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芳 作品数:14 被引量:47 H指数:4 供职机构: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茯苓酸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H9c2细胞肥大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茯苓酸(PA)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H9c2细胞肥大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H9c2细胞传代培养后,(1)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0.125μmmol/L、2.5μmmol/L、5μmmol/L、10μmmol/L、20μmmol/L PA处理组,PA处理组分别给予不同浓度PA干预,空白对照组加入等体积的培养液;(2)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1μmmol/L AngⅡ组、0.125μmmol/L、2.5μmmol/L、5μmmol/L、10μmmol/L PA联合1μmmol/L AngⅡ处理组,药物干预组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AngⅡ和PA,空白对照组加入等体积的培养液;(3)确定PA最佳给药浓度,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1μmmol/L AngⅡ组、0.125μmmol/L、2.5μmmol/L、5μmmol/L PA加1μmmol/L AngⅡ处理组;(4)确定后续实验最适宜的AngⅡ刺激时间,将细胞分为1μmmol/L AngⅡ0 h、6 h、12 h、24 h组,5μmmol/L PA+1μmmol/L AngⅡ0 h、6 h、12 h、24 h组;(5)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1μmmol/L AngⅡ组和5μmmol/L PA+1μmmol/L AngⅡ组,处理时间为24 h。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H9c2细胞的活性,实时定量PCR检测H9c2细胞中心房利钠肽(ANP)、B型钠利尿肽(BNP)和α肌球蛋白重链(α-MHC)m RNA的表达,α-actin免疫荧光染色观察H9c2细胞表面积,脱氧核糖核甙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UNEL)染色观察H9c2细胞凋亡情况,免疫印迹法检测H9c2细胞中激活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蛋白和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1)AngⅡ刺激12 h时,与0.125μmmol/L、2.5μmmol/L PA组相比,5μmmol/L PA给药组ANP和BNP的m RNA表达明显升高,α-MHC的m 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与AngⅡ12 h组及AngⅡ24 h组比较,5μmmol/L PA+1μmmol/L AngⅡ12 h组及5μmmol/L PA+1μmmol/L AngⅡ24 h组H9c2细胞中ANP、BNP的m RNA表达水平均下降,α-MHC的m 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5μmmol/L PA和AngⅡ刺激24 h分别为该研究中筛选出的最佳给药浓度和最宜刺激时间。(2)与AngⅡ24 h组比较,5μmmol/L PA+AngⅡ24 h组H9c2细胞表面积明显 袁园 李芳芳 李芳芳 唐其柱关键词:茯苓酸 H9C2细胞 细胞肥大 细胞凋亡 C-JUN氨基端激酶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胱抑素C与β_2-微球蛋白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胱抑素C(CysC)与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对181例DCM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检测血清CysC、β2-MG、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氮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的水平。结果:与CysC和β2-MG正常组相比,CysC或β2-MG单独升高组NYHA分级增加,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CysC和β2-MG都升高组患者心功能进一步降低。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CysC、β2-MG、hs-CRP及NT-proBNP水平逐渐增加。CysC和β2-MG与LVEF呈负相关,与左心室内径(LVDD)、hs-CRP及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结论:DCM患者心功能与CysC和β2-MG水平相关。 马振国 廖海含 唐其柱 吴振中 李芳芳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 胱抑素C Β2-微球蛋白 心功能 室间隔消融术治疗肥厚型心肌病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评价分析消融术治疗肥厚型心肌病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数据库、MedLine数据库、Embase数据库、Cochrane临床对照试验中心注册库和CNKI全文数据库、万方全文数据库、维普全文数据库自建库以来至2013公开发表的与室间隔消融术治疗肥厚型心肌病相关的文章,并加手工检索。限定文献发表类型为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对资料进行筛选,选取针对性强的文章,排除重复研究。对筛选出的文献查找全文。采用RevMan5.0.25软件对纳入的试验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篇RCT,共445名肥厚性心肌病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室间隔射频消融与室间隔部分切除术相比,其术后全因病死率(RD=0.00,95%CI:-0.03-0.04,P=0.88)、左室流出道压差的改变(4.50,95%CI:-1.08-10.07,P=0.11)均无明显差异,而且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起搏器置入率(OR=1.67,95%CI:0.86-3.26,P=0.13)、二尖瓣关闭不全发生率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而与室间隔部分切除术相比室间隔射频消融术对心功能改善的效果较差(0.31,95%CI:0.16-0.45,P<0.01)。结论:室间隔射频消融术与室间隔部分切除术相比在治疗肥厚性心肌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无明显差异,仅在对肥厚性心肌病患者心功能改善的效果上较差。 吴青青 唐其柱 李芳芳 徐蔓 袁园 卞洲艳关键词:肥厚性心肌病 射频消融 META分析 黄芪注射液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疗效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评价中药黄芪注射液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1966~2011年1月)、Co-chrane图书馆2011年第1期、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79~2010年)、中国医学生物文献光盘数据库。按纳入、排除标准纳入合格的随机对照研究并对其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后,采用RevMan 5.0.25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篇研究,总计35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黄芪注射液+西医基础治疗在改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症状、体征、心电图与心功能异常以及实验室各项指标等方面,优于单纯的西医基础治疗,其OR(95%CI)为4.50(2.33~8.70)。结论黄芪注射液作为西医基础治疗的辅助药物,在改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症状、体征、心电图与心功能异常以及实验室各项指标等方面优于单纯的西医基础治疗。 卞洲艳 唐其柱 李芳芳 魏文关键词:黄芪注射液 扩张型心肌病 疗效 胰岛素抵抗大鼠血清淀粉样蛋白A、视黄醛结合蛋白4、肝脏抵抗素样分子α的表达及吡格列酮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观察胰岛素抵抗(IR)大鼠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视黄醛结合蛋白4(RBP4)含量、肝脏抵抗素样分子α(RELMs/FIZZ1)的表达及吡格列酮干预后上述指标的变化。方法将Wistar雄性大鼠3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和模型组20只,正常对照组予以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予以高脂高糖饮食,8周后经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确认IR大鼠造模成功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IR组和吡格列酮组,继续给予原饮食喂养8周。吡格列酮组同时予吡格列酮20 mg/(kg·d)灌胃8周。16周末测量各组大鼠体重、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肝脏FIZZ1 mRNA、血清SAA、RBP4,并计算HOMA-IR。各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R组大鼠体重、FBG、FINS、HOMA-IR、TC、TG、LDL-C、SAA、RBP4、FIZZ1 mRNA水平显著升高(t=-20.666--3.681,均P〈0.01),HDL-C明显降低(t=8.950,P〈0.01);吡格列酮组干预后FBG、FINS、HOMA-IR、TC、LDL-C、SAA、FIZZ1 mRNA、RBP4水平明显下降(t=3.756-11.648,均P〈0.01),HDL-C水平升高(t=-1.464,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大鼠RBP4、SAA、FIZZ1 mRNA与体重、FBG、FINS、HOMA-IR、TC、TG、LDL-C呈正相关(r=0.384-0.876,均P〈0.05),与HDL-C呈负相关(r=-0.460、-0.475、-0.620,均P〈0.01)。FIZZ1、SAA与RBP4呈正相关(r=0.750、0.682,均P〈0.01)。结论 FIZZ1、SAA、RBP4与IR关系密切;吡格列酮能降低大鼠SAA、FIZZ1、RBP4水平,对改善IR具有重要意义。 李芳芳 张黎军 田海军 曹俊娜 童晓玲 徐冬 隗玮 许丹关键词:胰岛素抵抗 吡格列酮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评价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治疗慢性心力衰竭( 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的效果。方法检索1990—2014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万方医学数据库、PubMed、Co-chrane 图书馆及Embase中收录的关于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治疗CHF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严格资料提取并评价文献质量,对符合标准的文献使用Rev 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文献4篇7149例,其中试验组3583例,观察组3566例。文献质量评价结果B级3篇,A级1篇。3篇文献统计了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和心脏脑钠肽( BNP)水平,2篇文献统计了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水平和全因病死率。 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终点时试验组LVEF高于对照组,心脏BNP和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D =0.85,95%可信区间(95%CI)0.10~1.61,P=0.03;MD =-169.20,95%CI -208.77~129.63,P<0.00001;MD=0.32,95%CI 0.20~0.43, P<0.00001)];随访期间试验组及对照组全因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91,95%CI 0.8~1.02,P=0.10)。结论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治疗CHF,能改善患者心功能及血管炎症状况,但不能够降低患者全因病死率。 张尧 唐其柱 李芳芳 张宁 周梦桥关键词: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心力衰竭 META分析 低剂量他汀联合依折麦布与高剂量他汀对老年高血脂患者降脂效果Meta分析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客观评价低剂量他汀联合依折麦布组与高剂量他汀组对高血脂患者降脂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 Med、Web of Science、万方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从建库至2014年1月收录的低剂量他汀联合依折麦布与高剂量他汀对老年高脂血脂患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并对纳入的中英文文献采用Rev 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个RCT,355患者纳入研究,其中低剂量他汀联合依折麦布组有176例,高剂量他汀组有179例。Meta分析显示低剂量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组降低LDL-C的效果较高剂量他汀组更佳(WMD=-7.09,95%CI:-13.65^-0.53,P=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治疗组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WMD=-0.85,95%CI:-2.10~0.40,P=0.18),总胆固醇(WMD=-4.62,95%CI:-10.80~1.57,P=0.14),甘油三酯(WMD=-2.42,95%CI:-8.25~3.41,P=0.42)的治疗效果相当,都可有效降低血脂。结论低剂量他汀联合依折麦布组降低LDLC的效果较高剂量他汀组更显著,两治疗组对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治疗效果相当,没有明显差异。 张宁 李芳芳 唐其柱 杨政关键词:他汀 依折麦布 老年 高血脂 META分析 胰岛素抵抗大鼠血清淀粉样蛋白A、主动脉抵抗素样分子α的表达及运动干预作用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胰岛素抵抗(IR)大鼠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含量、主动脉抵抗素样分子α(RELMα)表达情况以及游泳运动干预后上述指标的变化。方法6~8周龄体重160—200gWistar雄性大鼠3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和IR组(B组)、运动组(C组)各10只,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后两组大鼠均给予高脂高糖饮食喂养,8周后经计算稳态模型IR指数(HOMA-IR)确认IR大鼠造模成功后,继续给予原饮食喂养8周,C组同时进行8周游泳运动。16周末测量各组大鼠体重、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RELMα、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HOMA-IR;苏木精一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主动脉形态学变化。各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R组大鼠体重、FBG、FINS、HOMA—IR、TC、TG、LDL—C、SAA、RELM(x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666~-3.681,均P〈0.05),HDL—C明显降低,泡沫细胞数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50、-20.596,P〈0.05),IR组主动脉内皮排列紊乱、内膜增厚;运动组干预后SAA、RELMα、体重、FBG、FINS、HOMA.IR、TC、TG、LDL—C均较IR组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24~8.640,均P〈0.05),相应泡沫细胞聚集程度减轻(t=11.520,P〈0.05)。结论RELMα、SAA与IR、主动脉炎症关系密切;运动能降低SAA、RELMα水平及泡沫细胞聚集程度,对改善IR、减轻IR大鼠主动脉炎症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李芳芳 张黎军关键词:胰岛素抵抗 血清淀粉样蛋白A 小鼠pcDNA3.1/CXCL14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表达及意义 2013年 目的构建小鼠pcDNA3.1/CXCL14真核表达载体,观察其在293T细胞中的表达,为进一步探讨CXCL14对脂肪细胞因子、氧化应激及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提供工具。方法从C57/BL胚鼠肝脏组织中抽提RNA,RT-PCR扩增CX-CL14基因片段,并将其插入pcDNA3.1进行测序,鉴定正确构建pcDNA3.1/CXCL14后转染293T细胞,用RT-PCR法和Westernblot法分别从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分别检测CXCL14的表达情况。结果重构质粒经PCR、限制性核酸内切酶NheⅠ和XhoⅠ酶切以及DNA序列分析鉴定,表明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正确;以脂质体法转染293T细胞后,RT-PCR、Western blot能检测到目的蛋白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小鼠pcDNA3.1/CXCL14真核表达载体并能在真核细胞中进行表达。 杨帆 张黎军 李芳芳 蒋小波关键词:真核表达载体 293T细胞 胰岛素抵抗 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系统评价高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阿替洛尔、比索洛尔)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Web of Knowledg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3年7月。收集高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两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对文献进行筛选、质量评价及数据提取,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相关文献9篇,其中英文文献8篇,中文文献1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高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组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升高;而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体重、C反应蛋白等相关指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高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时,会导致患者血糖升高,糖耐量降低,但尚未见胰岛素抵抗发生。 吴青青 唐其柱 李芳芳 袁园 卞洲艳关键词:随机对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