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月勤

作品数:6 被引量:100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羟考酮
  • 4篇盐酸羟考酮
  • 3篇注射液
  • 2篇手术
  • 2篇全麻
  • 2篇麻醉
  • 2篇芬太尼
  • 1篇导管
  • 1篇导管消融
  • 1篇导管消融术
  • 1篇地佐辛
  • 1篇胸腔
  • 1篇胸腔镜
  • 1篇镇痛
  • 1篇镇痛效果
  • 1篇瑞芬太尼
  • 1篇瑞芬太尼复合...
  • 1篇射频
  • 1篇射频消融
  • 1篇手术患者

机构

  • 4篇北京大学肿瘤...
  • 1篇教育部
  • 1篇北京肿瘤医院

作者

  • 6篇姚月勤
  • 4篇范志毅
  • 3篇陈冀衡
  • 3篇刘英华
  • 1篇张云霄
  • 1篇孔国华
  • 1篇刘英华
  • 1篇范志毅
  • 1篇董长江

传媒

  • 2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中国疼痛医学...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右美托嘧啶预防谵妄的研究进展及机制被引量:13
2009年
临床上高达35%~80%的重症住院患者发生谵妄。谵妄可使重症患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增加。右旋美托嘧啶是一种较新型的重症监护病房镇静药,具有镇静和镇痛作用特性。本文综述了谵妄的原因以及右美托嘧啶对谵妄的防治和机制。
姚月勤
关键词:谵妄ICU
盐酸羟考酮注射液用于甲状腺手术患者全麻诱导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通过对甲状腺手术患者使用芬太尼和盐酸羟考酮注射液联合丙泊酚全麻诱导,探讨羟考酮注射液用于短小手术全麻诱导的可行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全麻下行甲状腺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n=20)。3组分别给予芬太尼2μg·kg^-1(F组)、羟考酮0.1 mg·kg^-1(Q1组)或羟考酮0.2 mg·kg^-1(Q2组)联合丙泊酚2 mg·kg^-1和顺阿曲库铵0.2 mg·kg^-1进行全麻诱导。观察3组患者的入室基础值(T0)、喉镜暴露前(T1)、气管插管即刻后(T2)和插管后1 min(T3)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压(MAP)、心率(HR)、脑电双频指数(BIS)以及术后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结果:3组各时间点的血压、心率和BIS值均无显著性差异。但在T2时刻,F组血压比T0有所升高;Q1组SBP比T0低;Q2组血压比T0低,其中SBP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无显著差异;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羟考酮注射液0.2 mg·kg^-1联合丙泊芬2 mg·kg^-1能提供很好的插管条件,并能较充分地抑制心血管反应,且不影响患者苏醒;可以用于短小手术的全麻诱导。
姚月勤范志毅刘英华陈冀衡
关键词:全麻诱导甲状腺手术
盐酸羟考酮用于肝细胞癌射频消融术中麻醉的前瞻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19
2016年
目的 探讨经皮肝细胞癌射频消融术中应用盐酸羟考酮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5年3月至12月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接受经皮肝细胞癌射频消融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盐酸羟考酮组(Q组)、芬太尼组(F组)和地佐辛组(D组),每组20例.分别于术前静脉滴注羟考酮0.1 mg/kg、芬太尼0.001 mg/kg、地佐辛0.1 mg/kg,待术者完成穿刺后给予丙泊酚维持麻醉.记录各组患者人手术室、射频消融开始时、射频消融开始后10 min、手术结束出针时和清醒时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记录术中体动、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并发症;记录术后疼痛评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重复测量方差分析、SNK检验、x2检验等分析麻醉效果指标.结果 三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三组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Q组、D组、F组射频消融开始时的呼吸频率分别为(11.7±1.6)次/min、(12.1±1.7)次/min、(10.3±2.3)次/min(F=5.068,P=0.009),射频消融开始后10 min的呼吸频率分别为(11.9±1.3)次/min、(12.2±1.4)次/min、(10.7±1.3)次/min(F=7.024,P=0.002),两两比较结果显示F组均低于Q组和D组(P<0.05).Q组、D组、F组清醒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分别为0.2±0.7、0.3±0.7、1.7±1.5(F=12.981,P=0.000),术后1h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分别为2.0±0.9、1.8±0.8、4.3±0.9(F=42.362,P=0.000),两两比较结果显示Q组和D组均低于F组(P<0.05).术中体动Q组(3例)和D组(3例)少于F组(9例)(x2 =6.400,P=0.041).术中呼吸抑制Q组(3例)和D组(2例)低于F组(9例)(x2=8.012,P=0.018).结论 羟考酮注射液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肝脏射频消融术,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呼吸抑制发生率更低,在术后镇痛方面具有优势.
姚月勤刘英华范志毅陈冀衡董长江
关键词:麻醉导管消融术羟考酮
羟考酮注射液联合帕瑞昔布钠治疗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术后疼痛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0
2016年
目的:观察盐酸羟考酮注射液联合帕瑞昔布钠治疗瑞芬太尼全麻后痛觉过敏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择下腹部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低剂量羟考酮组(Q1)、高剂量羟考酮组(Q2)和羟考酮联合帕瑞昔布钠组(Q+P),每组20例。分别于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注射羟考酮0.10 mg/kg,羟考酮0.15 mg/kg和羟考酮0.10 mg/kg+帕瑞昔布钠40 mg,观察并记录三组患者停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警觉/镇静评分(alertness/sedation score,OAA/S)、苏醒期躁动(emergence agitation,EA)、药物不良反应(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结果: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Q1组和Q+P组患者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比Q2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1组和Q+P组患者OAA/S评分高于Q2组,嗜睡发生率低于Q2组(P<0.05)。在术后疼痛、躁动评分方面Q2组和Q+P组优于Q1组(P<0.05)。结论:手术结束前30 min给予羟考酮注射液联合帕瑞昔布钠可有效的预防瑞芬太尼所引起的痛觉过敏反应,且不良反应少。
姚月勤范志毅
关键词:瑞芬太尼
盐酸羟考酮注射液用于下腹部手术全麻苏醒期急性疼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观察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在下腹部手术全麻苏醒期急性疼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择下腹部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3组:羟考酮组(Q组)、地佐辛组(D组)和吗啡组(M组),每组40例,分别于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注射羟考酮0.1 mg·kg-1、地佐辛0.1 mg·kg-1和吗啡0.1 mg·kg-1。观察并记录3组患者停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警觉/镇静评分(OAA/S)、苏醒期躁动(emergence agitation,EA)、拔管后10 min的血气分析和药物不良反应(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结果:3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3组患者的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EA、拔管后10 min的血气分析、呼吸抑制、恶心、呕吐无统计学意义。Q组术后VAS评分优于其他2组,D组OAA/S评分低于M组(P<0.05)。结论:手术结束前30 min给予羟考酮注射液0.1 mg·kg-1可有效预防下腹部全麻术后苏醒期急性疼痛的发生,且效果优于地佐辛和吗啡。
姚月勤刘英华范志毅
关键词:地佐辛急性疼痛
羟考酮与舒芬太尼用于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病人静脉镇痛效果的比较被引量:33
2015年
目的 比较羟考酮与舒芬太尼用于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病人静脉镇痛的效果.方法 择期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病人154例,年龄18 ~ 64岁,性别不限,BMI 18~25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舒芬太尼组(S组,n=76)和羟考酮组(O组,n=78).2组均接受静吸复合麻醉.术后当VAS评分≥4分时,2组分别静脉注射舒芬太尼5μg或羟考酮2 mg,必要时重复给药,直至VAS评分≤3分,随后进行PCIA,镇痛至术后48 h,S组PCIA泵药液配方为托烷司琼20 mg+舒芬太尼200 μ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0组PCIA泵药液配方为托烷司琼20mg+羟考酮50 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背景输注速率1 ml/h,PCA剂量2 ml,锁定时间10 min,维持VAS评分≤3分,当VAS评分≥4分时肌肉注射吗啡10 mg补救镇痛.记录补救镇痛情况、病人镇痛满意度及镇痛有关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S组比较,O组恶心和呕吐的发生率降低(P<0.05),术后补救镇痛率、病人镇痛满意度、头晕和镇静过度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未见呼吸抑制和皮肤瘙痒发生.结论 与舒芬太尼比较,羟考酮用于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病人静脉镇痛时可达到相似的镇痛效果,且恶心和呕吐发生率较低.
张云霄陈冀衡范志毅刘英华姚月勤孔国华
关键词:舒芬太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