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巍
- 作品数:7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历史地理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对象及其转变的考察——从清末至民国被引量:10
- 2018年
- 通过对清末至民国时期法规文本里的保护对象:古迹、名胜古迹和古物的含义、所指范围及其转变原因的考察,结合对中国传统理念、文件制定者、社会背景、西方理念等的分析,探究该发展过程中外来话语对于中国本土话语所产生的影响,包括保护自然物传统的丢失,以及本土词汇古迹生命力的下降等,提醒我们对于当代外来遗产话语保持审慎的态度。
- 王巍吴葱
- 关键词:文化遗产古迹古物
- 论遗产记录与真实性被引量:5
- 2016年
- 本文梳理了真实性的内在逻辑:承认多层位价值和多元价值共存,这也是认识真实性的前提。然后引入"物质层位"和"文本层位"的概念,探讨记录和真实性、信息来源的关系。评判真实性要借助文本层位附载的信息来源,而记录是文本层位的产生、存在方式,所以记录是最重要的信息来源。物质、文本层位都真实存在,遗产才具有真实性。
- 王巍吴葱韩涛
- 关键词:信息来源
- 论遗产的价值演变--在19世纪勒杜克引领的风格式修复之前
- 2017年
- 从希腊罗马时期至19世纪勒杜克引领的风格式修复之前,人类对遗产价值的认识是一个逐渐褪去直接的功利色彩、愈发超脱的过程。古典时代、中世纪时期,人类对待历史建筑都是功利地为我所用,从权利、经济、宗教、社会功用等各个方面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对于历史建筑的历史和艺术价值褪去功利色彩的关注,但落实到实际工程,功利色彩仍然很重。文艺复兴以后出现了好古者,他们关注历史建筑的历史价值,但没有支撑起对历史建筑的现场保护。法国大革命期间出现了"国家遗产"的概念,遗产的国家价值和历史价值得到重视。大革命之后,一些学者促进了对历史建筑艺术价值的认识,但带有非美学的因素,如偏好历史沧桑感和强化民族辉煌的情感记忆等。对不同价值的偏向和侧重最终导致了关于历史建筑如何修复的辩论,直至勒杜克和拉斯金的时代,辩论演变成了运动,奠定了最重要的两个价值的国际地位,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遗产具有某些超脱的价值并且上升到信念和哲学层面,但同时也具有实用价值或者必须满足某些现实条件才能存在,所以现实中只能走中庸之道:既不能太过功利的对待遗产,也不能完全摆脱功利;既要有超脱的心态,又要兼顾现实问题和出路。
- 王巍吴葱
- 关键词:遗产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
- 论文化遗产的科学价值被引量:5
- 2018年
- 文章从文化遗产的历史与价值讨论开始,通过简述遗产保护领域遗产价值的演变脉络,梳理国际和国内与保护遗产相关的法律文件(包括一般国际文件、专门针对历史建筑的国际宪章,以及英法意等国家的法律文件),追溯遗产的科学价值产生的来龙去脉,探寻其如何与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等并列成为评判建筑遗产的基本价值种类。并通过国际和国内的比较,加深对西方和中国遗产话语的全面理解。最后得出结论,国际层面上科技主义的扩张一定程度上促成了人们对遗产科学价值的认可;而国内层面除此之外,依靠科学救亡图存的期望也促成了国人添加科学价值作为评定遗产的价值标准。此外,文章还探讨了对待西方遗产话语应有的态度。
- 王巍吴葱
- 关键词:文化遗产科学主义
- 浅析中国古迹的真实性被引量:1
- 2016年
- 本文从重修再建的修缮传统出发,阐述了中国古人是如何善待古迹的,并且分析了古人善待古迹的目的:服务于现世的各种价值,然后笔者选取了学界较认可的价值主导的修缮实例,最终得出中国古代关于古迹的真实性问题的认识:对于古迹存有的连续性的认可,即古人接受物质本体的重修再建,认可这种物质可以更新、但是意义永存的连续性。
- 王巍
- 关键词:古迹伦理价值连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