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建国

作品数:1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474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影像
  • 1篇影像表现
  • 1篇皮质
  • 1篇缺损
  • 1篇纤维性骨皮质...
  • 1篇骨皮质
  • 1篇骨皮质缺损
  • 1篇骨骼
  • 1篇放射摄影
  • 1篇放射摄影术
  • 1篇X线
  • 1篇X线计算
  • 1篇X线计算机

机构

  • 1篇解放军第47...

作者

  • 1篇郑叶滨
  • 1篇梁鹏
  • 1篇刘建国

传媒

  • 1篇河南外科学杂...

年份

  • 1篇2010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影像表现与临床研究价值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影像表现与临床研究价值。方法 26例(29个病灶)均有平片资料,其中12例(13个病灶)有CT资料,3例(4个病灶)有MR I资料,9例(10个病灶)经随访观察1~4年,2例(2个病灶)手术病理证实。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例共29个病灶,其中股骨远侧干骺部14个,胫骨近侧干骺部7个,胫骨骨干4个,股骨近侧干骺部3个,肱骨近侧干骺部1个;单发19例,多发7例。X线表现:多呈类圆形或椭圆形的低密度灶,切线位呈杯口状或碟状的骨皮质缺损区,病灶内缘可见硬化边,周围未见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胀。13个病灶CT表现:缺损可位于骨皮质表层(9个)或骨皮质内(4个),位于骨皮质表层者缺损表面无骨壳,局限于骨皮质内者缺损表面骨壳可完整;7个病灶凹向髓腔并以硬化边与髓腔分隔,但无膨胀性改变或突入髓腔,灶内为均匀软组织密度,未见钙化灶。9个病灶经随访观察,其中4个病灶无改变,4个病灶稍有缩小,1个病灶发展为非骨化性纤维瘤。结论典型的纤维性骨皮质缺损单凭平片即可诊断,但CT、MR I比平片更有价值。
梁鹏郑叶滨刘建国熊福梅
关键词:纤维性骨皮质缺损骨骼X线计算机放射摄影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