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雷公藤总甙联合他克莫司和糖皮质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N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郑州颐和医院、河南省中医院收治的93例RNS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n=31)、B组(n=28)和C组(n=34)。A组患者给予甲泼尼龙片和雷公藤总甙片联合治疗,B组患者给予甲泼尼龙片和他克莫司胶囊联合治疗,C组患者给予甲泼尼龙片、他克莫司胶囊和雷公藤总甙片联合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3、6个月检测3组患者血清白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肌酐(SCr)及24 h尿蛋白(UTP),治疗6个月时评估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3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ALT、AST、SCr水平均无显著变化(P> 0.05);治疗前3组患者血清ALB水平和24 h UT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6个月血清ALB水平和24 h UT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B组患者治疗3个月与治疗前血清AL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6个月时血清ALB水平高于治疗3个月和治疗前(P <0.05);B组患者治疗3、6个月时24 h UTP低于治疗前,治疗6个月时24 h UTP低于治疗3个月(P <0.05)。C组患者治疗3、6个月时血清ALB水平高于治疗前,治疗6个月时血清ALB水平高于治疗3个月(P <0.05);C组患者治疗3、6个月时24 h UTP低于治疗前(P <0.05),治疗3、6个月时24 h UT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3个月时,B组和C组患者血清ALB水平高于A组(P <0.05),但B组与C组患者血清AL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3个月时,B组和C组患者24 h UTP低于A组,C组患者24 h UTP低于B组(P <0.05)。治疗6个月时,B组和C组患者血清ALB水平高于A组,24 h UTP低于A组(P <0.05);C组患者血清ALB水平高于B组,24 h UTP低于B组(P <0.05)。C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A组和B组,B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A组(P <0.05)。结论雷公藤总甙�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方法研究麻黄-苦杏仁药对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查找麻黄、苦杏仁的有效成分及相关靶点,并运用Uniprot数据库对靶点进行人类基因名称标注并规范化处理。通过OMIM及GeneCards查找支气管哮喘疾病靶点。将中药的靶点与疾病靶点进行比对,找出药物与疾病的共同蛋白靶点。运用Cytoscape3.3.0构建"成分-靶点"网络,找出麻黄-苦杏仁的主要活性成分。运用String数据库对共同靶点进行蛋白相互作用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分析,找出关键靶点蛋白。运用Bioconductor对共同蛋白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功能富集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预测麻黄-苦杏仁药对治疗疾病的作用机制。通过iGemdock及AutoDockTools软件对筛选出的主要活性成分与关键蛋白靶点的最优结合模式进行分子对接。结果筛选出麻黄-苦杏仁药对治疗支气管哮喘疾病的36个有效成分和80个有效靶点。其中主要活性成分8个,包括quercetin、kaempferol、luteolin、Stigmasterol、beta-sitosterol、Glabridin、(+)-catechin、naringenin。治疗疾病的关键靶点蛋白7个,分别是TP53、IL6、EGFR、VEGFA、CASP3、ESR1、MAPK8。GO功能富集共得到1591个条目,其中生物过程(BP)占比最高,达89%。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127条信号通路,涉及的主要通路为TNF signaling pathway、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p53 signaling pathway、C-type lectin receptor signaling pathway。分子对接显示麻黄-苦杏仁药对的8个主要有效成分与7个关键靶点的最优结合模式都能完美对接。结论本研究显示了麻黄-苦杏仁药对可能通过调节TNF、PI3K-Akt、p53等信号通路来达到抗炎,降低气道高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