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白建华

作品数:13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3篇肝癌
  • 2篇蛋白
  • 2篇切除
  • 2篇全反式
  • 2篇全反式维甲酸
  • 2篇肿瘤
  • 2篇维甲酸
  • 2篇细胞系
  • 2篇疗效
  • 2篇基因
  • 2篇干细胞
  • 2篇病例
  • 1篇胆囊
  • 1篇胆囊癌
  • 1篇蛋白表达
  • 1篇动物
  • 1篇药物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肛管直...

机构

  • 11篇昆明医科大学
  • 3篇云南省第一人...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11篇白建华
  • 4篇邹雷
  • 3篇王峻峰
  • 3篇刘其雨
  • 3篇张杰
  • 3篇陈刚
  • 3篇李立
  • 2篇朱新锋
  • 1篇赵英鹏
  • 1篇赵雄齐
  • 1篇高红强
  • 1篇张霞
  • 1篇张小文
  • 1篇褚光
  • 1篇陈晓
  • 1篇刘洪
  • 1篇康强
  • 1篇邹龙
  • 1篇胡宗强
  • 1篇王帆

传媒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包头医学院学...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08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天然药物青蒿素抗肝移植大鼠排斥作用的初步研究
目的:1、建立稳定的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通过该模型的建立,更好的熟练和掌握显微外科操作技术以及认识抑制排斥反应在器官移植领域的重要意义。 2、在此模型的基础上初步探讨天然药物青蒿素抗肝移植大鼠排斥的作用。 ...
白建华
关键词:肝移植青蒿素免疫排斥反应天然药物
文献传递
经皮微波消融与手术切除治疗小肝癌的疗效评价
2021年
探究通过皮微波消融与手术切除医治小肝癌医治功效。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入选的64名病人依据随机、单盲方式,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有32名。对照组使用手术切除医治,观察组使用经皮微波消融医治。比较两组病人医治功效以及病人存活率。结果:观察组首次安全消融率96.88%高于对照组87.50%,观察组早期复发率和晚期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别无统计学作用(P>0.05)。观察组病人1年无瘤生存率相较于对照组无统计学作用(P>0.05)。结论:使用经皮微波消融与手术切除医治小肝癌差异效果不显著,依然存有较小的优势,可在临床上选择利用。
白建华邹雷曾云俊李镜锋李立
关键词:手术切除小肝癌
Leptin基因沉默对胆囊癌GBC-SD和OCUG细胞系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背景与目的:研究表明,与肥胖症密切相关的源自脂肪细胞的细胞因子瘦素(leptin)在癌变和肿瘤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体外实验观察leptin对人胆囊癌细胞系GBC-SD和OCUG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胆囊癌GBC-SD和OCUG细胞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利用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技术靶向沉默胆囊癌GBC-SD和OCUG细胞的leptin表达,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FQ-PCR)检测转染效率,通过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法检测胆囊癌GBC-SD和OCUG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采用免疫荧光和免疫细胞化学实验检测siRNA干扰后胆囊癌GBC-SD和OCUG细胞的leptin蛋白水平,利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干扰后GBC-SD和OCUG细胞的leptin和p-AKT蛋白表达。结果: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利用siRNA靶向沉默leptin后GBC-SD和OCUG细胞的迁移能力下降(t=26.614,P<0.01;t=19.338,P<0.01)。Transwell迁移实验结果显示,利用siRNA靶向沉默leptin后GBC-SD和OCUG细胞的迁移能力也下降(t=7.185,P=0.002;t=8.889,P=0.003)。Transwell侵袭实验结果显示,干扰后GBC-SD和OCUG细胞的侵袭能力下降(t=10.183,P=0.001;t=9.697,P=0.001)。免疫荧光和免疫细胞化学实验结果显示,干扰后GBC-SD和OCUG细胞的leptin蛋白表达下降,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靶向沉默GBC-SD细胞后leptin和p-AKT蛋白表达下调(t=26.463,P<0.01;t=13.904,P<0.01),靶向沉默OCUG细胞后leptin和p-AKT蛋白表达也下调(t=21.335,P<0.01;t=17.914,P<0.01)。结论:下调GBC-SD和OCUG细胞的leptin表达可抑制细胞侵袭和转移能力,并可能通过AKT信号通路调控胆囊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Leptin有望成为胆囊癌治疗的一个重要靶点。
石万红邹雷康强王峻峰白建华晋云张杰张小文
关键词:胆囊癌瘦素
全反式维甲酸对肝癌干细胞分化的影响
2018年
目的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HepG2/CD133+肝癌干细胞的分化效果。方法ATRA以不同浓度(1×10-9~1×10-5mol/L)加入到干细胞培养基,培养5d后,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肝癌干细胞标志物CD133抗原表达变化,分别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法和Westernblot法检测肝癌干细胞中胚胎干细胞标志物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2(Sox2)、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Oct4)、永生基因(Nanog)mRNA及蛋白的表达,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水平的变化。结果HepG2/CD133+细胞比例随着全反式维甲酸浓度升高而降低,从(90.81±0.48)%分别降低至(90.23±0.37)%、(89.77±0.41)%、(88.65±0.29)%、(84.92±0.35)%和(79.6±0.27)%;1×10-6mol/LATRA浓度Oct4mRNA水平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37),Sox2、Nanog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7、0.229);3种标志物的蛋白表达水平均出现下降,其中Sox2和Nanog出现了显著的降低;细胞增殖活性在1、2、3、5d出现略微的上升,并未出现显著性升高(P=0.562、0.318、0.863、0.444)。结论肝癌干细胞在全反式维甲酸处理后,干细胞特性显著降低。全反式维甲酸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的不同浓度下可诱导分化肝癌干细胞,浓度越高,分化作用越强。
朱新锋张霞白建华刘其雨褚光
关键词:肿瘤干细胞维甲酸分化
原发性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2022年
原发性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临床少见、恶性程度高、病死率高的疾病。由于本病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及认识不足,且容易误诊误治,待确诊时往往已为中晚期,错过了最佳的手术时机,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本文报道1例经病理及影像学检查证实的原发性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原发性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认识,避免延误治疗。
石万红王峻峰白建华晋云张杰邹雷
关键词:原发性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病例报道
AFP-shRNA联合GranzymeB基因对Huh7肝癌细胞及裸鼠皮下种植瘤影响的研究
第一部分 裸鼠皮下种植性肝癌模型的建立 目的:建立稳定的裸鼠皮下种植性肝癌模型,为下一步实验奠定基础。 方法:取1.5×106个对数期Huh7肝癌细胞,分别种植于裸鼠皮下,共43只裸鼠。成瘤后从体重、大体形态,肿瘤生长情...
白建华
关键词:HUH7裸鼠甲胎蛋白RNA干扰HUH7颗粒酶B转染RNA干扰甲胎蛋白颗粒酶B转染甲胎蛋白颗粒酶B裸鼠
文献传递
猪胆道缺损修补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建立猪胆管缺损修补模型,比较脱细胞基质修复胆管缺损与胆肠吻合术的优缺点.方法建立猪胆管缺损模型,并使用脱细胞基质进行修补,对修补组与常规胆肠吻合组进行比较.结果成功建立猪胆道缺损修补实验动物模型,成功率为91%.在手术时间及中位生存期方面,修补组与常规手术组相比(P<0.05),修补组明显优于常规手术组.结论较短的手术时间,较低的手术后并发症,较长的存活时间均提示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胆道效果良好.
陈刚白建华朱新锋王帆刘其雨李立
关键词:脱细胞基质
巨大肝母细胞瘤1例报告被引量:1
2016年
肝母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肝脏恶性肿瘤,以儿童常见,占所有儿童恶性肿瘤的0.8%-2.0%,是继神经母细胞瘤和肾母细胞瘤之后位列第三的儿童实体腹腔恶性肿瘤[1]。其中90%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尤以婴幼儿多发,且近年呈增长趋势[2]。肝母细胞瘤预后相对较好,早期可切除的患者无瘤生存率可超过90%[3-4]。1病例资料患儿男性,5岁,因"发现上腹部包块1个月"入本院。
马霖杰陈晓邹龙刘洪胡宗强白建华陈刚
关键词:肝肿瘤病例报告
乌斯他丁在肝部分切除术后对肝功能保护的临床研究
2015年
目的:探讨肝部分切除术后使用乌斯他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接收的肝切除手术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乌斯他丁组)50例和对照组(不使用乌斯他丁组)50例,对两组患者用药后的肝功能指标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血清细胞因子IL-6和TNF-α水平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观察组的ALT和AST在用药后第4 d和第7 d低于对照组;促炎因子IL-6和TNF-α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斯他丁用于肝部分切除术后对肝功能的保护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白建华陈刚朱新锋赵雄齐刘其雨赵英鹏李立
关键词:乌斯他丁肝部分切除肝功能保护
全反式维甲酸对肝癌细胞系HepG2中肿瘤干细胞相关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肝癌细胞系HepG2中肿瘤干细胞相关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株行传代培养后,分选CD133+的HepG2肝癌干细胞接种于96孔板,分为高量组、低量组、对照组,每组32孔。高量组加入10μmol/L ATRA,低量组加入1μmol/L ATRA,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通过细胞增殖实验(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通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Cyclin D和STAT3基因蛋白水平,统计分析所有HepG2肝癌干细胞的细胞增殖能力、Cyclin D和STAT3基因蛋白水平。结果耐药型肝癌HepG2细胞在1、5、10d时细胞增殖能力方面,高量组、低量组、对照组呈逐渐上升趋势,但高量组上升值明显低于低量组,低量组上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蛋白质印迹法ATRA的1、5、10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高量组、低量组Cyclin D和STAT3基因蛋白表达水平不断下降,但高量组下降值明显高于低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TRA可有效降低肝癌细胞系HepG2中肿瘤干细胞Cyclin D、STAT3等基因蛋白表达水平,有利于抑制HepG2肝癌干细胞的增殖。
朱新锋张霞白建华高红强
关键词:全反式维甲酸耐药型肝癌干细胞HEPG2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