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琼丹

作品数:11 被引量:44H指数:5
供职机构:桂林理工大学广西有色金属隐伏矿床勘查及材料开发协同创新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0篇天文地球

主题

  • 8篇基性
  • 5篇地幔
  • 5篇基性岩
  • 4篇地球化
  • 4篇地球化学
  • 4篇地幔柱
  • 3篇地球化学特征
  • 3篇金矿
  • 3篇化学特征
  • 3篇峨眉山地幔柱
  • 3篇成矿
  • 2篇地质
  • 2篇岩浆
  • 2篇三叠纪
  • 2篇特提斯
  • 2篇盆地
  • 2篇绿岩
  • 2篇绿岩型
  • 2篇绿岩型金矿
  • 1篇地层

机构

  • 11篇桂林理工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南京大学

作者

  • 11篇梁琼丹
  • 9篇刘希军
  • 9篇吴伟男
  • 8篇时毓
  • 8篇李政林
  • 6篇姚野
  • 4篇廖帅
  • 4篇黄文龙
  • 3篇许继峰
  • 3篇康志强
  • 2篇郭琳
  • 2篇陈雪峰
  • 1篇王葆华
  • 1篇刘奕志
  • 1篇徐夕生
  • 1篇裴小利
  • 1篇夏炎
  • 1篇刘磊

传媒

  • 3篇矿物学报
  • 2篇桂林理工大学...
  • 1篇大地构造与成...
  • 1篇岩石学报
  • 1篇地质通报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8篇201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桂西地区二叠纪极高Ti/Y基性岩:峨眉山地幔柱岩浆作用的影响
中国南部桂西地区的晚二叠纪基性岩具有突出的特点。前人研究表明,桂西晚二叠纪基性岩分布在中国南部的西南地块和越南北部地块,主要呈层状或似层状的小岩体产出。本文主要对桂西地区(巴马-玉凤-龙川-世加)的基性岩进行了岩石学、地...
梁琼丹
关键词:基性岩地幔柱地球化学岩浆作用二叠纪
文献传递
右江盆地基性岩的地球化学演化特征及其区域构造意义被引量:19
2015年
右江盆地二叠—三叠纪高、低Ti基性岩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规律,高Ti基性岩(Ti/Y〉500)集中在盆地中部、西南部,而低Ti基性岩(Ti/Y〈500)集中在富宁-那坡-靖西-凭祥地区,呈北西向且沿着印支期断裂构造分布。高Ti基性岩属于碱性辉绿岩或玄武岩,轻稀土(LREE)相对富集,重稀土(HREE)相对亏损,(La/Yb)_N=6.49~8.83,曲线整体与OIB一致;低Ti基性岩为亚碱性的辉绿岩或玄武岩,并具有向安山岩过渡的趋势,其轻、重稀土分异不明显,(La/Yb)_N=1.1~4.3,Nb、Ta强烈亏损。微量元素判别图解表明:右江盆地高Ti基性岩是与峨眉山地幔柱相关的板内玄武岩,而低Ti基性岩是E-MORB或NMORB部分熔融的产物。高、低Ti基性岩空间与时间的高度重合,以及桂西南与越南北部地区中、酸性岩体的俯冲造山及峨眉山地幔柱成因,暗示低Ti基性岩可能是由峨眉山地幔柱造成的上涌软流圈岩浆与地壳混染的产物,并与印支期的板块运动有关。
李政林刘希军许继峰康志强时毓黄文龙陈雪峰吴伟男梁琼丹姚野
关键词:基性岩地球化学特征右江盆地
桂西龙川-世加辉绿岩型金矿的成矿背景研究
2015年
位于杨子地台西南缘的桂西分布着大面积的晚古生代基性侵入岩(辉绿岩和玄武岩)。众多研究表明,这些基性侵入岩介于华南、印支和思茅地块三者交界分布,呈层状或似层状小岩体产出,与峨眉山地幔柱有关。桂西基性岩的分布虽然距离峨眉山大陆溢流玄武岩主体比较远,但是它位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ELIP)东南部,表明二叠纪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岩浆活动已经影响到了桂西地区,故桂西地区基性岩可能是二叠纪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外带外侧东南端的产物(吴浩若等,1997;王忠诚等,1997;廖帅等,2013)。
梁琼丹刘希军时毓康志强吴伟男李政林姚野
关键词:基性金矿化成矿背景侵入岩地幔柱
桂西北马雄金矿地质特征及其成因探讨被引量:2
2015年
桂西北地区是右江盆地的主要部分,它位于华南加里东地槽和扬子准地台的过渡带,该区位于特提斯洋构造域东端与太平洋构造域交汇的部位,应力集中,构造变形强烈,是全球地幔对流环的两个会聚中心之一。区内基性岩浆活动频繁,是成矿条件很有利的地区,曾经发生了大规模的成矿事件(刘希军等,2013)。该区地属于我国著名的滇黔桂"金三角"地区,也是广西最重要的微细浸染型金矿分布区,而马雄金矿是桂西北典型的微细粒浸染型金矿。通过对该矿床地质特征的认识。
姚野刘希军时毓吴伟男李政林梁琼丹闫海忠谭森
关键词:金矿地质特征特提斯洋构造域基性
桂西龙川-世加辉绿岩型金矿的成矿背景研究
近年来,前人研究在桂西基性岩中发现了一类与辉绿岩类岩石有关的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点),此类金矿床的产出在空间上与辉绿岩关系密切,金矿体赋存于岩体(层)内或岩体(层)接触带附近的断裂破碎带中,矿床物质成分比较简单,矿石即辉...
梁琼丹刘希军时毓康志强吴伟男李政林姚野
关键词:金矿成矿规律化学成分地质构造
文献传递
桂西那坡基性岩地球化学:峨眉山地幔柱与古特提斯俯冲相互作用的证据被引量:18
2016年
华南板块西南缘、越北地块以北桂西那坡县城以西及西南一带发育一套晚二叠世基性岩,由层状、似层状次火山岩相辉绿岩、辉绿玢岩及球状岩组成。根据岩石地球化学特征,那坡基性岩可划分为高Ti(TiO_2>2.8%和Ti/Y>500)和低Ti两部分。高Ti基性岩为碱性玄武岩,而低Ti基性岩为拉斑玄武岩。与低Ti基性岩相比,高Ti基性岩整体具有相对较低的SiO_2、MgO和较高的FeO_t、P_2O_5,轻、重稀土分馏明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和高场强元素(HFSE),显示出似OIB地球化学特征,与峨眉山高Ti玄武岩具高度亲缘性;低Ti基性岩具有相对较高的SiO_2、MgO和较低的FeO_t、P_2O_5,稀土配分曲线较平坦,富集LILE,严重亏损HFSE(Nb、Ta),与岛弧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类似。从微量元素比值及相关图解对岩浆源区和构造环境判别,那坡高Ti基性岩来自富集OIB地幔源区,而低Ti基性岩兼具OIB和岛弧岩浆源区的过渡特征。结合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区域地质背景,认为那坡高Ti基性岩可能为峨眉山地幔柱岩浆作用的产物,低Ti基性岩为古特提斯俯冲与峨眉山地幔柱共同作用的产物,揭示了那坡地区晚二叠世同时受到峨眉山地幔柱和古特提斯俯冲相互作用的影响。
陈雪峰刘希军许继峰时毓李政林梁琼丹黄文龙廖帅吴伟男
关键词:基性岩晚二叠世峨眉山地幔柱相互作用
太平洋洋中脊火山玻璃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1
2015年
洋中脊火山玻璃代表地幔源区熔体成分,携带了岩浆作用和洋壳形成的大量信息。通过研究太平洋洋中脊火山玻璃的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岩浆作用过程的元素分配特征,结果表明:洋中脊火山玻璃的主量元素成分呈现规律性演化,从基性向中酸性演化过程中,Na_2O的含量从2%逐渐升高至6%,K_2O从〈1%逐渐升高至5%;而Ca O含量从10%~13%逐渐降低至1%,Fe O从9%~13%逐渐降低至3%,Al_2O_3从18%逐渐降低至13%。洋中脊火山玻璃中主量元素分配特征揭示了其分配的不均一性,这可能是受到宏观上地幔不均一性的影响;在同一洋中脊中的火山玻璃成分也存在不均一性,可能是岩浆作用过程中局部动力学机制差异引起的元素分配不均一。
吴伟男刘希军Paterno R.Castillo李政林梁琼丹姚野廖帅
关键词:火山玻璃洋中脊地球化学主量元素
右江盆地南缘二叠-三叠纪基性岩研究及其与金矿的成矿关系探讨被引量:5
2015年
峨眉山玄武岩于260 Ma左右开始喷发,是峨眉山地幔柱上涌的产物。桂西在地理位置上处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东南端,对桂西的基性岩的研究表明他们与峨眉山玄武岩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年龄,表明它们属于峨眉山地幔柱的产物(黄文龙等,2015)。近年来,一些研究认为滇黔桂三省交界地区的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的形成与峨眉山地幔柱活动有关(刘希军等,2013),并且,该区域发现了一批与基性岩空间上联系密切的矿床,如桂西田林八渡、隆林马雄、滇东南老寨湾金矿等。
李政林刘希军时毓吴伟男姚野梁琼丹闫海忠谭森
关键词:峨眉山玄武岩盆地南缘形成年龄成矿关系
一种用于玄武岩全岩组份测试前的预处理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玄武岩全岩组份测试前的预处理方法。用颚式破碎机将玄武岩样品破碎成5mm的颗粒,然后用6目的筛子进行过筛,制得备用颗粒,放入反应容器中,用清水冲洗备用颗粒中浮灰和杂质3次后再用Mili-Q水清洗3次,制...
廖帅刘希军时毓王葆华黄文龙吴伟男梁琼丹郭琳刘奕志
文献传递
浙东南地区晚中生代“祝村组”的解体:相关火山岩形成时代及岩石成因被引量:6
2017年
浙东南沿海小雄盆地中"祝村组"火山岩的年代学研究表明,其形成时代(128Ma)不仅老于其上覆的上火山岩系(110~88Ma),还老于本应在其下伏的九里坪组(122~120Ma)而与区域内西山头组时代相同(130~128Ma)。"祝村组"火山岩的锆石Hf同位素组成表现出富集的特征并具有古元古代的地壳模式年龄(εHf(t)=-16.4^-13.6,tDM2=2.01~2.09Ga),同样与磨石山群下部地层如西山头组相似。结合火山碎屑岩-流纹岩的岩石组合以及区域地质特征,本研究认为"祝村组"的建组理由不充分,建议将其解体。同时,"祝村组"火山岩富集的Hf同位素组成表明其源区为较为纯粹的古元古代地壳基底物质,进一步暗示相对内陆地区的下岩系早期火山岩形成过程中已有较明显的亏损幔源物质参与,这是以往研究中未明确识别出的。浙东南地区晚中生代火山岩岩石成因中底侵幔源物质贡献比例的升高和火山碎屑岩-流纹岩-双峰式火山岩岩石组合均暗示了逐渐增强的岩石圈伸展应力环境,这可能与古太平洋俯冲板片的后撤作用密切相关。
刘磊徐夕生夏炎梁琼丹裴小利
关键词:晚中生代中国东南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