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温冬梅

作品数:5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枯叶
  • 5篇枯叶蛾
  • 3篇生长发育
  • 3篇寄主
  • 2篇植物
  • 2篇寄主植物
  • 1篇有效积温
  • 1篇幼虫
  • 1篇色型
  • 1篇沙棘
  • 1篇沙棘林
  • 1篇射线衍射
  • 1篇适应性
  • 1篇谱学
  • 1篇谱学研究
  • 1篇起点温度
  • 1篇取食
  • 1篇取食选择性
  • 1篇温度
  • 1篇内含物

机构

  • 5篇北京林业大学
  • 3篇榆林学院

作者

  • 5篇温冬梅
  • 4篇陆鹏飞
  • 4篇骆有庆
  • 3篇刘永华
  • 2篇宗世祥
  • 2篇阎雄飞
  • 1篇任利利
  • 1篇周金池
  • 1篇高永伟

传媒

  • 1篇昆虫学报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应用昆虫学报

年份

  • 2篇2017
  • 3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栎黄枯叶蛾生长发育与几种寄主内含物的关系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饲喂不同寄主植物对栎黄枯叶蛾Trabala vishnou gigantina Yang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分析寄主植物内含物与其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关系,为研究不同寄主植物对栎黄枯叶蛾种群动态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室内条件下,利用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山杏Armeniaca sibirica、山杨Populus davidiana、旱柳Salix matsudana饲养该虫,观察幼虫发育历期、蛹历期、蛹重及产卵量等指标,同时测定寄主叶片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水分、单宁及黄酮的含量,并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不同寄主植物饲喂栎黄枯叶蛾幼虫的发育历期、蛹历期、蛹重及产卵量均存在显著差异。取食沙棘的幼虫历期最短,仅为(74.50?1.76)d,而取食旱柳历期最长,达(106.00?1.51)d。取食山杨的蛹历期最长,为(44.00?1.41)d,最短的是取食旱柳的,仅为(32.70?3.13)d。饲喂沙棘和山杏的雌、雄蛹重和成虫产卵量显著高于饲喂山杨和旱柳的。对不同寄主的营养物质、次生物质和水分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寄主间营养物质、次生物质与水分的含量差异显著。回归相关分析表明:幼虫发育历期与寄主植物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雌蛹重和产卵量与寄主植物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雌、雄蛹重与寄主植物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蛹历期与单宁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但黄酮含量的高低与栎黄枯叶蛾生长发育等指标无相关性。【结论】沙棘是栎黄枯叶蛾生长发育及繁殖的最适寄主植物;并且寄主植物中可溶性糖、单宁的含量低、含水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高有利于栎黄枯叶蛾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温冬梅刘永华任利利陆鹏飞骆有庆
关键词:寄主植物生长发育次生物质
栎黄枯叶蛾幼虫体色变化规律及生长发育特性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明确栎黄枯叶蛾(Trabala vishnou gigantina Yang)幼虫体色变化规律及不同色型幼虫生长发育特性,以便进行虫害预报及采取防治措施。【方法】通过室内饲养观察,研究栎黄枯叶蛾2种色型幼虫的体色变化规律及其取食量、体质量、存活率、消化系数、蛹质量、产卵量、孵化率等生长发育特性。【结果】栎黄枯叶蛾幼虫3龄前一直为黄色,4龄幼虫后出现白色型和黄色型的分化,但不存在幼虫性二型现象。白色型幼虫体色一直保持白色;黄色型幼虫每次蜕皮后变为白色,3~4d内逐渐变为黄色,蜕皮进入7龄后全为黄色,直到化蛹羽化。白色型幼虫的取食量较大,生长发育较快,繁殖能力较强,而黄色型幼虫的死亡率较低,耐饥饿能力较强。【结论】栎黄枯叶蛾幼虫具有白色和黄色2种色型,2种色型幼虫生长发育特性存在差异,这为生产上合理防治该害虫提供了参考依据。
刘永华温冬梅阎雄飞陆鹏飞宗世祥骆有庆
关键词:色型生长发育
栎黄枯叶蛾幼虫寄主选择机制的光谱学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栎黄枯叶蛾(Trabala vishnou gigantina Yang)是一种多寄主林业害虫,在我国常造成多种经济作物的减产甚至绝收。为了对栎黄枯叶蛾幼虫的寄主选择机制进行深入了解,该研究在室内条件下,选取刺槐、柠条、旱柳、山杨、山杏和沙棘六种植物,采用双向选择实验方法,研究了栎黄枯叶蛾幼虫对六种植物的取食偏好性。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RD)对六种供选植物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结构进行了光谱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寄主沙棘与山杏、山杨、旱柳、柠条、刺槐存在时,幼虫比较倾向于选择沙棘。栎黄枯叶蛾幼虫对六种植物的取食偏好性的顺序依次为:沙棘>山杏>旱柳>山杨>刺槐>柠条。FTIR谱图显示,六种植物在光谱特征吸收峰的位置、数目及形状上基本相似,差异不明显。通过对三个FTIR吸光度比率的分析后发现:植物中的脂类和多糖含量是影响幼虫取食选择的关键因素。通过XRD检测,测得了六种供试植物的结晶度。通过对结晶度变化趋势和幼虫取食偏好性的对比发现:结晶度可能一定程度上影响植物的适口性,进而影响了幼虫对寄主植物的取食偏好。该研究是光谱学分析方法首次应用于昆虫寄主选择机制的研究,将为深入研究昆虫与植物在分子层面上的互相影响开辟蹊径。
温冬梅陆鹏飞骆有庆周金池高永伟
关键词:寄主选择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
沙棘林栎黄枯叶蛾对不同树种的选择与适应性
陕西吴起县是我国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的主要种植区域,栎黄枯叶蛾(Trabala vishnou gigantina Yang)是沙棘的重要食叶害虫之一。本研究以栎黄枯叶蛾对该地区沙棘林中6种主...
温冬梅
关键词:沙棘林寄主植物取食选择性适应性
温度对栎黄枯叶蛾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被引量:17
2016年
【目的】栎黄枯叶蛾Trabala vishnou gigantina是近年在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林中大面积暴发的一种食叶害虫,以幼虫取食叶片,导致沙棘长势衰弱甚至死亡。本研究旨在明确温度对栎黄枯叶蛾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以便对其进行预测预报及采取防治措施。【方法】分别在5个恒温(19,22,25,28和31℃)条件下研究了温度对栎黄枯叶蛾各虫态发育历期、取食量、交配率、产卵、寿命等的影响。【结果】在19~31℃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各虫态发育历期逐渐缩短。卵、幼虫、蛹、产卵前期和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9.24±0.45,10.85±0.87,14.56±0.85,9.65±0.54和10.48±0.52℃,有效积温分别为341.22±9.54,1 285.64±17.65,445.35±8.65,13.34±1.25和2 085.35±25.84日·度。幼虫总取食量和交配率与温度变化关系不大,而成虫的产卵量在22,25和28℃下明显高于其他温度,成虫寿命与温度呈负相关。【结论】22~28℃之间是栎黄枯叶蛾较为理想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温度。研究结果为生产上合理防治该害虫提供了参考依据。
刘永华阎雄飞温冬梅陆鹏飞宗世祥骆有庆
关键词:温度生长发育繁殖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