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温涛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丽水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乳房
  • 2篇乳房重建
  • 1篇单因素
  • 1篇单因素分析
  • 1篇腋窝
  • 1篇腋窝淋巴结
  • 1篇阴性
  • 1篇乳房缺损
  • 1篇乳头
  • 1篇乳头乳晕
  • 1篇乳头乳晕复合...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 1篇乳晕
  • 1篇受体
  • 1篇皮瓣
  • 1篇前锯肌
  • 1篇切口
  • 1篇缺损
  • 1篇肿瘤

机构

  • 3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施勇
  • 3篇温涛
  • 3篇王科
  • 3篇郑晶燕
  • 3篇黄凯明
  • 1篇李校堃

传媒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腔镜辅助两切口保留乳头乳晕乳腺癌术后即刻背阔肌乳房重建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采用两切口在腔镜辅助下行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改良乳腺癌根治术后即刻应用背阔肌进行乳房重建的可行性与美容效果。方法 2011年9月~2014年9月,对18例患者在腔镜辅助下进行乳腺癌行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即刻应用背阔肌肌瓣进行缺损充填乳房重建,术后评价其重建效果。结果1S例患者手术成功,恢复良好,术后7例皮下积液,3例出现血清肿,2例出现部分乳头坏死、均经处理后愈合;形态良好,16例患者评价为优,非常满意,2例评价为良、较为满意。患者均获随访3~60个月、所有患者均生存、均无远处转移及局部复发。结论在腔镜辅助下采用两切口进行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同侧背阔肌肌瓣即刻乳房重建,手术安全,技术可行,术后切口隐蔽,可以获得非常好的的乳房形态与美容效果。
施勇温涛黄凯明王科郑晶燕
关键词: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背阔肌肌皮瓣乳房重建切口
淋巴结阴性≤1.0cm乳腺癌的激素受体、HER-2状态与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腋窝淋巴结阴性≤1.0 cm乳腺癌的临床、激素受体与原癌基因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状态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167例腋窝淋巴结阴性≤1.0 cm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单因素生存分析法计算生存率,对各组的生存率进行log-rank检验,运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发病年龄(P=0.001)、肿瘤直径大小(P=0.000)、组织学分级(P=0.022)、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P=0.019)、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P=0.023)、HER-2(P=0.383)、腋窝淋巴结转移(P=0.000)是影响乳腺癌患者5年总生存率的因素。但是对于肿块直径≤1.0 cm的淋巴结阴性乳腺癌来说,5年OS为99.4%,将近100%;HER-2(P=0.001)是影响乳腺癌患者5年总生存率的因素。结论肿瘤直径≤1.0 cm的淋巴结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良好,HER-2状态是影响≤1.0 cm淋巴结阴性乳腺癌患者5年总生存的预后因素。
施勇温涛黄凯明王科郑晶燕
关键词:乳腺癌腋窝淋巴结单因素分析小肿瘤
胸外侧动脉穿支前锯肌筋膜瓣修复乳房缺损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应用胸外侧动脉穿支前锯肌筋膜瓣修复乳腺癌病人术后的乳房缺损及术后乳房部分重建的可行性与临床美容效果。方法:自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对20例女性乳腺癌病人行保乳根治术,术中应用胸外侧动脉穿支前锯肌筋膜瓣修复保乳术后的组织缺损及乳房部分重建,术后评价其临床美容效果。结果:20例病人手术成功,恢复良好,均无明显并发症;随访(25.0±6.2)(6~30)个月,保乳术后形态良好,肿瘤均未局部复发。结论:应用胸外侧动脉穿支前锯肌筋膜组织瓣在乳腺癌病人保乳术后进行部分重建手术是可行的,手术安全,可获得良好的乳房形态。
施勇温涛黄凯明王科郑晶燕李校堃
关键词:保乳乳房重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