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涵之
-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建筑科学更多>>
- 基于POI的厦门岛常规公交线路可达性评价被引量:5
- 2018年
- 满足居民便捷的公共交通出行需求是城市建设的重点之一,也是提高绿色低碳出行水平的重要途径,研究公共交通线路可达性可以作为相关决策的前提。本文尝试借助GIS平台将兴趣点作为背景,利用综合到达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对厦门岛内常规公交线路的可达性进行评价,并对公交线路可达性的空间分布格局和形成机制进行探讨。
- 李伟张涵之
- 关键词:公共交通可达性
- 事实与价值的融合:伊斯顿后行为主义研究方法的内在逻辑被引量:2
- 2016年
- 事实与价值的关系问题是当代政治学方法论争论的焦点。行为主义政治学倡导的"价值中立"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遭遇了现实困境,致使行为主义方法对当时的社会政治问题研究丧失了效力。针对政治学的这一研究现状,伊斯顿对实证主义的观察方法与历史主义的解释方法进行了批判,并倡导价值的回归与重塑,主张把事实与价值统一于政治学研究方法中。事实与价值的融合,正是后行为主义政治学研究方法的内在逻辑。伊斯顿遵循这一逻辑而创立了政治系统论,丰富了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和内容,开创了后行为主义政治学研究的基本思路。
- 张涵之
- 关键词:政治学方法论行为主义政治学政治系统
- 波普尔的民主控制观:理论建构与思想挑战被引量:2
- 2016年
- 波普尔对理性的反思与批判影响了他对民主问题的认识。人的有限理性致使以理性为基础的"人民的统治"在实践和逻辑上遭到了失败。波普尔认为人有发现错误和纠正错误的理性能力,这种能力即是批判理性。在批判理性的认识下,民主只是人民对权力的监督与批评。对此,波普尔提出了民主控制理论。民主控制理论受到欧克肖特、哈贝马斯等人的挑战。欧克肖特认为波普尔的批判理性没有摆脱经验,因而容易滑入意识形态的骗局。哈贝马斯则认为批判理性于问题的解决没有助益,因为它不能增加人类知识,因此他试图建构一种新的理性来消除权力对人们生活世界的影响。尽管他们的批判不无道理,但并不能据此彻底否定波普尔思想的积极影响。民主控制理论提出对权力进行制度规约的主张至今仍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对当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具有启发意义。
- 张涵之徐芳
- 关键词:波普尔民主控制
- 整体性治理视阈下的中国式扶贫机制研究
- 2016年
- 当前中国式扶贫机制的碎片化问题十分严重,该问题给扶贫效果和脱贫目标的实现造成了阻碍,整体性治理理论为摆脱扶贫机制的碎片化困境提供理论支撑,其在解释中国式扶贫问题上具有高度的适用性。中国式扶贫机制中的碎片化难题凸显,构建整体性治理视阈下的协同扶贫机制势在必行。
- 王亚茹张涵之
- 关键词:整体性治理碎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