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璐

作品数:16 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5篇针刺
  • 3篇单穴
  • 3篇电针
  • 3篇穴位
  • 3篇支撑柱
  • 3篇脑出血
  • 3篇近视
  • 3篇近视治疗
  • 3篇艾灸
  • 3篇艾条
  • 3篇出血
  • 2篇单眼
  • 2篇穴区
  • 2篇针刺穴位
  • 2篇针灸
  • 2篇失眠
  • 2篇脑出血大鼠
  • 1篇大细胞
  • 1篇低频脉冲电
  • 1篇低频脉冲电疗

机构

  • 10篇上海中医药大...
  • 10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上海市针灸经...
  • 1篇绍兴市中医院

作者

  • 16篇李璐
  • 8篇周艳丽
  • 7篇王婉娣
  • 5篇东贵荣
  • 3篇段君毅
  • 3篇朱润佳
  • 3篇张倩
  • 3篇李璟
  • 3篇张春雁
  • 2篇陈晓军
  • 2篇王超
  • 2篇田鸿芳
  • 1篇詹明洁
  • 1篇谢晨
  • 1篇韩德雄
  • 1篇杨文佳
  • 1篇王樟连
  • 1篇陈云飞
  • 1篇陈利芳
  • 1篇赵娜

传媒

  • 2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针灸临床杂志
  • 1篇中国针灸
  • 1篇浙江中医杂志
  • 1篇上海中医药杂...
  • 1篇新中医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心电与循环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频脉冲电疗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对老年卒中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疗效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低频脉冲电疗(LFPE)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t DCS)对老年卒中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8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庆春院区)收治的120例卒中导致上肢功能障碍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LFPE、t DCS、LFPE+t DCS治疗各40例,分别为LFPE组、t DCS组、LFPE+t DCS组。观察并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上肢运动功能[采用简式Fugl-Meyer量表(FMA)评估]、痉挛程度[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MAS)评估]、血清指标[包括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自理能力[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估]及生活质量[采用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估]等指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4周后3组患者上肢FMA评分以及MBI、SS-QOL评分均明显升高(均P<0.01),上肢MAS评分以及血清NSE、S-100β蛋白、MBP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1)。治疗4周后,LFPE+t DCS组FMA评分以及MBI、SS-QOL评分均明显高于LFPE组、t DCS组(均P<0.05),而MAS评分以及血清NSE、S-100β蛋白、MBP水平均低于LFPE组、t DCS组(均P<0.05)。结论LFPE联合t DCS能有效改善老年卒中患者上肢功能障碍,提高患者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章姣姣杨玉平李璐洪磊
关键词:低频脉冲电疗卒中上肢功能障碍
针灸治疗失眠选穴规律和辨证分型特点分析
目的:总结和分析权威针灸教材治疗失眠的选穴规律及辨证分型特点.方法:用手工检索结合电子书检索的方式,对不同版本的针灸教材进行收集整理,对筛选合格的教材中治疗失眠所使用的腧穴及辨证分型提取并录入Excel电子表格进行统计分...
田鸿芳梁浚莹李璐胡汉通马睿杰
关键词:失眠针灸疗法选穴规律辨证分型
电针对CCH大鼠认知能力及海马p-JAK2、p-STAT3水平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讨电针对慢性脑灌注不足(CCH)大鼠认知能力及海马p-JAK2、p-STAT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为Sham组、Model组、Sham EA组、EA组。采用2-VO法制备CCH模型。通过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检测各组大鼠不同时相rCBF情况,采用Morris水迷宫评价大鼠认知功能,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p-JAK2、p-STAT3蛋白表达。结果大鼠造模成功30 min后rCBF水平显著降低至基础血流的65%~75%之间(P<0.01);与Model组比较,EA组、Sham EA组大鼠rCBF升高(P<0.01),且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EA组大鼠rCBF水平明显高于Sham EA组(P<0.05)。与Model组比较,EA组空间探索试验60 s平台象限停留时间明显延长(P<0.01),逃避潜伏期随着电针干预明显缩短(P<0.01)。与Sham EA组比较,EA组60 s平台象限停留时间明显延长(P<0.05),逃避潜伏期缩短(P<0.05)。与Model、Sham EA组比较,EA组海马p-JAK2、p-STAT3蛋白表达量下降(P<0.05)。结论电针百会和大椎可增加CCH大鼠rCBF、改善认知能力,可能与下调p-JAK2、p-STAT3蛋白表达有关。
程莹莹艾琪韩德雄吴磊刘婧李璐
关键词:电针慢性脑灌注不足
风池穴“气至病所”针刺法对针刺治疗偏头痛疗效的影响
2024年
目的:观察风池穴“气至病所”针刺法对针刺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0例偏头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取双侧太阳、丝竹空、率谷、风池、外关、侠溪穴,予以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取穴同对照组,风池穴在揣穴的基础上快速进针,缓慢调整针尖方向及针刺深度进行搜气,直至患者自觉头颞部有酸胀感,余穴操作同对照组。2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首次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以及治疗前、治疗4周后偏头痛特异性生活质量问卷(MSQ)和头痛症状积分,评价2组临床疗效。结果:首次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2组MSQ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头痛发作次数、头痛程度、头痛时长、伴随症状积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上述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86.6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种方法均能减轻偏头痛患者疼痛,改善其生活质量,但风池穴“气至病所”针刺法可提高即时镇痛效果。
陈萌许华强李璐詹明洁李星凌王超陈晓军
关键词:偏头痛针刺风池气至病所
电针预处理对换笼失眠大鼠睡眠觉醒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观察电针预处理对换笼失眠大鼠睡眠觉醒的影响,探讨电针预处理干预换笼失眠大鼠睡眠觉醒的机制。方法:将16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和假电针组,每组分为5个亚组,分别为换笼后0 min、30 min、2 h、6 h 4个亚组和睡眠监测亚组,每个亚组各8只。观察4组大鼠电针干预前后睡眠觉醒的变化、换笼后各时点血清激素变化及换笼后24 h HPA轴多巴胺受体变化情况。结果:同对照组相比,换笼后模型组和假电针组表现为日间wake时间延长(P<0.05,P<0.01)、NREM睡眠减少(P<0.05);电针组睡眠觉醒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模型组大鼠外周血激素水平比较,模型组、假电针组与电针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换笼后24 h模型组大鼠HPA轴的多巴胺D1受体和多巴胶D2受体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电针组HPA轴的多巴胺D1受体和多巴胺D2受体表达水平升高。结论:电针预处理能够干预换笼失眠大鼠睡眠觉醒,可能通过干预HPA轴多巴胺受体发挥作用。
谢晨李璐高晓林赵娜杨文佳陈云飞
关键词:电针多巴胺多巴胺D1受体多巴胺D2受体失眠睡眠觉醒
一种多功能的近视治疗艾灸架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的近视治疗艾灸架,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垂直于底座的前支撑柱和后支撑柱,前支撑柱上装有“U”形支架,在“U”形支架上设有固定头部的下颌托;所述底座上设有垂直于“U”形支架所在平面的底座凹槽;所述后支撑柱...
周艳丽李璐张春雁李璟朱润佳王婉娣段君毅张倩
文献传递
基于RNA测序的脑出血大鼠腧穴局部针刺信息激发启动级联放大机制的基因表达分析
目的:应用转录组测序技术研究针刺对脑出血模型大鼠风府穴区组织基因表达的影响,分析差异表达基因及密切相关的信号转导通路,探讨针刺穴位信息启动及传递的途径.方法:12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正常电针...
李璐周艳丽王婉娣东贵荣
关键词:腧穴转录组测序基因表达信号转导
针刺对脑出血大鼠风府穴区局部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针刺对穴区局部ATP酶的变化,探讨针刺刺激对腧穴局部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3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假手术组、假针刺组、针刺组和电针组,每组6只。利用改良的Deinsberger注血法制备脑...
李璐周艳丽东贵荣张全爱韩德雄
关键词:针刺ATP酶
文献传递
针刺穴位信息启动传导机制与肥大细胞的相关性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6年
综述近年针刺信息启动传导机制中与肥大细胞相关性的研究进展。针刺作用于腧穴后,穴区的物质基础、机械作用力、炎症反应、神经兴奋、P物质、组织液、钙离子、组胺等均参与了针刺信息传导,并激活肥大细胞促使其脱颗粒,肥大细胞脱颗粒可能是针刺信号启动转导过程中的关键点。
周艳丽东贵荣李璐王婉娣
关键词:针刺肥大细胞信息传导
小儿巨结肠类缘病案
2016年
患儿,女,1岁,出生后反复腹胀、便秘,于2013年12月23日就诊。病史:2013年11月6日于上海当地医院行直肠黏膜活检术,于2013年12月4日在全麻下行腹腔镜探查术、全消化道多点肠活检、横结肠造瘘术。病理报告:"直肠、降结肠"肌间找到神经节细胞,发育较差;"阑尾"肌间找到神经节细胞,发育较"直肠、降结肠"好;"回肠"(距回盲部20cm)肌间找到神经节细胞,发育尚可;
李璐王婉娣东贵荣
关键词:巨结肠类缘病腹腔镜探查术结肠造瘘术钡剂灌肠神庭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