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林

作品数:11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专利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9篇污染
  • 8篇污染土
  • 8篇污染土壤
  • 7篇镉污染
  • 7篇镉污染土壤
  • 6篇植物修复
  • 6篇妥善
  • 6篇妥善处理
  • 5篇植物修复技术
  • 5篇镉含量
  • 4篇重金
  • 4篇重金属
  • 4篇重金属污染
  • 4篇金属污染
  • 4篇孔雀草
  • 2篇氮肥
  • 2篇植物
  • 2篇酸性肥料
  • 2篇土壤
  • 2篇重金属污染土...

机构

  • 1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铁岭市林业局
  • 1篇铁岭市林业科...

作者

  • 11篇王林
  • 9篇周启星
  • 4篇任丽萍
  • 3篇刘维涛
  • 3篇孙约兵
  • 3篇于志国
  • 2篇刘睿
  • 1篇戴玉成
  • 1篇魏玉莲
  • 1篇安婧

传媒

  • 1篇林业科学研究
  • 1篇中国生态学会...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利用铅低积累型世博秋抗大白菜的农业安全生产方法
本发明涉及铅污染土壤环境的作物安全生产技术,具体地说是利用铅低积累型大白菜在铅污染土壤安全生产的方法,在铅污染土壤中种植该铅低积累型大白菜,利用低积累铅大白菜地上部排斥吸收富集污染土壤中的铅,根部固定吸附土壤中的铅,从而...
周启星刘维涛任丽萍王林安婧
文献传递
一种利用万寿菊修复治理镉污染土壤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污染环境的植物修复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利用镉富集花卉万寿菊(Tagetes erecta L.)修复治理镉污染土壤的方法。本发明利用镉富集植物万寿菊根系大量吸收富集污染土壤中的镉,并向上转运到地上部,当植株生长...
王林周启星刘睿于志国
文献传递
一种利用雏菊修复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污染环境的植物修复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利用镉富集花卉雏菊(Bellis perennis)修复镉污染土壤的方法。本方法利用镉富集植物雏菊根系大量吸收富集污染土壤中的镉,并向上转运到地上部,当植株生长到开花期时将...
王林周启星任丽萍孙约兵
文献传递
一种联合强化修复镉污染土壤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具体的说是一种利用联合强化措施修复镉污染土壤的方法。该方法是在待修复土壤中施入铵态氮肥,然后种植孔雀草,待孔雀草生长至开花或成熟期时,在土壤中添加螯合剂,再生长10-15天后将植物整体...
王林周启星于志国刘维涛
文献传递
一种利用花卉植物孔雀草修复治理镉污染土壤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污染环境的植物修复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利用花卉植物孔雀草修复治理镉污染土壤的方法。本发明利用镉超富集花卉孔雀草根系大量吸收富集污染土壤中的镉,并向上转运到地上部,当植株生长到30-40cm高或开花期时将植物整体...
周启星王林任丽萍孙约兵
文献传递
一种利用观赏植物缨绒花修复镉污染土壤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污染环境的植物修复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利用超积累/超富集观赏植物缨绒花(Emilia javanica)修复镉污染土壤的方法。本发明利用镉超富集植物缨绒花根系大量吸收、富集污染土壤中的镉,并向上转运到地上部,当...
王林周启星刘睿
文献传递
一种联合强化修复镉污染土壤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具体的说是一种利用联合强化措施修复镉污染土壤的方法。该方法是在待修复土壤中施入铵态氮肥,然后种植孔雀草,待孔雀草生长至开花或成熟期时,在土壤中添加螯合剂,再生长10-15天后将植物整体...
王林周启星于志国刘维涛
文献传递
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强化技术研究进展
<正>作为植物修复强化技术,农艺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效率。本文从土壤管理和植物管理两大方面综述了农艺措施强化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施肥、土壤微生物技术以及植物管理措施用于强化植物修复...
王林周启星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农艺措施
文献传递
超积累观赏植物筛选及生态修复强化技术研究
近年来,我国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形势日益严峻,大量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亟待修复。而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已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将观赏植物应用于污染土壤修复方面的研究刚刚兴起,就已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本研究针对土壤重金属镉...
王林
关键词:污染土壤观赏植物重金属污染环境风险
木材褐腐真菌泊氏孔菌属生态学研究被引量:7
2008年
木材腐朽真菌在森林生态系统中起着关键的降解还原作用,是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泊氏孔菌属的种类具有降解木材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造成木材褐色腐朽的功能,而混合于针叶林土壤中的褐腐残余物是针叶林生态系统更新所必不可少的。本文对中国地区泊氏孔菌属进行生态学的研究,结果表明树木腐烂程度与泊氏孔菌属的种类分布具有高度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885。寄主树木选择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泊氏孔菌属的种类主要生长在针叶树倒木上,有19种,占总数的86%,其中生长在云杉属和松属树木上的种类最多,而阔叶树中最适宜该属物种生长的树种是桦属和杨属树木。
魏玉莲戴玉成王林左洪文
关键词:生态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