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明利

作品数:16 被引量:56H指数:4
供职机构:宝鸡市中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篇介入
  • 4篇血管
  • 3篇血栓
  • 3篇溶栓
  • 3篇深静脉
  • 3篇深静脉血栓
  • 3篇下肢深静脉
  • 3篇下肢深静脉血...
  • 3篇静脉
  • 3篇静脉血
  • 3篇静脉血栓
  • 3篇磁共振
  • 2篇断层扫描
  • 2篇血管造影
  • 2篇血管造影技术
  • 2篇噪声
  • 2篇造影
  • 2篇造影技术
  • 2篇锐化
  • 2篇锐化处理

机构

  • 16篇宝鸡市中医医...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16篇王明利
  • 5篇杨宝军
  • 4篇席建平
  • 3篇冯琦
  • 2篇李波
  • 2篇樊刚
  • 2篇田永波
  • 2篇董莉
  • 2篇庞小东
  • 1篇刘亚民
  • 1篇张少瑜
  • 1篇王京华
  • 1篇王婧
  • 1篇刘文涛
  • 1篇张勇

传媒

  • 4篇临床医学研究...
  • 2篇世界中医药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医疗卫生装备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CT和M...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中国循证心血...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07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介入治疗用于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对介入治疗用于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挑选70例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均匀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介入治疗。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1.4%,不良反应率为8.6%。对照组有效率为71.4%,不良反应率为22.9%。结论:介入治疗用于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王明利
关键词:介入治疗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
放射介入治疗应用在肝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对放射介入治疗应用在肝癌中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1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肝动脉化疗栓塞介入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巨块型肝癌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6.4%,弥漫型患者有效率为89.7%,结节型患者有效率为72.2%,治疗总有效率为80.4%。弥漫型患者有效率高于其他类型患者(P<0.05)。患者18个月后的生存率为75.0%。19例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效果较好,操作简便,可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王明利贾一松冯琦董莉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生存期
子宫肌瘤47例介入治疗探讨
2007年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的方法及疗效观察、优越性等。方法回顾近2年47例子宫肌瘤病例,经股动脉插管超选双侧子宫动脉造影,碘化油、明胶海绵栓塞。结果经过2个月-24个月随访观察,月经血量明显减少,经期缩短,不规则阴道流血消失,腹部肿块触诊及B超检查肌瘤明显缩小.腰酸及下腹压迫症状明显改善,个别病例早期下腹痛现象两周后消失。结论子宫肌瘤介入治疗是一种科学简便、有效害今、经济实用的方法.
王明利
关键词:子宫肌瘤子宫动脉栓塞
电项针结合逍遥散对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及部分机制探讨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观察电项针结合逍遥散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并探讨其对患者外周血谷氨酸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将2015年3月到2017年3月15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口服逍遥散,1剂/d,100 ml早晚温服。观察组在上述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电项针,30 min/次,5次/周,以10次为1疗程,共治疗6疗程,每疗程间隔2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神经缺损症状程度[WOLF运动功能评价量表(WMFT)和Fugl-Meyer量表进行评定]、认知能力[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及认知恢复质量评估量表评分(PQRS)评定]、抑郁状态[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并检测外周血谷氨酸水平变化,分析血谷氨酸水平与运动功能、认知能力指标的关系。结果 (1)治疗第1个月后两组患者Fugl-Meyer及WMFT评分均有增加,但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直至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第1个月后两组患者MMSE及PQRS分数均较治疗前升高,两组分数相仿(P>0.05),治疗3个月后中观察组评分升高的趋势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第1个月后两组患者HAMD分数均较治疗前下调,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中观察组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4)治疗后两组谷氨酸水平均有所下降(P<0.05),其中观察组下降的幅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谷氨酸与运动功能、认知能力指标呈负相关关系,与HAMD呈正相关关系。结论电项针结合逍遥散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状态,并进一步提升患者的神经功能及认知水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患者的血谷氨酸水平有关,但具有一定的时间依赖性。
王晓霞赵颖丹王明利
关键词:脑卒中后抑郁电项针逍遥散神经功能谷氨酸
一种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图像分割方法
本发明公开的属血管造影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图像分割方法,该方法如下:步骤一:将造影剂注入到被标记的冠状动脉位置后,通过X光进行射线识别;步骤二:建立血管几何模型;步骤三:获取初步血管图像;步骤四:将步...
王明利席建平田永波王安杏杨宝军贾一松
血管腔内成形术治疗对糖尿病足患者创面肉芽组织VEGF/VEGF-R2/SRC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探讨血管腔内成形术治疗对糖尿病足患者创面肉芽组织VEGF/VEGF-R2/SRC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37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手术组69例和对照组6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手术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经皮血管腔内球囊扩张成形术联合支架置入术治疗。监测两组患者创面愈合率;患肢病变血管内膜中层厚度、收缩期血管峰值血流速度、静息状态下血管管径、充盈状态下血管管径,并计算弹性程度;免疫组化及Real-time PCR检测创面肉芽组织VEGF、VEGF-R2、SRC含量及基因表达变化。结果治疗后第2、4周手术组的创面愈合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患肢内膜中层厚度、收缩期血管峰值血流速度等指标均有明显改善,而手术组疗效更明显(P<0.05);手术组患者创面肉芽组织VEGF、VEGF-R2、SRC含量及基因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经皮血管腔内球囊扩张成形术联合支架置入术治疗可改善糖尿病足患者创面愈合,提高患肢血运功能,而其对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可能是源于创面肉芽组织VEGF/VEGF-R2/SRC轴的表达增加。
王明利冯琦贾一松马武勃刘亚民
关键词:血管腔内成形术VEGFSRC
CT联合MRI评估肝细胞癌病理分级可行性研究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研究CT联合MRI评估肝细胞癌(HCC)病理分级的可行性。方法:选择HCC患者8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Edmondson-Steiner分级法分为高分化组(29例)、中分化组(29例)、低分化组(31例)。所有患者进行CT及MRI检查。CT检查记录肝动脉灌注量(HAP)及门静脉灌注量(PVP)。MRI检查记录脂肪分数(FF)及最小表观扩散系数(ADC_(min))。比较三组患者HAP、PVP、FF、ADC_(min)。分析HCC患者HAP与PVP、FF与ADC_(min)的相关性。评价CT和MRI各指标鉴别HCC病理分级的效能。结果:高分化组和中分化组HAP、FF明显低于低分化组,且高分化组HAP、FF明显低于中分化组(均P<0.001)。高分化组和中分化组PVP、ADC_(min)明显高于低分化组,且高分化组PVP、ADC_(min)明显高于中分化组(均P<0.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HCC患者HAP与PVP、FF与ADC_(min)均呈现明显负相关(r=-0.9424、-0.8542,均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HAP、PVP、FF与ADC_(min)鉴别HCC病理分级的曲线下面积(AUC)均较高,且四项联合鉴别HCC病理分级的AUC高于各单项指标。结论:CT联合MRI对HCC病理分级具有较好的评估价值,可以考虑将其运用于HCC的病理分级诊断中。
高延忠王明利
关键词:肝细胞癌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病理分级可行性
MRI、MSCT对腕关节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比较磁共振成像(MRI)与多层螺旋CT(MSCT)对腕关节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在我院诊治的83例疑似腕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MRI、MSCT检查。分析MRI、MSCT对腕关节隐匿性骨折的诊断结果及其与手术结果的一致性;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比较MRI、MSCT对腕关节隐匿性骨折的诊断效能;比较MRI、MSCT对腕关节隐匿性骨折的检出情况;比较MRI、MSCT对不同部位腕关节隐匿性骨折的诊断准确度。结果手术结果显示,83例患者中有74例确诊为腕关节隐匿性骨折,占89.16%。Kappa检验结果显示,MRI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的一致性极强,Kappa值为0.875;MSCT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的一致性较弱,Kappa值为0.311。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MRI对腕关节隐匿性骨折的诊断准确度、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59%、98.65%、88.89%,高于MSCT的79.52%、81.08%、30.00%(P<0.05);MRI对腕关节隐匿性骨折的诊断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8.89%、98.65%,与MSCT的66.67%、95.2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MSCT诊断腕关节隐匿性骨折的误诊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诊断腕关节隐匿性骨折的符合率高于MSCT,漏诊率低于MSCT(P<0.05)。手术结果显示,74例腕关节隐匿性骨折中,骨折部位为小多角骨4例(5.41%)、腕骨55例(74.32%)、长干骨15例(20.27%);MRI检查结果显示,骨折部位为小多角骨4例、腕骨54例、长干骨15例;MSCT检查结果显示,骨折部位为小多角骨4例、腕骨43例、长干骨13例。MRI、MSCT对小多角骨、腕骨、长干骨骨折的诊断准确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1.912、0.065,P=1.000、0.167、0.799)。结论MRI对腕关节隐匿性骨折的诊断准确度、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均高于MSCT,与手术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
王谦杨宝军王明利刘文涛陈丽丽胡剑非
关键词:核磁共振成像多层螺旋CT
不同类型髌股关节撞击综合征的影像学特征及分析
2021年
目的:探讨2类髌股关节撞击综合征的影像学征象,以期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0月经影像检查确诊的髌股关节撞击综合征患者83例,共92个患病关节,其中髌股外侧性撞击57个、髌股滑脱性撞击35个,对2类髌股关节撞击综合征的年龄及性别分布特征、影像学征象、相关解剖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髌股外侧性撞击好发于19-27岁女性,滑车形态以Dejour C型为主,韧带损伤占比12/57,以髌外侧韧带的Ⅰ-Ⅱ级损伤为主,髌骨倾斜占比41/50,骨挫伤占比32/57,损伤常分布于髌骨外侧关节面软骨或皮质下骨及股骨外侧滑车关节面软骨或皮质下骨,以局灶性损伤为主。髌股滑脱性撞击好发于10-18岁女性,滑车形态以Dejour B型为主,韧带损伤占比26/35,以髌内侧韧带的Ⅱ-Ⅲ级损伤为主,髌骨脱位伴倾斜占比25/33,骨挫伤占比35/35,以髌骨内侧关节面软骨或皮质下骨及股骨外侧髁外缘皮质下骨损伤为主,损伤范围较大、程度较重。2类髌股关节撞击综合征的以上改变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软骨损伤、其他结构损伤、髌骨形态等方面的改变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2类髌股关节撞击综合征的影像学特征各具特点,完整系统地分析其影像学征象有助于提高早期诊断的准确性。
杨宝军于继岗庞小东曹军社王明利席建平
关键词:影像学特征髌骨股骨
改良式球囊血栓抽吸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式球囊血栓抽吸术配合腘静脉入路深静脉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技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对76例DVT患者采用改良式球囊血栓抽吸术配合经皮腘静静脉穿刺深静脉置管溶栓治疗(治疗组),对137例急性期DVT患者采用患肢足背静脉溶栓方法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76例患者的治疗效果满意,技术成功率100%,治疗前后血管周径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1,P<0.01),血管通畅率90.79%(69/76),并发症发生率15.79%(12/76);对照组治疗前后血管周径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1,P=0.03),血管通畅率59.85%(82/137),并发症发生率24.82%(34/137)。结论采用改良式球囊血栓抽吸术联合腘静静脉入路深静脉置管溶栓技术治疗DVT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且疗效满意。
樊刚李波董莉王明利王京华
关键词:下肢静脉血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