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磊

作品数:30 被引量:41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苏开放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历史地理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艺术
  • 5篇文化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学

主题

  • 18篇电影
  • 9篇网络
  • 7篇文化
  • 5篇互联
  • 5篇互联网
  • 4篇网络电影
  • 4篇大电影
  • 3篇影视
  • 3篇影像
  • 2篇电影产业
  • 2篇电影明星
  • 2篇电影票
  • 2篇叙事
  • 2篇叙事特点
  • 2篇影视专业
  • 2篇语言
  • 2篇视频
  • 2篇综艺
  • 2篇文化反思
  • 2篇明星

机构

  • 23篇江苏开放大学
  • 7篇江苏城市职业...
  • 5篇南京艺术学院
  • 1篇埃克塞特大学

作者

  • 30篇丁磊
  • 4篇邢大川
  • 1篇周隽

传媒

  • 6篇电影文学
  • 5篇艺术广角
  • 3篇当代电影
  • 2篇云南艺术学院...
  • 2篇电影艺术
  • 2篇文化艺术研究
  • 1篇剧影月报
  • 1篇青年记者
  • 1篇南方电视学刊
  • 1篇视听界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新世纪剧坛
  • 1篇教书育人(高...
  • 1篇电影理论研究...
  • 1篇北京文化创意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6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医普短视频知信行理论的内容建构与传播被引量:4
2023年
知信行理论是健康传播领域中的重要支柱,以真实医生身份为基础的医普短视频呈现是践行知信行理论的通道,也是肃清互联网医普乱象的方法。身份作为媒介被前置,短视频呈现使“知”和“信”得到快速传播,最终在互联网受众/患者双重身份合一的情境中,接受方自主实现了“行”的行为。本文通过对互联网平台上的20个医普传播账号进行分析研究,指出身份前置的一致性和重要性,分析短视频呈现的形态和价值,探讨传播实践中的媒介效应和经济效益。
丁磊
关键词:知信行理论
中国医疗题材电影的历史、现状及反思
2024年
中国医疗题材电影历经百年发展,在内容、形式和表达上都产生巨大变化,其内容的丰富性与形式的创新性不断攀升。文中通过对1921年至今的中国医疗题材电影的分析,揭示其在内容与形式上的特点及地域性发展路径的同异,指出这些影视作品不仅反映了医疗领域的社会变迁与文化多样性的交融。强调了中国医疗电影在医学叙事中面临的挑战,包括医学叙事感染力和专业性的问题,提出了对未来创作的思考。
丁磊
关键词:历史脉络
互联网语境与网络大电影的概念分析被引量:9
2017年
现阶段对网络大电影概念的界定主要通过传播渠道认知,但互联网的路径仅仅是提供给网络大电影传播方式,并不能形成网络大电影的核心思维。本文立足互联网语境的范畴,通过分析互联网文化、受众、时空特性对网络大电影产生的影响,进而界定网络大电影的概念。并同时指出,真正意义上的网络大电影创作,是互联网思维的电影化运作。
丁磊
关键词:互联网文化
两岸双生:论上海和香港的国际电影节被引量:1
2021年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关于电影节文化在华语世界中的特殊性,通过比较华语范畴内两个最古老且最成熟的综合性国际活动——香港国际电影节和上海国际电影节来探讨这个问题。从1980年代中期开始,笔者已断断续续地访问了香港国际电影节(HKIFF)和上海国际电影节(SIFF)。在新世纪,也实施组织了对这两个活动的主要参与者的研究型采访。文章则重点探究他们是如何将国际电影节模式翻译入本土语境的。
裴开瑞丁磊
关键词:上海国际电影节香港国际电影节本土化
基于影视专业教学实践的交互式影像的验证性研究
2023年
国内外互联网影视创作中均出现了交互式影像,相关内容的科学研究也数量可观。但是在高校的教学实践活动中,交互式内容的设计、拍摄和剪辑仍旧匮乏。本文依托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广播影视节目制作专业的学生和B站平台,在课程中开展交互影像的创作和实践。同时设计问卷并运用SPASS软件进行分析,对交互式情节的模块化剧情树、观众接受行为和互联网化的教学效果进行验证研究。一、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2018年,美国奈飞公司出品了交互式电影《黑镜:潘达斯奈基》,成功地将“交互”嵌入电影,并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科学研究和影视实践的热潮。
丁磊
关键词:互联网化影视创作教学实践活动专业教学实践模块化
中国明星“好父亲”的形象塑造
2018年
走上银幕的“好父亲”形象 自2013年湖南卫视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开播,一群明星爸爸便涌上银幕。在历时五年的制播过程中,伴随着对明星爸爸的形象认知和社会认知的深人,中国式居家好男人形象由于契合当下社会的价值观,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审美主流认可的对象。
丁磊
关键词:中国式明星父亲社会认知综艺节目湖南卫视
“平台自制”网络大电影的特色和呈现
2018年
继自制电视剧、自制综艺节目之后,网络平台自制的电影活跃在各大视频网站。以网络大电影(以下简称"网大")为切入点,自制电影显示出了趋于院线电影的叙事和结构水准,为网大品质的提升做出了有效贡献。本文通过对平台自制网大影像特点和品牌效果的分析,指出对传统网大选择性发展以及挖掘其不曾有的表述空间是应和品牌形象建构的有效手段,网大对女性题材的表现有待加强。
丁磊
关键词:影像特点
中国电影明星的海外角色塑造(1990-2018)被引量:1
2020年
中国明星海外发展的重点在好莱坞,兼顾其他地区。由于文化差异和社会阶层属性的不同,每一个试图闯荡好莱坞的明星都历经了艰辛的道路,"自李小龙在1970年代的短暂辉煌之后,好莱坞并没有严肃地尝试推广亚洲演员。美国发行商认为主流的北美观众对外国电影和文化仍有很强烈的抵触情绪。"[1]即使像成龙这种在亚洲具有广泛知名度的明星,在美国早期的推广也是失败的。而这些在20世纪就已经开始寻求海外生存的明星也并非一帆风顺。
丁磊
关键词:电影明星功夫片杨紫琼
从Netflix版《新美猴王传奇》看海外改编剧的中国文化折扣和输出策略被引量:1
2021年
Netflix拍摄的《新美猴王传奇》以《西游记》为背景,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编,在角色塑造、情节编排、背景文化等多方面呈现出迥然不同的样态。本文通过对《新美猴王传奇》中孙悟空、猪八戒、唐僧和沙和尚的角色塑造展开分析,并通过和中国传统西游文化中的人物表现进行比对,指出该剧的文化折扣所在,进而思考海外改编剧减少文化折扣的新思路,给予中国文化对外输出的优化方案。同时指出,在与中国观众对本土传统故事已有的文化接受相较而言,海外制作团队改编剧中的文化呈现更适合西方观众的审美期待。因此需要拓展跨国合作渠道、互联网制播渠道,增强版权意识和新IP资源意识,以此维护文化一致性,减少文化折扣。
丁磊
关键词:西游记文化折扣文化输出
玄幻片的类型演变及特征被引量:2
2019年
当下,科幻、魔幻、奇幻、玄幻等类型影片频频出现,其中,玄幻片被认为是由网络玄幻小说而起的新电影类型,并较容易与奇幻片混为一谈。不同于科幻片、魔幻片、奇幻片,玄幻片是能被溯源的电影类型,和中国文化有着密切关联。玄幻片是最具中国文化特色的电影类型之一,其前身应是神怪片。玄幻片依靠中国神话和民间传说,形成以神仙和妖怪为主的人物形象构筑,通过视觉奇观营造中国式神妖世界,并融合道家思想等其他中国式文化类型特征。玄幻片对中国电影类型的繁荣起到了积极且重要的作用。
丁磊
关键词:道教文化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