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君

作品数:7 被引量:71H指数:3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4篇病毒
  • 3篇慢性
  • 3篇肝炎
  • 2篇凝血
  • 2篇凝血酶
  • 2篇凝血酶原
  • 2篇凝血酶原活动...
  • 2篇细胞癌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细胞
  • 2篇慢性丙型
  • 2篇慢性丙型肝炎
  • 2篇抗病毒
  • 2篇肝癌
  • 2篇肝癌患者
  • 2篇肝细胞
  • 2篇肝细胞癌
  • 2篇癌患者
  • 2篇T淋巴细胞

机构

  • 7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吕君
  • 6篇余祖江
  • 5篇曾庆磊
  • 3篇付艳玲
  • 2篇闫婧雅
  • 2篇李志勤
  • 2篇李华
  • 2篇潘亚杰
  • 2篇刘艳民
  • 2篇胡春玲
  • 2篇张佳佳
  • 1篇张毅
  • 1篇阚全程
  • 1篇邱金鹏
  • 1篇余炎
  • 1篇何佳丽
  • 1篇王扬
  • 1篇李德旭
  • 1篇徐斌

传媒

  • 3篇肝脏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华临床感染...

年份

  • 2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定义与治疗被引量:7
2016年
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是一个新的概念与实体,1995年首次提出至今已经20年。然而,20年来围绕其是否存在以及定义的争论从未停止;这其中又以东西方间的争论最为激烈。
曾庆磊吕君付艳玲余祖江
关键词:慢加急性肝衰竭自然史基础疾病流行率慢性肝病凝血酶原活动度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效应T淋巴细胞表面程序性死亡受体-1表达的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CD4^+和CD8^+效应T淋巴细胞表面程序性坏死受体-1(PD-1)的表达与临床指标的关系及其在抗病毒治疗中的变化。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接受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的56例HBeAg阳性CHB患者,动态监测基线、抗病毒治疗24、48和72周时的PD-1水平。应用t检验比较不同ALT水平、HBV DNA水平及HBeAg转阴前后PD-1表达水平的差异,并采用完全随机方差分析比较PD-1在CD4^+和CD8^+效应T淋巴细胞表面水平的差异。结果治疗基线,CD4^+和CD8^+效应T淋巴细胞表面的PD-1表达水平在丙氨酸转氨酶(ALT)〈90 U/L组均显著高于ALT≥90 U/L组的患者(t=12.20和9.69,P值均〈0.01);而HBV DNA≥5lgIU/mL组患者的CD4^+和CD8^+效应T淋巴细胞表面PD-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HBV DNA〈5 lgIU/mL组患者(t=4.39和4.85,P值均〈0.01)。在基线、抗病毒治疗24、48及72周时,CD4^+和CD8^+效应T淋巴细胞表面的PD-1表达水平均呈进行性下降(F=6.98和8.97,P〈0.01)。获得HBeAg转阴的CHB患者CD4^+和CD8^+效应T淋巴细胞表面PD-1表达水平较基线均显著降低(t=18.45和18.01,P值均〈0.01)。结论HBeAg阳性CHB患者经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后,CD4^+及CD8^+效应T淋巴细胞表面的PD-1表达水平呈进行性下降,获得HBeAg转阴患者的PD-1水平较基线显著降低,提示获得HBeAg转阴患者体内免疫抑制状况出现改善。
李志勤张佳佳胡春玲平玉李华闫婧雅吕君曾庆磊余祖江张毅
关键词:抗病毒药T淋巴细胞
280株细菌培养阳性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分析医院感染病科细菌培养阳性患者常见病原菌的分布以及菌株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为细菌感染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医院感染病科送检标本中阳性菌株的构成、不同标本的分布及所有的药敏结果;样本包括血液、尿液、痰液;菌种鉴定及药敏分析分别采用 VITEK 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进行。结果本研究时间段内共分离出280株病原菌。在检出病原菌的样本方面,前三位依次是血液(32.9%,92株)、痰液(26.8%,75株)和尿液(11.4%,32株)。在检出的菌种方面,革兰阴性杆菌占48.9%,革兰阳性球菌占22.1%,真菌占28.9%;革兰阴性杆菌中大肠埃希菌占20.4%,肺炎克雷伯菌占6.4%,鲍曼不动杆菌占2.9%,布氏杆菌占12.9%;革兰阳性球菌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6.4%,屎肠球菌占4.6%,金黄色葡萄球菌占3.9%,链球菌属占3.6%;真菌中,白色念株菌占12.9%,克柔念珠菌占2.1%,曲霉菌占4.6%。药敏实验方面,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0%,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分别为5.6%和12.5%;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的葡萄球菌,肠球菌(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率为5.6%;喹诺酮类药物对革兰阳性球菌的抗菌活性差,尤其是肠球菌属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94.0%;链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为10.0%。结论感染科阳性菌主要经血液培养获得;革兰阴性杆菌是就诊患者的主要病原菌;细菌敏感的抗菌药物谱窄,耐药性严重;真菌的药物敏感性较好。
顾心雨张佳佳胡春玲吕君闫婧雅李华曾庆磊李志勤余祖江
关键词:感染病科病原菌耐药分析
凝血酶原活动度与老年散发戊型肝炎患者CD4^+ T细胞计数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可能与老年散发HEV感染患者CD4^+ T细胞计数相关的临床因素。方法通过83例老年散发HEV感染患者的横断面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应用流式细胞术计数外周血CD4^+ T细胞。结果 84.34%(70/83)的患者CD4^+ T细胞计数≥400。单因素分析表明,较短病程(P=0.011)、非肝硬化发生(P=0.006)、低AST/ALT值(P=0.042)、低TBil水平(P=0.035)、低TBA水平(P=0.016)和较高的PTA水平(P=0.001)与CD4^+ T细胞计数≥400相关。多因素分析表明,PTA(OR=1.04,95%CI=1.02~1.07,P=0.002)独立与CD4^+ T细胞计数≥400相关。PTA cutoff值为80.28时,其预测CD4^+ T细胞计数≥400的灵敏度为68.6%,特异度为84.6%。结论针对PTA的治疗可能是老年散发戊型肝炎患者细胞免疫治疗的一个方面。
何佳丽王扬邱金鹏吕君李德旭徐斌
关键词:戊型肝炎病毒CD4^+T淋巴细胞凝血酶原活动度
慢性丙型肝炎经抗病毒治疗后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患者发生肝细胞癌危险因素预测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研究慢性丙型肝炎(CHC)抗病毒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SVR)后发生肝细胞癌(HCC)的危险因素和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4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病科因 CHC 入院且抗病毒后获得 SVR 的住院患者共203例,其中 SVR 后 HCC 患者11例;应用 Cox 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研究 SVR 后 HCC 的危险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确定危险因素预测SVR 后 HCC 的截断值。结果在 Cox 模型中,与初始诊断 HCV 感染时疾病阶段为 CHC 相比,初始诊断为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 SVR 后 HCC 风险增加9.4倍;SVR 时白蛋白水平每升高1 g/L,SVR 后HCC 的风险降低20%。SVR 时白蛋白水平预测 SVR 后 HCC 的截断值为≤36.0 g/L,ROC 曲线下面积为0.809。基于初始诊断 HCV 感染时疾病阶段为代偿期肝硬化和 SVR 时白蛋白≤36.0 g/L 基础上建立了 SVR 后 HCC 预测模型,其 ROC 曲线下面积为0.871,敏感度、特异度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818、0.896和0.989。结论初始诊断 HCV 感染时为代偿期肝硬化和 SVR 时白蛋白≤36.0 g/L 是SVR 后 HCC 的危险因素,且可较好地预测 SVR 后 HCC 的发生风险。
曾庆磊吕君付艳玲刘艳民潘亚杰余祖江
关键词:队列研究持续病毒学应答
四种影像学检查评价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的疗效被引量:51
2017年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螺旋CT、MRI在原发性肝癌(PLC)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后近期疗效评估的价值及意义,为临床在PLC介入治疗术后复查方式选择提供经验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完整的PLC行TACE治疗患者45例,术后复查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超声造影、螺旋CT和MRI检查,以DSA为金标准,对比分析三种影像学检查对TACE治疗后肿瘤残留及新发病灶检出的灵敏度Se)和特异度(Sp)。结果在小于5 cm病灶的诊断中,MRI(Se=92.3%,Sp=88.5%)和超声造影(Se=89.4%,Sp=84.6%)的灵敏度及特异度显著高于螺旋CT(Se=88.7%,Sp=8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大于5 cm的病灶诊断中,三种影像学检查的效能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诊断病灶供血动脉来源方面,三种影像学检查的效能差异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在诊断门静脉癌栓方面,螺旋CT的准确性(92.2%)显著高于MRI(90.8%)或超声造影(9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观察病灶强化预示复发方面,超声造影(95%)、MRI(96.4%)的特异度显著优于螺旋CT(93.7%),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检查可作为螺旋CT和MRI之外评估PLC患者介入治疗后肿瘤残留及新发病灶检出的另一有效影像学检查,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余炎吕君余祖江阚全程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复发影像学检查
慢性丙型肝炎持续病毒学应答后发生肝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研究抗HCV治疗后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SVR)发生肝癌(HCC)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06年至2014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病科因慢性丙型肝炎入院抗病毒后获得SVR且未发生HCC的住院患者192例,SVR后发生HCC患者11例,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结果HCC组随访中位时间为17(10-39)个月,无HCC组为50(33~63)个月。HCC组初始诊断HCV感染时以及抗病毒时疾病所处的阶段为代偿期肝硬化所占比例显著高于无HCC组(54.5%比4.2%,P<0.01;63.6%比16.7%,P:0.001);HCC组病毒性肝炎家族史的比例显著高于无HCC组(100%比10.4%,P〈0.01);HCC组SVR时白蛋白水平显著低于无HCC组[(35.0±6.0)g/L比(41.3±4.7)g/L,P=0.001];HCC组SVR时甲胎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无HCC组[(29.8±3.2)ng/mL比(5.7±4.4)ng/mL,P〈0.01]。结论初始诊断HCV感染时和抗病毒时患者为代偿期肝硬化、病毒性肝炎家族史、SVR时低白蛋白水平以及SVR时较高甲胎蛋白水平可能是慢性丙肝患者sVR后HCC的危险因素。
曾庆磊付艳玲吕君刘艳民潘亚杰余祖江
关键词:慢性丙型肝炎肝细胞癌持续病毒学应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