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翔
- 作品数:6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硬肿病1例被引量:2
- 2018年
- 1病历摘要
患者男,28岁。背部斑块伴瘙痒半年,斑块增大、瘙痒加剧1周。半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背部出现肤色丘疹和斑块,无症状,逐渐增多并融合成较大斑块。既往体健,否认发病前发热、乏力、呼吸道感染史及外伤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 张春梅江翔蔡艳艳曹津王慧
- 关键词:硬肿病
- 肢端持续性丘疹性黏蛋白病1例被引量:2
- 2017年
- 1临床资料
患者女,61岁。双手背、手腕及前臂散在分布小丘疹15年。15年前,无明显诱因于双手背出现数个散在肤色丘疹,粟米大小,无疼痛和瘙痒,未予治疗。后皮疹逐渐增多,累及双手腕及双前臂伸侧。患者既往体健,否认其他疾病史。家族中未见类似疾病患者。系统检查无异常。
- 张春梅徐金平江翔曹津蔡艳艳
- 关键词:丘疹性黏蛋白病持续性肢端双前臂疾病史
- 既往血吸虫病感染与结直肠癌发病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既往血吸虫病感染与结直肠癌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进行健康检查的156例苏州工业园区老年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结直肠癌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122例)。结合性别、年龄、既往血吸虫病感染史、高血压、糖尿病、炎症性肠病史、营养状况、消化道症状等8项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结果显示,年龄、消化道症状、炎症性肠病史、既往血吸虫病感染史等4个指标与结直肠癌的发生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4.702,95%CI:1.368-16.163,P=0.014),炎症性肠病史(OR=14.558,95%CI:4.732-44.788,P<0.001)以及既往血吸虫病感染史(OR=9.754,95%CI:2.827-33.651,P<0.001)是苏州工业园区老年人发生结直肠癌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17,回归模型结果可靠。结论对存在既往血吸虫病感染的患者,更应警惕其发生结直肠癌的可能,更应做好结直肠癌早期的筛查工作。
- 江翔林小玉朱维娜杨留芳
- 关键词:血吸虫病结直肠癌老年
- 肺癌组织中CD133和CD44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9
- 2021年
- 目的探讨肺癌组织中的CD133和CD44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入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行肺癌切除术并且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的患者,共60例。采用石蜡包埋连续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癌及相应癌旁组织中CD133和CD44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肺癌组织中CD133和CD44的阳性表达率为61.67%、65.00%,均高于相应癌旁组织(8.33%、18.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组织中CD133和CD44的阳性表达率在不同年龄、性别、病理类型、肿瘤直径、TNM分期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肺癌组织中CD133和CD44阳性率为86.67%、93.33%,明显高于未发生淋巴结转移者(53.33%、55.56%),肿瘤低分化的患者肺癌组织中CD133和CD44阳性率为80.08%、84.62%,明显高于中高分化者(54.55%、33.33%和63.64%、2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组织中CD133和CD44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相应癌旁组织,肺癌组织中CD133和CD44的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情况、肿瘤分化程度相关,可能为肺癌干细胞研究提供线索。
- 王军倪殿涛张凤春朱祥江翔周春香张晓枫
- 关键词:肺癌CD133CD44肿瘤干细胞免疫组织化学
- 界限类偏结核样型麻风1例被引量:2
- 2014年
- 1临床资料
患者男,59岁,农民,苏州工业园区人。右外踝、足背红斑、麻木12个月。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右外踝出现1片暗红斑,一元硬币大小,无自觉症状,红斑逐渐扩大,中央消退呈环状,局部皮肤感觉减退并出现麻木感。1年前就诊于本科。既往有高血压史3年,平日自服降压药,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否认糖尿病等病史,否认家族遗传病及传染病史。体检: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
- 张春梅江翔徐金平
- 关键词:结核样型麻风传染病史家族遗传病工业园区自觉症状局部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