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乔平云

作品数:4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郑州市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手足
  • 3篇手足口
  • 3篇手足口病
  • 2篇重型
  • 2篇重型手足口病
  • 2篇重症手足口病
  • 2篇危重型
  • 2篇危重型手足口...
  • 2篇儿童
  • 1篇影响因素
  • 1篇神经胶质
  • 1篇神经胶质细胞
  • 1篇神经系
  • 1篇神经系统
  • 1篇神经系统感染
  • 1篇手足口病患儿
  • 1篇中枢神经
  • 1篇中枢神经系统
  • 1篇中枢神经系统...
  • 1篇重症手足口病...

机构

  • 4篇郑州市儿童医...

作者

  • 4篇乔平云
  • 1篇王芳
  • 1篇申远方
  • 1篇吕爱婷

传媒

  • 2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神经胶质细胞对皮层神经元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神经胶质细胞(neurogilal cell)对高浓度谷氨酸损伤皮层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原代培养皮层神经元细胞、神经胶质细胞与神经元细胞共培养,通过建立谷氨酸组、对照组、共培养组进行对照研究。分别检测AO...
乔平云
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其救治措施,为临床治疗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3年2月医院收治的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243例,对患儿的年龄、实验室检查、临床症状以及病程转归进行重点分析;采用SPSS 19.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43例患儿发病年龄<3岁的患儿占83.95%;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嗜睡、肢体抖动、易惊、皮疹、口腔疱疹等;经粪便及咽拭子病原菌检查,均为EV71病毒感染;69.14%患儿出现白细胞升高,93.00%出现脑脊液细胞数升高;治疗后232例患儿治疗效果较为理想,未出现后遗症,5例患儿死亡,病死率为2.06%。结论重症手足口病合并神经系统感染主要以<3岁儿童发病率较高,且男孩的发病率高于女孩,以精神差、易惊、肢体痉挛等为主要临床特征,及时发现和有效的治疗是减少病残率以及病死率的关键。
申远方王芳乔平云
关键词:手足口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重型手足口病与危重型手足口病的特点比较
2016年
目的对比重型手足口病与危重型手足口病的特点,及早采取预防措施。方法采用对照研究,对比2014年收治的25例危重型和25例重型手足口病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CRP、头颅MRI、淋巴细胞亚群情况。结果危重型手足口病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均较重型手足口病明显升高,且主要为脑干发生病变,重型手足口病头颅MRI未见明显异常。危重型淋巴细胞T及TH细胞较重型明显下降。结论对于出现神经系统病变的患儿,如果其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头颅MRI异常,淋巴细胞亚群T细胞及TH细胞明显降低,极有可能发展成为危重型手足口病并发生生命危险,应积极监测呼吸、循环功能,尽早干预,降低死亡率。
乔平云徐宣启吕爱婷
关键词:手足口病儿童危重
危重型手足口病的影响因素临床分析
2016年
目的分析手足口病(HFMD)危重型的影响因素,有针对性进行预防治疗,减少HFMD患儿的死亡率。方法对郑州市儿童医院2015年1—12月收治的12例HFMD危重型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危重型HFMD患儿主要集中在3-6月份,年龄为8月-1岁2个月,且以农村为主。危重表现发生的频率由多到少依次为四肢末梢凉、呼吸节律不齐、惊颤、呕吐、皮肤颜色改变、双眼上翻、站立不稳、肢体抖动。白细胞明显升高,且以中性比例为主,损伤部位主要集中在延髓,淋巴细胞亚群T细胞及TH细胞降低。结论手足口病危重型主要和炎症反应、机体免疫功能、损伤部位有密切关系,积极地应用静注人血免疫球蛋白针、呼吸机、改善循环能显著降低死亡率。
乔平云徐宣启申远芳
关键词:危重症手足口病影响因素儿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