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永祥

作品数:17 被引量:40H指数:3
供职机构: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广西医疗卫生重点科研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骨折
  • 4篇股骨
  • 3篇蛋白
  • 3篇蛋白质
  • 3篇手术
  • 3篇髓内
  • 3篇髓内钉
  • 3篇白质
  • 3篇粗隆
  • 2篇蛋白质变化
  • 2篇愈合
  • 2篇愈合过程
  • 2篇兔骨折
  • 2篇胫骨
  • 2篇腱断裂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流行病学特点
  • 2篇内固定
  • 2篇跟腱

机构

  • 8篇南宁市第一人...
  • 5篇广西医科大学...
  • 5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广西中医药大...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南宁市第二人...
  • 1篇南宁市中医院
  • 1篇南宁市中医医...

作者

  • 15篇吴永祥
  • 7篇黄宗贵
  • 7篇戴海
  • 4篇徐应龙
  • 4篇苏伟
  • 3篇黎裕明
  • 2篇李书振
  • 2篇杨威
  • 2篇庞俊峰
  • 2篇陈源
  • 2篇杜刚
  • 1篇曾心一
  • 1篇毕振宇
  • 1篇袁海涛
  • 1篇劳晨登
  • 1篇王德秀
  • 1篇刘昌生
  • 1篇毋强华
  • 1篇秦志
  • 1篇赵劲民

传媒

  • 2篇临床骨科杂志
  • 2篇广西医学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微创医学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右江民族医学...
  • 1篇健康之路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4篇2009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半环槽式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严重开放性骨折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半环槽式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严重开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6例胫腓骨严重开放性骨折进行半环支架固定治疗,其中9例为已行钢板内固定术后钢板松动或断裂者。结果随访1~4年,29例术后6个月骨性愈合,2例12个月愈合,2例13个月愈合,1例16个月愈合,2例24个月愈;发生钉道感染7例,无慢性骨髓炎发生。结论在胫腓骨严重开放性骨折的临床治疗中,半环外固定支架疗效较好,对减少并发症和促进骨折愈合具有积极的意义。
刘昌生吴永祥韦家宁廖永发李振宏
关键词:胫骨骨折腓骨骨折骨折开放性
比较大粗隆入路带锁髓内钉与梨状窝入路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成人股骨干骨折临床研究
2018年
目的:探究对成人股骨干骨折患者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中分别选取梨状窝、大粗隆入路的效果。方法:抽取在我院就诊52例成人股骨干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研究组,每组患者各26例,所有患者均行以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梨状窝入路,而研究组选取大粗隆入路,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透视时间及手术时间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P<0.05,组间差异较大具统计学意义;经8~15个月随访调查,研究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臀中肌肌力测定及髋关节活动(WOMAC)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均无术后感染、股骨颈骨折情况,不具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成人股骨干骨折患者选择大粗隆入路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可减少手术治疗的出血量,其操作简单,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戴海黄宗贵吴永祥庞俊峰徐应龙
关键词:成人股骨干骨折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
成人先天性上尺桡关节融合截骨矫形1例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成人先天性上尺桡关节融合的治疗方法。方法报告我科采用融合部截骨、植骨、尺骨接骨板内固定的方法治疗1例先天性上尺桡关节融合的成人患者。结果经过1年的随访,该患者截骨顺利愈合,通过肩关节的内收及外旋代偿,能满足端碗的日常生活需要;通过肩关节的外展及内旋代偿,能满足键盘打字等日常生活需要。结论融合部截骨、植骨、尺骨接骨板内固定是治疗成人先天性上尺桡关节融合值得推荐的方法。
吴永祥黄宗贵戴海
关键词:截骨术矫形外科手术
数字化仿真技术在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数字化3D模型虚拟手术对闭合复位顺行带锁髓内钉固定术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指导意义,评估其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闭合复位顺行带锁髓内钉固定术治疗的股骨干骨折病例80例,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术前进行CT图像三维数字化重建并模拟手术过程,用以指导实际手术操作;对照组按照常规检查制定手术方案。比较两组手术时间、X线照射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X线照射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术中出血量无统计学差异。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等并发症。随访16~38个月,患者完全痊愈后均未发生疼痛,步态正常,均恢复日常生活及髋关节正常活动。X线片复查示骨折愈合良好。结论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前进行3D重建及虚拟手术可指导手术过程,提高手术效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戴海黄宗贵吴永祥毕振宇黎裕明徐应龙
关键词:股骨干骨折髓内钉虚拟手术
骨科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与进展被引量:2
2009年
吴永祥苏伟
关键词:蛋白质组学骨科蛋白质表达蛋白质鉴定
兔骨折愈合过程蛋白质变化的初步研究
目的:摸索从骨组织里提取蛋白的方法,并观察骨痂中蛋白质含量、种类与正常骨质相比的变化,寻找表达差异的蛋白质条带,为后续进行的骨折愈合过程的特征性蛋白质研究奠定基础。 方法:建立兔桡骨骨折模型,以对侧肢体相应部位...
吴永祥
关键词:骨折治疗骨折愈合蛋白代谢
文献传递
应用RF-Ⅱ型椎弓根螺钉加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42例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RF-Ⅱ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联合椎间植骨、后外侧关节突和横突间植骨融合对腰椎滑脱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2例腰椎滑脱症患者采用RF-Ⅱ型椎弓根螺钉进行复位内固定,行椎板切除减压和髓核摘除,同时行椎间植骨,后外侧关节突和横突间植骨融合,术后卧床休息4~6周后佩带腰围下床活动。结果随访半年至3年,平均27个月,滑脱椎体平均复位率86%(80%~100%),经X线检查,42个椎间隙的融合率为100%,术后症状基本消失,椎间植骨均融合,无螺钉松动、断裂及再滑脱现象,优良率达88%。结论RF-Ⅱ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联合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效果满意。
刘昌生吴永祥廖永发李振宏梁时和黄善能邹焕文黄开
关键词:腰椎滑脱症椎间植骨融合
兔骨折愈合过程蛋白质变化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观察骨痂中蛋白质含量、种类与正常骨质相比的变化,寻找表达差异的蛋白质条带,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建立兔桡骨骨折模型,以对侧相应部位健康骨组织为对照,分别于骨折后4周、6周、8周、12周提取骨痂及对侧骨组织的蛋白,检测各组蛋白浓度,并进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SDS-PAGE)电泳,寻找差异蛋白条带并粗略估计分子量。结果:每一实验组蛋白浓度均较相应对照组增高,实验4周组蛋白浓度比其他实验组高(P<0.05),而其他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DS-PAGE电泳图谱分子量为29.0~66.4ku区间范围内实验组蛋白条带比相应对照组多,分子量约为30ku附近有一明显条带在对照组中缺失。结论: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痂的蛋白质含量、种类均比正常骨质增加,以骨折早期含量增加最为明显,分子量约为30ku附近的明显差异条带可选择作为后续研究中鉴定的对象。
吴永祥苏伟赵劲民
关键词:骨折愈合过程骨痂差异蛋白
胫骨骨搬运中骨对合端对位偏差的原因、处理及预防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胫骨骨搬运过程中骨对合端对位偏差的原因、处理及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胫骨骨搬运技术治疗后出现骨对合端力线欠佳或对位不良的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由简到繁的原则进行了1~3次手术调整复位,末次随访时,采用Paley评价标准评价治疗效果。复习文献,分析骨对合端对位偏差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方法。结果 8例患者对合端均获得满意对位,胫骨力线良好,Paley评分骨性结果优5例,良3例,功能结果优6例,良2例。结论胫骨骨搬运中骨对合端对位偏差的发生由多种复杂混合因素所导致,应定时随访,出现偏差后要及时采用合理的方法纠正,才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吴永祥黄宗贵戴海
关键词:胫骨
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及其他脊柱疾病的临床研究
黄宗贵戴海黎裕明徐应龙雷鸣王德秀吴永祥庞俊峰秦志毋强华劳晨登袁海涛
项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及其他脊柱疾病的临床研究》属于医学科学领域。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处于上升趋势,在中国乃至全球都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健康问题。骨质疏松性脊柱疾病可导致患者胸腰背疼痛、...
关键词: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脊柱疾病椎体成形术治疗手术治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