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彬
- 作品数:6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西科技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急性部分前循环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研究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急性部分前循环脑梗死后6-12个月患者出现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的危险因素,并由此建立一个诊断预测模型。方法前瞻性地收集158名急性部分前循环脑梗死患者的人口生物学资料、血管性危险因素和影像学资料,并随访6-12个月,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价患者认知功能,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筛选与VCI相关的危险因素,用危险因素建立诊断预测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共有133名患者完成随访,急性部分前循环脑梗死后6-12个月VCI患病率为38.35%(51/13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NIHSS评分(β=0.264,OR=1.302,95%CI=1.097-1.546)、高同型半胱氨酸(β=0.080,OR=1.083,95%CI=1.001-1.172)、高超敏C反应蛋白(β=0.030,OR=1.031,95%CI=1.008-1.054)、急性非腔隙性病灶(β=1.032,OR=2.806,95%CI=1.098-7.172)、高脑白质病变FAZEKAS评分(β=0.515,OR=1.674,95%CI=1.098-2.553)是急性部分前循环脑梗死后6-12个月出现VC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诊断预测模型曲线下面积(AUC)为0.843(95%CI=0.777-0.908)。结论高NIHSS评分、高同型半胱氨酸、高超敏C反应蛋白、急性非腔隙性病灶、脑白质病变高FAZEKAS评分为急性部分前循环脑梗死后6-12个月发生VCI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建立的诊断预测模型可用于预测急性部分前循环脑梗死后6-12个月VCI的发生,有助于筛查脑梗死后发生VCI高危的患者。
- 莫振华覃莲黄进瑜蒙莲廖宝共覃君德韦彬卢非陈洪乔雷江
- 关键词: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 急性部分前循环梗死老年患者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预测模型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讨急性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患者发病后12~18个月出现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的相关因素,并建立诊断预测模型。方法前瞻性分析,收集148例PACI患者的发病急性期的人口学资料、血管性危险因素和实验室指标,并随访12~18个月,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价患者认知功能,用Logistic逐步回归筛选与VCI相关的危险因素,建立诊断预测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模型预测能力。结果共有126例患者完成随访,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同型半胱氨酸(OR=1.082,95%CI:1.002~1.167)、高糖化血红蛋白(OR=1.653,95%CI:1.052~2.598)、高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OR=1.291,95%CI:1.098~1.518)、高超敏C反应蛋白(OR=1.026,95%CI:1.005~1.047)、低受教育程度(OR=2.485,95%CI:1.231~5.018)是PACI后12~18个月出现VCI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与上述指标比较,诊断预测模型曲线下面积(AUC)最大,为0.828(95%CI:0.755~0.902)。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高糖化血红蛋白、高NIHSS评分、高超敏C反应蛋白、低受教育程度为PACI后12~18个月发生VCI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诊断预测模型的应用有助于筛查VCI高危患者,及时给予临床关注和诊疗干预。
- 蒙莲覃莲莫振华廖宝共覃君德韦彬卢非陈洪乔雷江黄进瑜
- 关键词:梗死
- 脉血康对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对LPA、Caspase-3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8年
- 目的:分析脉血康对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对血浆溶血磷脂酸(LPA)、Caspase-3水平的影响。方法: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6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脉血康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积分和AA、ADP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志、语言、眼症、面瘫及抽搐积分均低于对照组,AA、ADP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aspase-3、LPA、MMP-9、Hcy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aspase-3、LPA、MMP-9、Hcy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脉血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显著,抗血小板作用较强,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调节患者血清Caspase-3蛋白、LPA、MMP-9的表达。
- 廖宝共卢非张献覃君德陈洪乔韦彬蒙莲黄进瑜
- 关键词:脉血康缺血性脑卒中阿司匹林抗血小板神经功能
- 柳州地区少数民族缺血性脑卒中合并T2DM患者的颅内外动脉狭窄状况研究
- 2021年
- 目的探讨柳州地区少数民族缺血性脑卒中(CAT)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颅内外动脉狭窄状况。方法以我院2013年2月至2018年6月260例广西柳州地区少数民族CAT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合并T2DM分为NT2DM组(130例)和T2DM组(130例);另根据患者民族不同两组各分为侗族亚组、苗族亚组、瑶族亚组、壮族亚组;分别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评估两组患者脑部血管狭窄程度、病变分布、病变范围及病变程度。结果T2DM组患者血管狭窄发生率、病变范围及病变程度明显高于NT2DM组(P<0.05),而4个民族亚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CAT合并T2DM患者颅内动脉狭窄范围、病变程度更加严重。
- 廖宝共卢非覃君德韦彬陈洪乔雷江华锋凯黄进瑜
-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少数民族2型糖尿病