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脑梗
  • 2篇动脉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血管
  • 2篇脑梗死
  • 2篇梗死
  • 1篇胆固醇
  • 1篇低密度脂蛋白
  • 1篇低密度脂蛋白...
  • 1篇血管病
  • 1篇血管疾病
  • 1篇血症
  • 1篇血脂
  • 1篇血脂影响
  • 1篇一氧化碳
  • 1篇一氧化碳中毒
  • 1篇一氧化碳中毒...
  • 1篇脂蛋白
  • 1篇脂蛋白胆固醇
  • 1篇中毒

机构

  • 7篇呼和浩特市第...

作者

  • 7篇郝君
  • 4篇水佩博
  • 4篇赵晓霞
  • 3篇郭秀英
  • 2篇田文生
  • 2篇兰荣
  • 2篇刘鹏
  • 2篇薛梅
  • 1篇刘志荣
  • 1篇刘志荣
  • 1篇孟祥丽
  • 1篇张蕾

传媒

  • 3篇中文科技期刊...
  • 2篇内蒙古医学杂...
  • 1篇中国处方药
  • 1篇健康之路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常用治疗脑血管疾病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探讨
2021年
探讨不同中药注射剂在脑血管疾病中的临床使用情况,分析用药产生的不良反应。方法:从我院2019年的脑血管疾病患者中,选出200例作为此次分析对象,研究对象均进行中药注射剂治疗,此次研究涉及的中药注射剂一共有9种,包括醒脑静注射剂、血塞通注射剂、天麻素注射剂、丹红注射剂等,观察并记录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20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经中药剂注射治疗后一共出现48例不良反应;使用醒脑静注射剂发生的不良反应人数最多,一共发生17例;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患者一共发生15例,在不良反应类型中占比最高,其次为呼吸系统损害,一共发生8例;据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随着患者年龄的变化而变化,其中年龄大于65岁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不良反应发生例数中,有32例为不合理用药导致的。结论:在治疗脑血管疾病时,常采用中药注射剂治疗,不良反应类型多,而导致不良反应最主要的原因便是不合理用药,同时还与患者的年龄相关,因此,在预防不良反应时,要加强监督,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郝君赵晓霞
关键词:脑血管疾病中药注射剂
脑小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脑小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危险因素,旨意为相关人员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文献。方法选择2017年6月16日~2020年6月16日收治的90例脑小血管疾病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作为病例组。另取同期来院接受疾病治疗的脑小血管疾病非认知功能障碍患者90例为对照组。分析脑小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低密度脂蛋白相关性。结果对比两组受试者神经心理评分结果,表明病例组患者DST、StoopC、StoopB、TMT-B、MoCA、MMSE明显差于对照组(P<0.05)。以是否发生认知功能障碍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为自变量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脑小血管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因素是SBP(OR=4.172)、LDL-C(OR=3.152)、DBP(OR=4.526)、Hcy(OR=5.062)、TC(OR=4.967)、TG(OR=5.023)、高血压病史(OR=4.857)。结论SBP、LDL-C、DBP、Hcy、TC、TG、高血压病史是影响脑小血管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因素,上述指标水平上升与脑小血管疾病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存在密切联系,需及时识别与防控。
水佩博郭秀英郝君
关键词:认知功能障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
奥扎格雷钠联合阿司匹林在脑梗塞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1年
评价奥扎格雷钠与阿司匹林联合用于急性脑梗塞中的治疗价值。方法:从2016年7月-2019年7月我院收治住院的急性脑梗塞患者(发病时间<72h)中随机抽选108例符合研究条件的患者,预见性随机分组:实验组54例使用奥扎格雷钠+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54例仅使用阿司匹林治疗;其余基础治疗方法皆相同。对比两组治疗有关疗效。结果:两组皆未观察到有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和出血情况。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塞更有利于发挥血小板抑制作用,且安全性高。
郝君水佩博
关键词:奥扎格雷钠阿司匹林急性脑梗塞
rt-PA静脉溶栓治疗中重度脑梗死4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NIHSS评分≥10的中重度脑梗死患者于发病4.5 h内采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5月以来发病或病后24 h NIHSS评分≥10的中重度脑梗死患者80例,其中40例患者于发病4.5 h内采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同时改善微循环,神经保护,溶栓后24 h给予抗血小板治疗,另外40例患者未给予(rt-PA)静脉溶栓,于发病9 h内给予改善微循环,神经保护及抗血小板治疗。溶栓患者与未溶栓观察均记录治疗后距发病24 h,72 h,7 d,及90 d时NIHSS评分变化,评价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研究中重度脑梗死患者4.5 h内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后24 h进行症状性颅内出血的观察和对照,研究其安全性。结果 rt-PA组与对照组的疗效比较,rt-PA组治疗后24 h、72 h、7 d、90 d的NIHSS评分减少程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治疗后24 h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无明显增加。结论中重度脑梗死患者发病4.5 h内rt-PA静脉溶栓治疗疗效优于常规治疗,且症状性颅内出血风险无增加,推测大血管闭塞后4.5 h内rt-PA静脉溶栓治疗能够使责任血管部分血流开通。
田文生兰荣薛梅刘志荣孟祥丽水佩博郭秀英赵晓霞郝君刘鹏
关键词:静脉溶栓
三氧自体血回输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研究
2022年
目的探讨医用三氧自体血回输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layed encephalopathy after 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 DEACM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46例DEACM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治疗组(医用三氧自体血回输疗法+传统治疗方法)和对照组(传统治疗方法),各23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及3个月进行脑电图检查、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ctic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 ADL)评分。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的脑电图评分、MMSE评分、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2周、3个月,治疗组较对照组的脑电图评分减低,MMSE评分和ADL评分增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氧自体血回输疗法有助于提高DEACMP患者认知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可减轻脑电图的异常程度。
田文生刘鹏薛梅兰荣刘志荣张蕾赵晓霞水佩博郝君郭秀英
关键词: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MMSE量表ADL量表
辛伐他汀对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MMP-2、MMP-9和血脂影响的多中心研究
2017年
目的:应用多中心研究的方式探析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应用辛伐他汀治疗对其血清MMP-2、MMP-9、CRP、IL-6等的影响。方法:选取三所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0例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方式基础上联合应用辛伐他汀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血清MMP-2、MMP-9、血脂及CRP、IL-6均有所降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辛伐他汀治疗脑动脉粥样硬化,可以有效改善其血清MMP-2、MMP-9、血脂及CRP、IL-6等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郝君
关键词:辛伐他汀脑动脉粥样硬化MMP-2MMP-9血脂
关于脑梗死患者高尿酸血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临床分析
2020年
分析高尿酸血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关系。方法:从2018年以及2019年之间,每年各选取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共计200例作为分析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包括对照组、试验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高尿酸血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关系。结果:两组患者经血尿酸检查、颈动脉血管检查,以及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检查后,两组患者危险因素对比无差异(P>0.05);对比血尿酸水平、血尿酸异常发生率,试验组更高(P<0.05);对比尿酸正常者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差异不明显(P>0.05);对比尿酸升高者颈动脉斑块检出率、不稳定斑块检出率,试验组更高(P<0.05);对比血尿酸水平,不稳定型斑块者较高(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与颈动脉斑块形成有关,因此,在临床上要重视相关症状的防治。
赵晓霞郝君
关键词:脑梗死高尿酸血症颈动脉粥样硬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