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丹 作品数:6 被引量:44 H指数:4 供职机构: 梅州市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梅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调强放射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489例远期预后影响因素及晚期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行调强放射治疗(IMRT)初治局部晚期鼻咽癌远期预后影响因素及晚期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梅州市人民医院行IMRT一线治疗的局部晚期鼻咽癌病人共489例,分析随访生存情况、复发转移及晚期损伤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评价局部区域控制率、总生存(OS)率及无复发生存(DFS)率独立影响因素。结果489例病人随访5年局部区域控制率为92.64%(453/489),5年DFS率为84.05%(411/489),5年OS率为91.00%(445/489)。随访过程中死亡65例,其中因局部区域复发死亡25例,因远处转移死亡35例,因其他事件死亡5例。随访3~4级晚期损伤发生率为2.04%(10/48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与IMRT一线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病人5年局部区域控制率有关(P<0.05);性别、EB DNA拷贝数、临床分期及N分期均与IMRT一线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病人5年DFS率有关(P<0.05);年龄、EB DNA拷贝数、临床分期及N分期均与IMRT一线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病人5年OS率有关(P<0.05)。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是IMRT一线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病人5年局部区域控制率独立影响因素(P<0.05);性别、年龄、吸烟和EB DNA拷贝数均是IMRT一线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病人5年DFS率独立影响因素(P<0.05);年龄、N分期和EB DNA拷贝数均是IMRT一线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病人5年OS率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IMRT一线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远期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性别、年龄、EB DNA拷贝数及分期情况,而随访晚期损伤以1~2级为主。 胡丹 陈志杰 林燕彬 黎荣光 张汉雄关键词:鼻咽肿瘤 预后 两种放疗方案对局部晚期鼻咽癌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 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常规调强放疗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方案对局部晚期鼻咽癌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梅州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共132例临床资料,其中62例接受常规调强放疗方案治疗(对照组),另70例接受容积旋转调强放疗方案治疗(试验组);比较两组近期疗效、危及器官最大/平均剂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客观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视神经及视交叉危及器官最大/平均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内耳、脑干和脊髓危及器官最大/平均剂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急性腮腺损伤和听力损伤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调强放疗方案,容积旋转调强放疗方案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具有明显剂量学优势,能够有效降低放疗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且整体疗效接近。 胡丹 马天斌 陈志杰 刘伟通 林燕彬 张汉雄 黎荣光关键词:调强放疗 鼻咽癌 疗效 安全性 基于IMRT同步放化疗方案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不良预后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探讨基于调强放疗(IMRT)同步放化疗方案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不良预后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为临床诊疗方案优化及预后改善提供更多参考。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7年12月梅州市人民医院接受基于IMRT同步放化疗方案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190例,分析临床特征资料和随访生存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评价患者不良预后独立危险因素;基于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并评价模型预后预测效能。结果190例患者随访过程中死亡26例,累积1年、3年及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7.4%、90.7%、87.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绝对值比值、乳酸脱氢酶、颅底侵犯、N分级及辅助化疗情况均与局部晚期鼻咽癌不良预后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乳酸脱氢酶水平≥185 IU/L、颅底侵犯及N3均是局部晚期鼻咽癌不良预后独立危险因素(P<0.05)。将多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指标纳入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总生存时间列线图模型,患者总生存时间列线图模型用于累积1年、3年及5年总生存时间C-index为0.84(95%CI:0.72~0.86),总生存时间预测AUC分别为0.87(95%CI:0.75~0.93)、0.90(95%CI:0.79~0.96)、0.85(95%CI:0.80~0.98)。结论接受基于IMRT同步放化疗方案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不良预后可能与乳酸脱氢酶水平、有无颅底侵犯及N分级等密切相关,而根据上述预后因素构建线列图模型在预测患者随访总生存时间方面具有良好效能。 胡丹 陈志杰 林燕彬 黎荣光 张汉雄关键词:鼻咽肿瘤 预后 调强放疗 局部晚期鼻咽癌 两种准直器宽度对鼻咽癌放疗中的剂量学差异影响 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研究两种规格(等中心处投影0.5和1.0 cm)多叶准直器(MLC)在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IMRT)计划中的区别,从剂量学方面探究MLC的宽度对患者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已完成治疗的31例鼻咽癌患者计划,在放疗处方和物理优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分别使用两种规格MLC的加速器射野模型进行重新优化计算,统计靶区及主要危及器官的体积剂量、平均剂量(D_(mean))、适形度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等参数,分析其差异性。结果:全样本分析显示,所有靶区HI和部分靶区(PGTVnx、PCTV2)C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5 cm MLC优于1.0 cm MLC;危及器官中,右侧视神经和视交叉最大剂量(Dmax)、左侧颞叶和右侧颞颌关节D_(mean)、左右腮腺V_(30)、气管和脊髓D_(mea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5 cm MLC优于1.0 cm MLC,其他危及器官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Pinnacle^(3)和Monaco计划系统中得到了相似结果,两种MLC在靶区适形度和均匀性方面及部分危及器官受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5 cm MLC在鼻咽癌调强计划中能有效提高靶区适形度和均匀性,也能有效降低部分危及器官受量,可以更好地保护与靶区邻近或有重叠的一些危及器官,推荐有条件的医院使用。 马天斌 蒋振东 俞海东 张汉雄 胡丹 陈意标关键词:鼻咽癌 多叶准直器 放化疗综合治疗中晚期鼻咽癌60例临床观察 2013年 选取2011年2月-2012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中晚期鼻咽癌患者60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放射治疗配合DDP与5-FU化疗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放射治疗,对两组患者生存率、局部控制率、5年生存率以及毒副反应进行观察比较。观察组生存率、局部控制率、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毒副反应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放化疗综合治疗中晚期鼻咽癌具有良好疗效,能提高患者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胡丹关键词:中晚期 鼻咽癌 鼻咽癌常规放疗与调强放疗远期并发症及疗效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8 2014年 目的比较鼻咽癌常规放疗与调强放疗的远期并发症及疗效.方法将160例鼻咽癌患者分为常规放疗组和调强放疗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存情况.结果调强放疗组远期口干、颈部纤维化和放射性脑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放疗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远期张口受限、放射性龋齿和听力下降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调强放疗组4~7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常规放疗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调强放疗治疗鼻咽癌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放疗,远期生存率高于常规放疗,远期疗效优于常规放疗. 胡丹 熊俊关键词:鼻咽癌 常规放疗 调强放疗 远期并发症 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