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态血压
  • 2篇心肌
  • 2篇血压
  • 2篇老年
  • 2篇高血压
  • 1篇电交替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态血压监测
  • 1篇心肌病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肌梗死患者
  • 1篇心律
  • 1篇心律失常
  • 1篇心室
  • 1篇心室重构
  • 1篇心脏
  • 1篇心脏性
  • 1篇心脏性猝死
  • 1篇型心

机构

  • 4篇宁波市医疗中...

作者

  • 4篇叶明
  • 4篇方燕
  • 1篇葛世俊
  • 1篇姜庆军
  • 1篇邵璐
  • 1篇巴艳娜
  • 1篇刘艳芳
  • 1篇俞丹

传媒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中华高血压杂...
  • 1篇心电与循环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监测参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参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关系。方法纳入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1例,均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记录24 h平均血压、血压变异性、血压昼夜节律及血压晨峰(MBPS)。同时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测定的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分为硬化组和非硬化组。结果与非硬化组相比,硬化组24 h平均收缩压、日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24 h脉压、日间脉压、夜间脉压、24 h收缩压标准差、日间收缩压标准差、夜间收缩压标准差、24 h舒张压标准差、夜间舒张压标准差均高,非杓型血压及MBPS检出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 h平均血压、血压变异性、血压昼夜节律和血压晨峰与CAS关系密切。
方燕邵璐叶明
关键词:高血压动态血压监测动脉粥样硬化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miRNA-423-5p水平与心室重构及预后的相关性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miRNA-423-5p水平与心室重构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143例作为AMI组,选择同期在院收治的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浆miRNA-423-5p相对表达量,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iRNA-423-5p对AMI诊断价值及最佳阈值,并根据最佳阈值将患者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检测AMI患者入院及治疗6个月后心室重构指标,分析不同miRNA-423-5p表达患者心室重构情况。对AMI患者随访12个月,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不同miRNA-423-5p表达患者无新发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生存情况。结果 AMI组血浆miRNA-423-5p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ROC曲线下面积为0. 836,血浆miRNA-423-5p诊断最佳阈值为0. 39。AMI组PCI术后miRNA-423-5p高、低表达组心室重构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 05),治疗6个月后低表达组心室重构指标与PCI术后比较无明显变化(P<0. 05),而高表达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状缩末期容积(LVESV)水平较PCI术后显著升高(P<0. 05),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PCI术后显著降低(P<0. 05)。AMI患者血浆miRNA-423-5p水平与LVEDd、LVEDV及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呈显著正相关(P<0. 05),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P<0. 05)。低表达组无新发MACE事件生存情况显著优于高表达组(P<0. 05)。结论老年AMI患者血浆miRNA-423-5p水平与其心室重构及临床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患者临床诊断和治疗监测的潜在指标。
叶明方燕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室重构预后
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肌做功指数与动态血压和血压变异性的相关性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观察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肌做功指数(MPI)与动态血压和血压变异性(BPV)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中老年高血压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MPI的值,将患者分为A组(MPI<0.46,68例),B组(MPI≥0.46,112例);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超声心动图指标、动态血压指标及BPV;对与MPI相关的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B组患者的高血压病程大于A组(P<0.05);与A组患者相比,B组患者的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增加(P<0.05);24 h平均收缩压(24hSBP)、日间平均收缩压(dSBP)、24 h平均舒张压(24hDBP)、日间平均舒张压(dDBP)及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升高(P<0.05),但两组患者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24hSCV)、24 h舒张压变异系数(24hDCV)、日间收缩压变异系数(dSCV)、夜间收缩压变异系数(nSCV)、日间舒张压变异系数(dDCV)及夜间舒张压变异系数(nDCV)增加(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MPI与LVPWT及舒张早期运动峰速(E)呈负相关,与nSBP及nDBP呈正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LVPWT、E、nSBP及nDBP是MPI的影响因素(B=-0.359,-0.179,0.259,0.179,均P<0.05)。结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和BPV与MPI有一定的相关性。
叶明方燕巴艳娜
关键词:中老年高血压动态血压血压变异性
微伏级T波电交替对肥厚型心肌病高危人群的预测价值
2013年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时域法检测微伏级T波电交替(MTWA)对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及心脏性猝死的预测价值。方法 94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观察组)和105例健康人(对照组)接受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并作MTWA检测。分析两年的死亡、晕厥及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MTWA 95%正常值参考范围<36μV。对照组MTWA>36μV的占1 0.5%,观察组MTWA>36μV的占55.3%。对照组无心血管事件发生;观察组发生恶性心律失常29例,MTWA>36μV对恶性心律失常诊断的敏感性79.3%,特异性55.4%;阳性预测值44_2%,阴性预测值85.7%。结论 MTWA异常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及心脏性猝死的危险性增加。
叶明姜庆军葛世俊方燕刘艳芳俞丹
关键词:肥厚型心肌病T波电交替室性心律失常心脏性猝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