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元芳

作品数:19 被引量:136H指数:8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专利
  • 9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7篇大豆
  • 5篇套作
  • 4篇叶绿
  • 4篇光合特性
  • 3篇田间
  • 3篇组装式
  • 3篇作物
  • 3篇光环境
  • 2篇灯座
  • 2篇电源
  • 2篇调节装置
  • 2篇行距
  • 2篇遥感
  • 2篇遥感数据
  • 2篇叶绿素
  • 2篇叶绿体
  • 2篇叶绿体超微结...
  • 2篇叶片
  • 2篇移动电源
  • 2篇玉米

机构

  • 19篇四川农业大学

作者

  • 19篇杨峰
  • 19篇杨文钰
  • 19篇范元芳
  • 6篇雍太文
  • 6篇刘卫国
  • 5篇王锐
  • 4篇王小春
  • 3篇武晓玲
  • 3篇黄山
  • 2篇舒凯
  • 2篇宋春
  • 2篇廖敦平
  • 2篇杜俊波
  • 2篇刘江
  • 2篇陈四维
  • 2篇李佳凤
  • 1篇娄莹
  • 1篇高仁才
  • 1篇陈国鹏
  • 1篇杜维维

传媒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油料作物...
  • 2篇作物学报
  • 1篇草业学报
  • 1篇遥感信息
  • 1篇核农学报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9
  • 6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作物全株生理生化参数动态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作物全株生理生化参数动态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包括移动基座、电控及分析平台、电控液压升降机、设置在电控液压升降机顶部的组装臂、设置在所述组装臂一端的电源装置、设置在组装臂另一端的可旋转式多探头监测器;所述...
杨峰谭先明张佳伟王贝贝谭婷婷李盛蓝范元芳杨文钰
文献传递
一种光环境的调节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环境的调节装置,包括设置于植株(5)上方的灯座(1)、安装于所述灯座(1)上的光源灯(2),以及支撑所述灯座(1)的多个伸缩杆(3),所述伸缩杆(3)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伸缩杆(3)具有底端固定于地...
杨峰范元芳杨文钰武晓玲刘沁林雍太文王小春刘卫国刘江舒凯杜俊波宋春
文献传递
玉米-大豆带状间作对大豆生长、光合荧光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40
2017年
为了探究玉米-大豆间作对大豆生长策略、光合荧光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以大豆品种中黄39为试材,采用玉米-大豆带状间作和大豆净作2种不同的种植模式,研究间作下大豆的形态、物质分配及光合荧光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间作大豆植株的株高在四节期(V4期)、始荚期(R3期)和鼓粒期(R6期)分别比净作增加22.47%、47.33%和32.72%。在V4期,间作大豆除株高显著高于净作外,大豆茎粗、主茎节数、茎叶柄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在净作和间作下均差异不显著。在R3和R6期,间作大豆植株的茎、柄生物量显著增加,但叶生物量、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总含量及净光合速率(Pn)显著低于净作大豆。对于叶绿素荧光参数,间作大豆叶片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在V4、R3和R6期分别显著高出净作大豆12.2%、5.04%和7.2%,而间作大豆叶片的PSII实际的光化学量子效率(F'q/F'm)、光化学淬灭系数(q P)和PSII反应中心潜在的激发能捕获效率(F_v/F_m)与净作大豆相比差异不显著。在产量构成因素中,间作大豆的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及单株产量均显著低于净作,分别降低27.78%、12.33%、20.72%。间作下玉米对大豆生育后期的生长、光合特性的影响直接导致大豆产量及构成因素的下降。因此,在玉米-大豆带状间作种植模式下,要提高间作大豆产量,需降低大豆生育后期玉米荫蔽程度。本研究结果为间作大豆栽培及高产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范元芳刘沁林王锐蒋晓蓉杜维维杨文钰杨峰
关键词:间作大豆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
净、套作下大豆茎秆和籽粒糖氮动态规律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碳氮代谢是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在糖氮运输和储存过程中茎秆起着重要作用。以南豆12和南豆20为供试材料,在净、套作下分析不同生育时期大豆茎秆及籽粒中可溶性糖、氮含量变化规律,明确种植模式对大豆茎秆和籽粒碳氮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生育时期的推进,南豆12和南豆20茎秆可溶性糖和氮含量在净、套作条件下均呈现"低-高-低"的趋势,糖氮比呈现"低-高"的趋势。大豆从苗期至盛花期,茎秆可溶性糖、氮及糖氮比在净套作条件下差异显著(P<0.05),但从盛荚期至完熟期差异不显著(P>0.05)。净、套作模式下大豆籽粒可溶性糖、氮含量及糖氮比差异极显著(P<0.01),但品种间差异不显著。通过相关性分析,大豆盛花期到鼓粒期茎秆可溶性糖、氮含量及糖氮比与籽粒可溶性糖、氮含量及糖氮比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P<0.05),特别是氮和糖氮比,相关系数最大值达到0.85。这些结果为明确糖氮由茎秆到籽粒的运输规律和套作大豆合理种植栽培参数提供理论支撑。
刘沁林李佳凤范元芳邓传蓉雍太文刘卫国杨文钰杨峰
关键词:间套作物质运输
玉米行距配置对套作大豆生物量、根系伤流及养分的影响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通过研究套作种植条件下,玉米不同行距配置对大豆生物量、根系伤流及其养分的影响,为玉米-大豆带状套作合理的群体配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于2012—2013年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以玉米-大豆带状套作种植中大豆为研究对象,固定玉米和大豆带宽200 cm,设置3个玉米窄行处理,分别是A1(20 cm+180 cm;窄行20 cm,宽行180 cm)、A2(40 cm+160 cm)和A3(60 cm+140 cm)。两行大豆种植于玉米宽行中,行距40 cm;净作大豆为对照,行距70 cm,每个处理重复3次。在大豆第三节龄期(V3)、第五节龄期(V5)与盛花期(R2)分析玉米不同行距配置对套作大豆根系生物量、氮磷钾的积累、伤流强度及伤流液组分的影响。【结果】套作大豆地上地下生物量和根系氮磷钾养分积累随着玉米窄行行距的增加而降低,且显著低于净作对照(P<0.05)。根系伤流强度在各处理下均随生育时期的推进而增加,同一生育时期伤流强度从A1到A3逐渐降低,但A1和A2处理差异不显著(P>0.05)。A1处理下大豆根系伤流强度在V3、V5及R2期比净作处理平均低27.69%、26.11%和23.23%。除V5期大豆根系伤流组分铵态氮含量低于V3和R2期外,硝态氮、全磷、全钾、可溶性糖含量随大豆生育时期推进逐渐增加,且均低于净作对照。通过相关分析,大豆地上地下生物量与根系养分积累量、伤流强度及组分含量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在玉米-大豆带状套作种植中,行距配置的差异性导致大豆地上地下生物量和根系伤流强度的变化而影响根系养分的吸收和物质的转运。
杨峰娄莹刘沁林范元芳刘卫国雍太文王小春杨文钰
关键词:玉米大豆套作生物量养分
一种作物群体光环境分布测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作物群体光环境分布测定装置,包括并列设置的刻度杆、探杆及固定杆,所述刻度杆上设置有长度标识部件,所述探杆上设置有探头,所述固定杆将各所述刻度杆横向连接,所述探杆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刻度杆上,且所述探杆与...
杨峰杨文钰王锐武晓玲范元芳谭千军陈四维黄山陈国鹏
文献传递
玉米大豆套作窄行距对作物竞争效应及物质分配的影响被引量:14
2020年
为明确行距配置对作物竞争效应和物质分配的影响,本研究以玉米-大豆带状套作系统为对象,设置不同窄行距配置以及隔根处理,结果表明:各处理间,玉米植株的竞争强度随窄行距增加而逐渐减小至趋于平稳,大豆竞争强度增幅为33.14%~36.31%;玉米的全竞争强度(EFC)、地上竞争强度(ESC)与窄行距呈反比,大豆全竞争强度(EFC)和地上竞争强度(ESC)一致表现为:40cm<80cm<100cm;玉米营养器官干物质的转移率和对籽粒的贡献率表现为窄行距从20 cm增加至100 cm,转移率增幅为11.0%~20.5%,贡献率为13.5%~27.0%;大豆营养器官干物质转移率降低17.5%~28.5%,贡献率降低52.0%~71.0%。各窄行距于40cm处系统竞争达到平衡,可协调带状套作下玉米和大豆竞争互补以及物质分配。
王贝贝廖敦平范元芳王仲林张佳伟雍太文王小春刘卫国杨文钰杨峰
关键词:套作竞争力干物质分配
光强和光质对大豆幼苗形态及光合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3
2018年
【目的】玉米大豆带状套作种植模式下荫蔽是影响大豆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荫蔽包括光强的降低和光质的改变,通过分析不同光环境下大豆形态、光合生理参数,以期为揭示光强和光质对大豆生长发育的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南豆12为试验材料,在人工气候室盆栽种植条件下,设置4个光环境:A1处理(正常光照+远红光;光强不变,红光和远红光比值降低),A2处理(弱光+远红光;光强降低,红光和远红光比值降低),A3处理(弱光;光强降低,红光和远红光比值不变),CK对照(正常光照;光强不变,红光和远红光比值不变),分析大豆幼苗形态及光合生理参数对不同光环境的响应。【结果】在光强不变,红光和远红光比值降低条件下,与CK相比A1处理大豆株高和生物量增加,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下降,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下降,净光合速率增加,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降低,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差异不显著(P>0.05);与A3处理相比A2处理大豆株高降低,茎粗增加,生物量增加9.8%,叶绿素a和总叶绿素含量分别增加了5.68%和2.83%,而叶绿素b含量降低了6.48%,净光合速率、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非光化学猝灭系数、有效光化学量子产量显著增加,根系特征差异不显著(P>0.05)。在光质不变,光强降低的条件下,与A2处理相比,A1处理大豆株高显著降低,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和根系体积显著增加,生物量增加了62.87%,其中A1处理下叶片生物量占整个植株的54.96%,而A2处理下茎秆生物量占整个植株的52.08%,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和总叶绿素含量增加,净光合速率增加了16.22%,非光化学猝灭系数差异不显著(P>0.05);与CK相比,A3处理大豆株高显著增加,而茎粗、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和根系体积显著降低,生物量显著减少了61.09%,其中A3处理下茎秆生物量积累增加,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
程亚娇谌俊旭王仲林范元芳陈思宇李泽林刘沁林李中川杨峰杨文钰
关键词:大豆光强光质光合特性
一种便携式田间多边形定点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田间多边形定点装置,属于农业科研种植技术领域。所述的固定探杆是由底部椎体和圆柱探杆构成,且底部椎体位于圆柱探杆底部,所述的圆柱探杆上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数显控制器、垂直水平校准仪、激光测距器、行线...
杨峰谌俊旭王仲林范元芳程亚娇张佳伟王贝贝杨文钰
文献传递
套作荫蔽对苗期大豆叶片结构和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7
2017年
间套作系统中荫蔽是影响低位作物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本研究采用玉米-大豆套作种植模式,以南豆12大豆品种为研究对象,设置2个行比配置,即1∶1(A1处理;1行玉米间隔1行大豆,间距50 cm)和2∶2(A2处理;2行玉米间隔2行大豆,玉米和大豆各自的行距均为40 cm,玉米和大豆间距为60 cm),净作大豆为对照(CK),研究玉米和大豆不同行比套作配置下荫蔽对大豆叶片光合荧光特性、解剖结构及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套作处理A1、A2的光合有效辐射(PAR)分别比CK显著降低91.2%、66.8%。叶绿素a含量分别降低50.2%和27.9%,净光合速率分别降低63.2%和37.8%。套作大豆功能叶片荧光参数F_v'/F_m'和F_q'/F_m显著高于净作大豆,而F_v/F_m、qP和NPQ低于净作。对于叶片结构,套作大豆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均低于CK,且净作大豆叶片厚度分别是A1和A2处理下的2.15倍和1.69倍;套作大豆叶片的叶绿体结构比较完整,无破碎现象,含淀粉粒稀少,随着荫蔽程度的加重,嗜锇颗粒、基粒片层和基质片层增多,叶绿体减小但其数目增多,而净作大豆叶片叶绿体中淀粉粒较多且色泽亮白,基粒片层和基质片层稀少。因此,玉米-大豆套作种植中不同行比配置导致低位作物大豆冠层光环境差异,直接影响大豆叶片结构特征和光合荧光特性。
范元芳杨峰刘沁林谌俊旭王锐罗式伶杨文钰
关键词:大豆套作叶绿体超微结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