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邵晓彤

作品数:9 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局对外合作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成像
  • 5篇磁共振
  • 4篇血管
  • 2篇血管成像
  • 2篇血管平滑肌脂...
  • 2篇影像
  • 2篇影像学
  • 2篇影像学表现
  • 2篇脂肪瘤
  • 2篇上皮
  • 2篇上皮样
  • 2篇上皮样血管平...
  • 2篇体积
  • 2篇平滑肌
  • 2篇平滑肌脂肪瘤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扩散
  • 2篇急性
  • 2篇急性期

机构

  • 6篇温州医科大学
  • 3篇武汉大学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应城市中医医...

作者

  • 7篇邵晓彤
  • 3篇查云飞
  • 2篇陈伟建
  • 2篇杨运俊
  • 2篇林洪平
  • 1篇许晶晶
  • 1篇张勇
  • 1篇郭翔
  • 1篇蒋飚
  • 1篇高凌云
  • 1篇董飞
  • 1篇郭献忠
  • 1篇许多
  • 1篇李胜军
  • 1篇王豪

传媒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磁共振灌注成像及表观扩散系数图预测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亚急性期梗死体积的对比研究
目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是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脑血管疾病,严重危害着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快速、准确的识别超急性期脑梗死的缺血半暗带,早期、有效的预测亚急性期梗死体积可为临床治疗及早期预测患者预后和生存质...
邵晓彤
关键词:超急性期脑梗死梗死体积
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原始层面大脑中动脉侧裂分支显示分析
蒋飚许多许晶晶董飞邵晓彤
磁共振灌注成像及表观扩散系数图预测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亚急性期梗死体积的对比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对比分析基于超急性期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及磁共振灌注成像(PWI)预测亚急性期(发病后5~7 d)脑梗死体积的临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发病6 h内完成多模式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并于发病后5~7 d复查常规MR检查的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20例。应用美国GE Healthcare 3.0 T超导MR扫描仪后处理工作站自带的专用后处理软件进行图像上异常区域体积的测量。经相关和回归分析及ROC曲线分析,比较基于PWI和ADC图这2种方法预测亚急性期梗死体积及梗死体积增长之间的差异。结果:ADC图、脑血流量(CBF)图、脑血容量(CBV)图、平均通过时间(MTT)图、达峰时间(TTP)图预测梗死体积值与复查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异常区域体积值之间均呈显著线性相关(P均〈0.05)。其中ADC图预测梗死体积与V2之间的相关性(r=0.954)比PWI各参数图预测梗死体积与V2间的相关性高(P均〈0.05)。ADC不匹配与梗死体积增长间呈明显线性相关(r=0.744,P=0.001);而CBF不匹配、CBV不匹配、MTT不匹配、TTP不匹配与梗死体积增长间均无明显直线相关关系。结论:采用设备自带后处理软件,基于超急性期ADC图预测亚急性期梗死体积及梗死体积增长的方法比基于PWI各参数图的方法可行性更强,可作为临床早期预测梗死体积变化的简便方法。
邵晓彤郭献忠陈伟建王豪林博丽夏能志杨运俊
CT血管成像诊断颅内动脉开窗畸形合并静脉畸形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分析颅内动脉开窗畸形(FIA)合并颅内静脉畸形(IVM)的CT血管成像(CTA)特点,以提高对该血管变异的认识。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868例患者的头颅CTA资料,将所有原始图像进行后处理,得到容积重组图像和最大密度投影图像并进行分析。结果 3868例行头颅CTA检查的患者中,FIA合并IVM11例,检出率为0.28%,FIA共12处,其中前交通动脉开窗6处,椎基底动脉开窗3处,大脑前动脉开窗1处,大脑中动脉开窗1处,大脑后动脉开窗1处;裂隙型开窗9处,凸透镜型开窗3处。11例患者中,10例IVM位于幕上,其中颞叶3例,枕叶3例,额叶2例,基底节1例,顶叶1例;仅1例IVM位于幕下,其中7例CT平扫表现为IVM相应部位出血。结论 FIA可以伴发静脉畸形的发生,其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索,CTA对于FIA合并IVM这一变异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以作为首选影像学检查。
周文胜邵晓彤林博丽高凌云郭翔陈伟建杨运俊张勇
关键词:脑血管障碍脑血管造影术
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的MRI表现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HOD)的MRI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HOD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14例均行常规磁共振平扫(T1WI、T2WI、T2FLAIR),8例行DWI检查,2例行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检查。结果:14例HOD中6例为单侧(左侧5例,右侧1侧)发病,8例为双侧发病。12例原发病变为桥脑出血,1例为单侧小脑梗死,1例为双侧小脑萎缩。MRI表现为下橄榄核T2WI呈高或稍高信号,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DWI呈等信号。7例下橄榄核存在不同程度的肿胀、肥大。1例DTT示患侧神经纤维束减少。结论:HOD多继发于齿状核-红核-下橄榄核环路病变,有特定的发病部位和较为特征性的MRI表现,结合其原发病变可对HOD作出正确诊断。
林洪平查云飞邵晓彤姚海泉刘毅飞许华明李胜军
关键词: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神经变性磁共振成像
肝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影像学表现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探讨肝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pi-HAML)的影像学表现,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Epi-HAML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其中4例行CT平扫和三期动态增强扫描,3例行MRI平扫和多时相动态增强扫描,1例行CT和MRI检查。结果 8例Epi-HAML中女7例,男1例。术前均误诊,其中4例术前误诊为肝癌,1例误诊为海绵状血管瘤,1例误诊为局灶性结节增生(FNH),2例误诊为腺瘤。5例位于肝右叶,3例位于肝左叶。8例Epi-HAML均为单发,边界清楚。CT平扫呈稍低密度,2例密度均匀;2例病灶中间及边缘分别见局限性斑点及弧线样低密度影,CT值约-13^-17HU。MRI平扫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同反相位未见明显信号改变。增强扫描动脉期肿瘤呈不均匀或均匀明显强化。增强模式为"快进慢出"型5例、"快进快出"型3例。动脉期4例病灶可见"早期引流静脉",2例在动脉期可见中心强化血管征。结论 Epi-HAML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可与其他肝脏肿瘤相鉴别,但其诊断与鉴别仍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林洪平查云飞邵晓彤姚海泉刘毅飞刘永桥
关键词: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磁共振成像
肝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影像学表现
目的 探讨肝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pithelioidangiomyolipomaoftheliver,Epi-HAML)的影像学表现,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准确率。
林洪平查云飞邵晓彤姚海泉刘毅飞
关键词: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