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玲

作品数:5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理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篇拉曼
  • 3篇拉曼散射
  • 3篇表面增强拉曼
  • 3篇表面增强拉曼...
  • 2篇氧化石墨
  • 2篇氧化石墨烯
  • 2篇石墨
  • 2篇石墨烯
  • 2篇AU
  • 1篇电沉积
  • 1篇电沉积法
  • 1篇电沉积法制备
  • 1篇氧化硅
  • 1篇英文
  • 1篇肿瘤
  • 1篇消融
  • 1篇消融效果
  • 1篇纳米
  • 1篇纳米棒
  • 1篇纳米复合材料

机构

  • 4篇同济大学

作者

  • 4篇姚爱华
  • 4篇徐玲
  • 3篇王德平
  • 1篇陈炳地
  • 1篇周鑫
  • 1篇周田
  • 1篇胥岩

传媒

  • 2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无机化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不同壳层厚度Au@SiO_2的表面增强拉曼效应
2016年
通过电偶置换反应制备了尺寸在30~35 nm的结晶性良好的Au纳米颗粒,并成功在其表面包覆了不同厚度的Si O2壳层,利用TEM、HRTEM和UV-Vis对样品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并以罗丹明6G(R6G)为探针分子,对Au@SiO_2复合粒子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相对于Au纳米颗粒,Au@SiO_2复合粒子显著提高了拉曼信号的质量和检测的灵敏度,且Si O2壳层厚度对其SRES效应影响显著,壳层厚度为2 nm的复合粒子对R6G分子的检测极限可达10^(-7)mol/L。
徐玲姚爱华周田王德平
关键词:二氧化硅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原位生长法制备金纳米棒/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
金纳米棒(GNRs)有着非常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光学响应性能,并可通过调节长径比米控制光的吸收范围.氧化石墨烯(GO)具有良好的肿瘤消融效果和导热导电性质.本文结合两者的优势,通过原位生长法在水相中合成了GNRs/GO纳米复...
孙兵妹徐玲姚爱华陈炳地
关键词:纳米复合材料金纳米棒氧化石墨烯
Ag/TiO_2多孔阵列作为可再生的SERS活性基底
2017年
采用三次阳极氧化法制备了TiO_2纳米孔阵列,然后通过连续离子层吸附法在其上负载30 nm左右的Ag纳米颗粒,并将Ag/TiO_2作为SERS活性基底,研究了其对罗丹明6G(R6G)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效应,同时对基底的均匀性、稳定性和可再生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显示,在激发波长为532 nm的情况下,该基底对R6G分子的检测限达到~10^(-7) mol/L,且具有较好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吸附了R6G分子的Ag/TiO_2基底经模拟太阳光照射后,30 min内即可将所吸附的待测分子降解,显示出良好的可再生性能。基于其高度有序的结构和良好的性能,所制备的Ag/TiO_2多孔孔阵列有望作为一种理想的SERS活性基底而在相关领域获得应用。
周鑫周鑫徐玲姚爱华
关键词: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可再生性
二步电沉积法制备Au/氧化石墨烯复合薄膜作为SERS基底(英文)
2016年
采用二步电沉积方法在Ti片表面制备了Au-氧化石墨烯(Au-GO)复合薄膜,通过XRD、SEM、XPS等对薄膜的组成、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并以罗丹明6G(R6G)为探针分子,对Au-GO/Ti基底的SERS活性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Au纳米颗粒尺寸约为60 nm,均匀、致密分布于GO表面,该基底显示出较高的SERS活性,对R6G分子的检测极限可达~10^(-1)0 mol·L^(-1),增强因子高达约106,且基底显示出良好的稳定性,在冰箱中存放90 d后,SERS活性仅降低30%左右。
徐玲姚爱华胥岩王德平
关键词:氧化石墨烯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