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婷
- 作品数:38 被引量:122H指数:7
- 供职机构:深圳市宝安区慢性病防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深圳市宝安区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交通运输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梅毒血清固定患者NLRP3炎症小体及细胞因子表达的研究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检测梅毒血清固定患者的NLRP3炎症小体及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探讨它们在梅毒血清固定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运用qRT-PCR检测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及健康人的PBMCs中NLRP3炎症小体及相关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并用ELISA检测上述两组血清中细胞因子IL-1β和IL-18水平。结果梅毒血清固定患者PBMCs中NLRP3、ASC、Caspase-1、IL-1β和IL-18mRNA表达明显低于健康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同时血清中IL-1β和IL-18的含量也低于健康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梅毒血清固定患者的NLRP3炎症小体及下游细胞因子表达下调,提示梅毒血清固定的形成可能与患者的天然免疫异常有关。
- 鲁东平鲁东平王芬张荣王芬魏少凤刘婷梁瑞贾婕
- 关键词:梅毒血清固定白介素-1Β白介素-18
- 隐性梅毒及其实验室检查局限性被引量:14
- 2011年
- 本文通过收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隐性梅毒的相关文献,发现隐性梅毒发病率逐年上升,且此类患者较显性梅毒更难以治疗。隐性梅毒患者一般无明显临床症状,难以早期发现,又因其实验室检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在筛查实验中有近三分之一的隐性梅毒患者RPR检测阴性;TPHA和PCR等实验因试剂昂贵或/和仪器特殊,无法在偏远地区得到普及等原因,使隐性梅毒的传播不能得到很好的遏制。因此,急需找到一种对隐性梅毒既简便经济,又有效的辅助诊断方法,使隐性梅毒患者能够被早发现,早治疗,从而减小其社会危害性。
- 刘婷王亮
- 关键词:隐性梅毒
- 1778例母婴梅毒血清学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为深圳市预防与控制梅毒母婴传播项目提供新的临床依据。方法:对深圳市宝安区各个医院送检标本同时进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结果:从2008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共收集孕妇和新生儿血清标本1 778份,其中孕妇TRUST和TPPA的血清阳性率分别为89.32%(920/1 030)和79.80%(822/1 030),新生儿TRUST和TPPA的血清阳性率分别为50.00%(374/748)和60.56%(453/748);新生儿TRUST滴度大于1∶8(包括1∶8)者为3.07%,明显低于孕妇的20.10%。另外,2009年全年的真阳性率低于2008年。结论:母婴梅毒控制工作有效地控制了梅毒的母婴垂直传播,需进一步在孕早期加大对梅毒的筛查力度。
- 刘婷温贵华何春承申杰赖惠婷
- 关键词:孕妇新生儿梅毒
- 白念珠菌菌丝转录活化因子协同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07年
- 从酵母转变为菌丝来适应不同的环境的能力是白念珠菌的特性之一,而菌丝体是其侵入宿主细胞引起机体全身性感染所必需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白念珠菌这种重要的形态转换受到多种菌丝相关基因的调控。本文主要综述促有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途径的转录活化因子Cph1p和cAMP蛋白激酶A(cAMP/PKA)调节途径中的转录活化因子Efg1p对菌丝形态转换的影响,以及两者与调节白念珠菌毒力的转录活化因子TEA/ATTS家族中的Tec1p对于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家族(Secreted aspartyl proteinases,SAPs)中SAP5的协同调节作用,以对可能存在于不同的菌丝转录活化因子之间对菌丝形态转换调控的协同作用进行初步探讨。
- 刘婷傅颖媛
- 关键词:白念珠菌菌丝
- XpertMTB/RIF在结核病诊断及利福平耐药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评价XpertMTB/RIF技术在诊断结核病及利福平耐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96例初诊患者痰标本,分别进行抗酸染色涂片镜检、罗氏固体培养、比例法药敏试验和XpertMTB/RIF检测,对XpertMTB/RIF检测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MTB)和利福平耐药性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以及与金标准的一致性进行分析。结果以罗氏培养结果为金标准,XpertMTB/RIF方法检测MTB的敏感度为94.62%(123/130)、特异度为87.88%(58/66),kappa=0.828;以比例法药敏试验结果相比,XpertMTB/RIF方法检测利福平耐药的敏感度73.33%(11/15),特异度为96.30%(104/108),kappa=0.696。结论 XpertMTB/RIF在结核病诊断和利福平耐药检测中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与传统方法有很好的一致性,且更高效,快捷,安全,更符合成本-效益,值得推广。
- 刘婷温贵华陈伊郭夏娜邓君丽
-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
- 韶关地区三类人群梅毒感染状况分析
- 2012年
- 目的:了解韶关地区吸毒人群(高危行为人群)、男性性病患者(易感人群)及孕产妇(普通人群)感染梅毒的现状,为控制梅毒的流行、针对性采取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对象1 282例,其中吸毒人群449例,男性性病患者413例,孕产妇42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检测受试者梅毒血清抗体。结果:男性性病患者中梅毒感染率7.99%;吸毒人群中梅毒感染率4.66%;孕产妇中梅毒感染率0.24%。结论:男性性病患者与吸毒人群中梅毒感染率较高,应对其加强干预,孕产妇以隐性梅毒多见,应加强孕早期梅毒血清学筛查,以进一步控制梅毒的传播。
- 伍尚华刘婷罗玉香
- 关键词:吸毒人群男性性病患者孕产妇梅毒
- 血清胱抑素C在不同血糖水平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表达及早期肾损伤的预测价值分析
- 2018年
- 目的分析血清胱抑素C在不同血糖水平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表达情况与对早期肾损伤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组,按照患者的血糖指标情况分为A组(空腹血糖<7.0 mmol/L)和B组(空腹血糖≥7.0 mmol/L),各50例。另选同期的5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参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血清胱抑素C检查,比较血清胱抑素C指标情况。结果 A组与B组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水平分别为(0.68±0.20)、(1.64±0.46)mg/L高于参照组的(0.48±0.21)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A组血清胱抑素C水平低于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53,P<0.05)。结论血清胱抑素C在不同的血糖水平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表达有明显差异,其对于预测早期肾损伤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刘婷赖惠婷郭夏娜温贵华
- 关键词:血清胱抑素C血糖指标糖尿病早期肾损伤
- Toll样受体2在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上的水平及意义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检测Toll样受体(TLR)2在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的水平,探讨其在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机制中的意义。方法在药物干预前后,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技术,分别检测26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30例非耐药肺结核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PMN培养上清液中TLR2的水平。结果干预前耐药组肺结核(PTB)患者外周血PMN培养上清液中TLR2的平均浓度为(11.789 6±3.346 0)ng/mL,低于非耐药组PTB患者外周血PMN培养上清液中TLR2的平均浓度(17.878 0±1.326 4)ng/mL(P=0.000)。同时,耐药组TLR2水平也低于正常对照组(14.719 7±2.635 4)ng/mL(P=0.001)。干预前后,耐药组TLR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非耐药组患者外周血PMN上TLR2的水平与干预前相比有降低(P=0.000)。结论 TLR2可能在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对宿主产生免疫逃避上发挥了关键作用,对于其具体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 刘婷赖惠婷郭夏娜
- 关键词:耐多药结核病中性粒细胞TOLL样受体2
- 分枝杆菌快速培养鉴定及耐药性检测的结果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评价变色液体培养基快速一步法检测试剂对分枝杆菌培养、鉴定和药敏测定的效果。方法采用快速变色液体培养基和传统酸性罗氏培养法对198例痰标本进行结核分枝杆菌检测。结果快速变色液体培养法和酸性罗氏培养法,整个试验完成平均检出时间分别为28、62 d。与传统酸性罗氏培养基相比,快速一步法可缩短3060 d完成;两法阳性检出率(37.9%和37.4%)与初治耐药率结果(35.6%和36.9%)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变色液体培养基快速一步法是一种快速、简便、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结核分枝杆菌辅助诊断方法。
- 温贵华刘晋洪刘婷陈伊郭夏娜翁琼琳邱勇龙赖惠婷
- 关键词:分枝杆菌结核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 结核分枝杆菌快速培养基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评价分枝杆菌变色液体培养基快速检测痰标本结核分枝杆菌的可靠性。方法将230例疑似肺结核患者痰标本接种于分枝杆菌变色液体培养基和酸性罗氏培养基培养,进行对照平行测定。结果 230例痰涂片标本检出阳性率为27.8%;变色液体培养基和酸性罗氏培养基培养阳性率分别为47.4%,47.0%,两种方法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枝杆菌变色液体培养基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具有特异、快速、可靠等优点,对结核病患者的早发现、早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 温贵华刘晋洪刘婷陈伊郭夏娜翁琼琳邱勇龙陈爱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