18.94%),中度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合并黄斑水肿有87眼(65.91%),重度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合并黄斑水肿有20眼(15.1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实施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诊断能够提高诊断准确率,可以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行准确分期,对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科学指导。
刘建慧张素平李金晖徐建森
关键词: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